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决意向前(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149章 决意向前
  对于此事,铁铉有他的看法。他对朱肃道:“殿下,我等如今,乃是陷于生地。进退皆是两难。当审时度势,以稳妥为上。”
  “先前在海中漂泊许久,已是失了日期。又远离了既定线路,即便我等到达那西陆,一来时日久长,二来与燕王殿下相隔遥远,已无什么大作用。”
  “且征西之事,不过为锦上添花,于我大明国本,实无大碍。然殿下乃万金之躯,国中有多少大事,还要仰赖殿下主持?”
  “因小事而犯大险,实为不智。臣以为当沿途返航,以保全自身为上。”
  李景隆则持不同意见,道:“这怎么能行?我等劳师远征,却两手空空,半道而回。岂非堕了我大明威风?”
  “况且回去风浪波涛,未必就不危险……来都来了,怎能不向西夷们收受点利是?”
  李景隆为这次远征,可谓是下了血本。不止是他,其他诸家大明勋贵,也多多少少在远洋舰队之中有所投资。这些勋贵里很大一部分,都是跟的他曹国公李家的风。若是就这么回去了,他李景隆不止要吃糠咽菜,还要没法做人。
  况且,李景隆心中也是真的不甘。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若无最根本的利益推动,即便是朝廷政令,也必然寸步难行。铁铉在凤鸣洲也算是主政多年,这道理如今自然懂得。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更遑论后世皇帝了!”
  “可……”铁铉仍想劝阻,“这不过只是殿下之猜测而已。且殿下千金之躯。”
  朱肃继续道:“而今我等远下西洋,这又是一次开天下之先。若是一无所得,下次再整旗鼓,必定困难重重,无人愿意支持……日后我华夏,说不定就要无缘于西陆了!”
  “况我等既扬帆出海,便是将这性命系在了裤腰带上。若能为华夏博出条新路,死何足惜?”朱肃继续道。
  “若是我等黯然而回,自己面上无光,倒也罢了。损及国威,我等岂不成了罪人?”
  “我等人数虽寡,却也未必不能在这西陆,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出来。”
  至少,他铁铉确实没有把握,在殿下不在的情况下,依旧能约束军士。
  说着,他想了想,道:“殿下若是执意,这样如何?我等兵分两路,殿下与小公爷带一支船队回我大明请援,臣则继续带人前往西陆,打探消息,见机行事……”
  “决断若有不慎,只怕我等与这剩下的千余将士,都要是身死异乡的下场。”
  朱肃似没注意到他二人面色一般,看了看海上宝船的高大身影,以及船上那一面正迎风飞舞的日月旗帜,继续道:“然而,九江有一点说的很对。”
  其余诸人与李、铁二人一样,也是各执一端,争论不下。最后,还是要朱肃拍板。
  “鼎石,我知你是惦念本王及将士们安危……”朱肃道。旋即话锋一转:“可你可曾想过,若我等此番铩羽而归,对我大明日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父皇为开国皇帝,自是能够将此事推行。然则若非有瀛洲、凤鸣洲二处金矿,再加上海外生意带来的数之不尽的好处,即便以父皇权威,又能将此事强自推行到几时?”
  “鼎石,我知你忠义。然将士们随本王远征至此,若是本王走了,将士们还能余几分士气?本王若走,此事便绝无功成之机。”
  铁铉一怔,不明所以。只听朱肃继续道:“远征西陆,我等是开了华夏之先河。”
  他急切的说道。
  “一时失利,何足为凭。我等回朝之后,重整旗鼓,卷土再来便是。谈何伤及国威?”
  听到这,李景隆的面色也转为凝重,若有所思。铁铉则是面色微喜,舒了一口气。
  说到此,朱肃眨了眨眼睛,语气转为轻松的道:“况且,最重要的是,本王可不认为,本王的四哥会那般容易的,就被西夷击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