第966章 废除辽饷,清理盗匪(2 / 3)
但是毕自严却叫苦道:
“朝廷拿到的钱要先还四百万两战争债券,还要赏赐辽东将士,加起来需要六百万。”
“再加上为安南之战准备四百万两军费,这就用出去一千万。”
“剩下一千二百多万两用于明年支出,实在有些紧张。”
“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就没有多余钱财。”
想要多留些钱财,避免出现意外。
但是朱由检却不这么想,他觉得有钱就要用出去,强令毕自严道:
“有钱就要出去,提升朝廷的实力。”
“只要有新军在,难道还收不到赋税?”
“韩首辅,你是负责落实一税制和分税制的,明年朝廷能收到多少钱?”
韩爌这段时间一直在忙这件事,而且他知道皇帝留用自己的原因,闻言急忙回道:
“南直隶、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已经正在推行一税制。”
“明年秋收之前,臣保证南方至少有一半地方落实一税制。按照三千万起运额度,能够收上来一千五百万。”
“如果选择折银,按市价是五角到六角一石,相当于八九百万银两。”
“其他盐税、关税等收入,加起来估计能有一百多万。”
“明年朝廷的直接收入,能达到相当于一千万两银子。”
这在他看来是极大的提高,比以前每年收获三百多万现银要高多了。以前全国的田赋,起运折银也就一千一百万。
(《万历会计录》统计,全国田赋都折成银两计算大约1619万,起运1109万。朝廷和地方财政总收入折银计算大约1810万两。崇祯年间比万历初年有降低)
南方一半地区落实一税制,就能收到接近以前全国田赋的起运,这在韩爌看来绝对是个大政绩,但是在朱由检看来实在太寒酸。
尤其是明年的必要支出,能达到一千二百万两,朝廷财政仍旧是入不敷出。
如果再算上南直隶改为一税制后,金银被算在了里面,外廷还需要向内廷拨款一百多万,又是一笔支出。
加起来三百多万的缺口,让有那么一瞬间,想提高起运比例,把地方存留多收上来些。
但是想到地方衙门需要经费维持,还需要维持稳定、防灾救灾、减免灾民赋税,他放下了这个念头,向韩爌道:
“韩先生,你是首辅,要拿出点魄力来。”
“朝廷为南方各省定下的起运额度是三千万石,难道明年就不能收上来两千万?”
“你让各省督抚召集集议会拿出计划表,一定要把一税制落实下去。”
“哪个省,不,是哪个府县落实一税制,就取消掉辽饷。”
“否则就继续征收,向民众说明原因。”
把取消辽饷和落实一税制挂钩,实际并入到里面。
只要官员不想背上横征暴敛的名声,他们就要想办法把一税制落实下去。 ↑返回顶部↑
“朝廷拿到的钱要先还四百万两战争债券,还要赏赐辽东将士,加起来需要六百万。”
“再加上为安南之战准备四百万两军费,这就用出去一千万。”
“剩下一千二百多万两用于明年支出,实在有些紧张。”
“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就没有多余钱财。”
想要多留些钱财,避免出现意外。
但是朱由检却不这么想,他觉得有钱就要用出去,强令毕自严道:
“有钱就要出去,提升朝廷的实力。”
“只要有新军在,难道还收不到赋税?”
“韩首辅,你是负责落实一税制和分税制的,明年朝廷能收到多少钱?”
韩爌这段时间一直在忙这件事,而且他知道皇帝留用自己的原因,闻言急忙回道:
“南直隶、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已经正在推行一税制。”
“明年秋收之前,臣保证南方至少有一半地方落实一税制。按照三千万起运额度,能够收上来一千五百万。”
“如果选择折银,按市价是五角到六角一石,相当于八九百万银两。”
“其他盐税、关税等收入,加起来估计能有一百多万。”
“明年朝廷的直接收入,能达到相当于一千万两银子。”
这在他看来是极大的提高,比以前每年收获三百多万现银要高多了。以前全国的田赋,起运折银也就一千一百万。
(《万历会计录》统计,全国田赋都折成银两计算大约1619万,起运1109万。朝廷和地方财政总收入折银计算大约1810万两。崇祯年间比万历初年有降低)
南方一半地区落实一税制,就能收到接近以前全国田赋的起运,这在韩爌看来绝对是个大政绩,但是在朱由检看来实在太寒酸。
尤其是明年的必要支出,能达到一千二百万两,朝廷财政仍旧是入不敷出。
如果再算上南直隶改为一税制后,金银被算在了里面,外廷还需要向内廷拨款一百多万,又是一笔支出。
加起来三百多万的缺口,让有那么一瞬间,想提高起运比例,把地方存留多收上来些。
但是想到地方衙门需要经费维持,还需要维持稳定、防灾救灾、减免灾民赋税,他放下了这个念头,向韩爌道:
“韩先生,你是首辅,要拿出点魄力来。”
“朝廷为南方各省定下的起运额度是三千万石,难道明年就不能收上来两千万?”
“你让各省督抚召集集议会拿出计划表,一定要把一税制落实下去。”
“哪个省,不,是哪个府县落实一税制,就取消掉辽饷。”
“否则就继续征收,向民众说明原因。”
把取消辽饷和落实一税制挂钩,实际并入到里面。
只要官员不想背上横征暴敛的名声,他们就要想办法把一税制落实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