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破山伐庙,清理邪神(1 / 5)
取得了皇帝的支持后,钱谦益信心满满,召集在京高僧,商讨佛门教义。
以他现在的职位,还有在天下间的名望,这件事自然是群起响应。京城有名的高僧,几乎都聚集过来。
此时的大明,正是道教衰微、佛教复兴之时。
在王阳明引禅入儒、完善心学之后,很多心学门人都推崇佛门。甚至有人投入佛门,完善佛教的理论。
像是钱谦益,就倾向于佛门。被他奉为老师的管志道,更是佛门居士。
明代四大高僧,也都诞生在此时。其中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已经离世,被后世奉为净土宗第九祖的藕益智旭,则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此人最初学儒,誓灭释老,后来读到云栖袾宏的作品,丧父后转向佛教。然后因为三次梦见德清,从德清的弟子雪岭剃度,取名智旭,正式成为僧人。
他对佛门各流派的学说兼容并蓄,精通禅、律、净土、天台、唯识等流派的学问。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是公认的高僧。大明佛教协会,就是由他执掌。
他的各种学问,根基还在儒家,对于钱谦益所说的三教合一,自然极为赞同。
听到钱谦益要以三教合一的理念修订佛门典籍,他当即向在场众人道:
“阳明先生引佛入儒,佛门又得士大夫认可而复兴。”
“可见三教学问,确实互相交融,应该称为一体。”
对三教合一极为赞同,并引用云栖袾宏和憨山德清的言语,专讲三教一家。
紫柏真可同样是盛倡三教融通,可以说大明四大高僧,都认同三教合一。
其他僧人之中,和智旭一样由儒人佛的元贤,同样赞同这点,并提出三教一理。
四大高僧的徒子徒孙就更不用说了,几乎群起响应。
钱谦益见到此景,心中暗暗得意。其实他也算是憨山德清的弟子,曾经听他传法。
这也是他敢拿着佛教作筏子、暗指景教的原因——
他有足够的信心说服佛门高僧,让他们支持自己。
如今智旭、元贤等人带头支持,钱谦益当即说道:
“大同之世,宗教也应该是大同的,诸教教义虽有差别,却不当相互争斗。”
“所以三教合一,要剔除极端教义。”
“引诱信徒攻击其他教派的教义,全部都要剔除。”
“并且要允许信徒自由信仰别的神灵,不能有丝毫阻拦。”
这对佛门来说没有什么难的,在经过三武一宗的驯化后,佛教基本不敢在这点上作妖。
现在的大明,“异端”喊得最响的,其实是儒家里面兴复理学的东林党人。他们对异端的抨击才是最多的,论极端根本数不到佛门。
大明民众信仰多神的现实,也让佛门无法推行极端教义。智旭等高僧都认同这一点,并且道:
“佛门可以不攻击其他教派,但是其他教派也不能攻击佛门。”
“像是道教的《老子化胡经》之类,小僧以为应当禁止,不能再放任他们挑起争端。”
这话引起很多僧人的支持,老子化胡一说不管从何而来,都成了佛门的禁忌。前元的时候佛门和道门还举行了一场辩论,全真教大败亏输,又鼎盛转向衰败。 ↑返回顶部↑
以他现在的职位,还有在天下间的名望,这件事自然是群起响应。京城有名的高僧,几乎都聚集过来。
此时的大明,正是道教衰微、佛教复兴之时。
在王阳明引禅入儒、完善心学之后,很多心学门人都推崇佛门。甚至有人投入佛门,完善佛教的理论。
像是钱谦益,就倾向于佛门。被他奉为老师的管志道,更是佛门居士。
明代四大高僧,也都诞生在此时。其中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已经离世,被后世奉为净土宗第九祖的藕益智旭,则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此人最初学儒,誓灭释老,后来读到云栖袾宏的作品,丧父后转向佛教。然后因为三次梦见德清,从德清的弟子雪岭剃度,取名智旭,正式成为僧人。
他对佛门各流派的学说兼容并蓄,精通禅、律、净土、天台、唯识等流派的学问。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是公认的高僧。大明佛教协会,就是由他执掌。
他的各种学问,根基还在儒家,对于钱谦益所说的三教合一,自然极为赞同。
听到钱谦益要以三教合一的理念修订佛门典籍,他当即向在场众人道:
“阳明先生引佛入儒,佛门又得士大夫认可而复兴。”
“可见三教学问,确实互相交融,应该称为一体。”
对三教合一极为赞同,并引用云栖袾宏和憨山德清的言语,专讲三教一家。
紫柏真可同样是盛倡三教融通,可以说大明四大高僧,都认同三教合一。
其他僧人之中,和智旭一样由儒人佛的元贤,同样赞同这点,并提出三教一理。
四大高僧的徒子徒孙就更不用说了,几乎群起响应。
钱谦益见到此景,心中暗暗得意。其实他也算是憨山德清的弟子,曾经听他传法。
这也是他敢拿着佛教作筏子、暗指景教的原因——
他有足够的信心说服佛门高僧,让他们支持自己。
如今智旭、元贤等人带头支持,钱谦益当即说道:
“大同之世,宗教也应该是大同的,诸教教义虽有差别,却不当相互争斗。”
“所以三教合一,要剔除极端教义。”
“引诱信徒攻击其他教派的教义,全部都要剔除。”
“并且要允许信徒自由信仰别的神灵,不能有丝毫阻拦。”
这对佛门来说没有什么难的,在经过三武一宗的驯化后,佛教基本不敢在这点上作妖。
现在的大明,“异端”喊得最响的,其实是儒家里面兴复理学的东林党人。他们对异端的抨击才是最多的,论极端根本数不到佛门。
大明民众信仰多神的现实,也让佛门无法推行极端教义。智旭等高僧都认同这一点,并且道:
“佛门可以不攻击其他教派,但是其他教派也不能攻击佛门。”
“像是道教的《老子化胡经》之类,小僧以为应当禁止,不能再放任他们挑起争端。”
这话引起很多僧人的支持,老子化胡一说不管从何而来,都成了佛门的禁忌。前元的时候佛门和道门还举行了一场辩论,全真教大败亏输,又鼎盛转向衰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