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0章 华夏精神(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条原本可能只是“傻大粗”的水渠,正在向著智能化、数位化的现代水利典范蜕变。
  小赵的生物固沙团队,在资金充足后,不仅扩大了梭梭林种植范围,还引进了新的固沙植物种,並试验了无人机播种、保水剂应用等新技术。
  那片曾经死寂的戈壁,绿色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顽强地扩张。
  他甚至开始规划,在未来渠道通水后,在条件允许的地段,尝试种植一些耐旱的经济果林,探索生態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在阿瓦提乡的药材基地,曾柔亲自督战。土地平整、滴灌管网铺设、种苗定植……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高速进行。军垦製药的技术人员驻守在现场,指导农户按照gap標准进行种植。
  艾山大叔成了基地的“顾问”和积极分子,他用自己的威望和热情,带动了整个乡的农户参与进来。
  看著一株株嫩绿的甘草苗在滴灌滋润下焕发生机,老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逢人便说:
  “这水,是金子!这些苗苗,是咱们的『绿色银行』!”
  然而,大自然的考验从未停止。就在工程全线衝刺,即將实现阶段性通水目標的关键时刻,一场罕见的、持续三天的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戈壁段工地。
  狂风裹挟著沙石,遮天蔽日,能见度骤降至不足十米。
  刚刚建好的部分渠道被流沙掩埋,临时搭建的工棚被吹垮,光伏矩阵上覆盖了厚厚的沙尘,发电效率锐减。
  更严峻的是,一支由十余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巡线小队,在返回驻地途中遭遇沙暴迷失了方向,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繫。
  消息传来,指挥部气氛瞬间凝固。
  马建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组织精干力量,顶著狂风前往可能区域搜救。
  另一方面,调集所有能动员的机械和人员,待风势稍减立即清理渠道沙埋段,確保工程主体安全。
  陈山河不顾年事已高,坚持要隨搜救队一起出发。“那段线路我最熟悉,地质勘探时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他语气坚决。
  与此同时,在纽约,叶风通过卫星电话得知了这一紧急情况。
  他立刻意识到,这不仅是对工程本身的考验,也是对刚刚建立的国际投资者信心的考验。
  如果处理不当,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財產损失,很可能被別有用心者放大,再次引发市场波动。
  他当机立断:
  1.信息透明:立即通过兄弟新闻频道和龙腾资本的官方渠道,向全球投资者简要通报情况,强调指挥部已启动应急预案,表现出负责任的態度,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2.技术支持:紧急协调,调动了数颗高解析度商业遥感卫星,对失联区域进行扫描,利用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试图在沙尘中寻找生命跡象和车辆痕跡,並將数据实时传回北疆指挥部。
  3.物资援助:指示战士集团在北疆的分支机构,立刻筹集一批专业的防风护目镜、防沙面罩、急救药品和饮用水,以最快速度送往灾区前线。
  在北疆,搜救工作异常艰难。狂风呼啸,沙粒打在脸上如同刀割。
  陈山河凭藉记忆和电子地图,艰难地判断著方向。马建国坐镇指挥部,双眼布满血丝,紧盯著卫星传回的一张张模糊的图像。
  终於,在沙暴持续的第二天下午,卫星图像在一处背风的古老乾河床边缘,识別出了疑似车辆和人员的异常热源。
  搜救队根据这一宝贵信息,调整方向,歷经艰辛,终於在夜幕降临前,找到了几乎被沙埋的巡线小队车辆和全部人员。
  万幸的是,除了部分人员有轻微脱水和擦伤外,並无大碍。
  当救援成功的消息传回指挥部和纽约时,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