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钱谦益:你这样显得我很没用(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不是皇帝果断派孙传庭去负责,只怕现在的山西,早已盗匪遍地。
  这种情况下,就别说是征税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皇帝说的移民——
  只有把流民全部迁移出去,才能消减祸患。让乡间流窜的盗匪,无法补充人员。
  想着家乡亲朋在信件上提到的状况,再想到皇上允许自己以清查香火优免为理由,向四川的蜀王动手,他把目光瞄向了同样利用这一点、在山西大肆占田的晋王。
  晋、代二藩,都是人口众多、宗禄数额庞大的大藩,如果把这两个藩王迁出去,山西一定能减少很多负担。
  他想到负责这件事的钱谦益,觉得可以联络一下,在这件事上合作——
  钱谦益毕竟出身东林,就算在学术上有分歧,也有香火情存在。
  而且他出身的苏州,已经完成清丈田亩和一税制改革,他和江西、浙江那些反对清丈的人,不会搅到一起。
  所以,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冷淡后,韩爌和钱谦益的关系,重新变得密切。
  韩爌甚至在暗地里许诺,明年会支持他登上卿相之位。
  ——
  钱谦益当然是需要首辅支持的,以便在明年的换届中,谋取一个好职位。
  只是,还没有等他高兴,京中流传的《科学》,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看着这份刊物,脸色都变得狰狞起来:
  “不当人子!”
  “不当人子!”
  “张天如怎么能这样做?”
  “他把我置于何地?”
  辛辛苦苦一年,才发行了《翰林》,并且一炮打响,得到朝野称赞。
  钱谦益把这件事视为自己最大的功绩,甚至打算在明年以此为凭,谋取礼部尚书之位。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回到京城不过半个月的张溥,竟然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组织人编撰出一本《科学》。
  里面同样有皇帝的文章,而且论文的数量更多。总体结合起来,影响力甚至不弱于《翰林》。
  这让他脸上如何挂得住,明年再以编撰《翰林》的功绩谋求礼部尚书,岂不被人看贬?
  他现在就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笑话,甚至能想到某些人在背地里如何嘲笑自己。
  更让他破防的是,皇帝在《科学》上发表的认识论,里面提到了实践。张溥甚至据此阐发,提出科学实验。
  这两个带“实”字的词语,明显应该是实学的。
  钱谦益想到它们被科学抢了去,就感觉极为痛心:
  “张天如,张天如……”
  念叨着这个名字,钱谦益觉得这个家乡后辈,在背后给了自己重重一击。
  现在,他的功绩不再显著,甚至连在学界的立身之本实学,都受到科学的偷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