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加入外卖大战(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是你不努力,是你还没搞懂游戏规则。
  陈熙前世做平台的时候,也曾去别的外卖公司亲身体验过。
  他测算过,如果是众包(也就是兼职骑手),接的单子一般都是专送骑手送不过来或者不愿送的垃圾单。
  按他的计算,这种单一次跑3单以下,实际收入还不如进厂打工。
  如果一单一单跑,平均一小时也就赚8~10块钱。
  他当时骑的是共享单车,每天还得扣掉2.5~3块的保险费,日均成本10块左右。
  连续测试几天之后,不管是远单还是近单,结果都差不多。
  当然,这还没算上活动奖励。
  陈熙觉得,如果没有活动补贴或恶劣天气加价,真的就是把电动车骑到报废也赚不到什么钱。
  (之前送到一个老小区,因为是晚上还修路,地上有个大裂缝。共享单车的轮胎不是很好,卡在裂缝里就翻车,搞的人还摔了一跤。感觉还是以前在澳洲送外卖舒服,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算法、也没有时间限制。国内这个外卖配送真的是……共享单车最高时速25码,一单一单跑的话,系统都给你安排好了,差不多也就多给几分钟给你拿餐找地方。接两单一般不会超时,但三单的话25码基本上都是会超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马路上外卖小哥都跑那么快,还逆行闯红灯的原因。
  之前也点过外卖,总是抱怨外卖员接那么多单,每次送来都超时。自己体验了几天后,也是深有感触。以前总以为市面上有那么多外卖平台,各方的骑手之间都是站队搞竞争的。其实不然,就那些红色、蓝色、黄色的骑手,如果在送外卖的时候遇到,基本上都会互相帮助。要么给你指路、要么帮你顺路送一下,压根就不会在意你是什么颜色的阵营。反而他们闲的时候会骂几句平台,或者骂一下之前遇到的傻x顾客不接电话之类。
  虽然跑外卖不赚钱又累,但是还挺让人上瘾的。我感觉这比去健身房锻炼要好的多,跑个几天瘦了好几斤,几天不跑感觉混身都难受,哈哈哈。)
  这个外卖骑手里也有种类之分,其中众包属于兼职。
  陈熙以前一直以为众包会不受全职骑手待见,因为兼职人多会抢他们饭碗。
  但是当他真正体验了国内的外卖后就发现,众包反而是外卖员里的特殊存在。
  其他外卖员都称呼他们为众包大神!
  原因就是专送送不过来的单子都是由众包接受的,如果没有众包的话,专送肯定会超时或者接一些垃圾单子。
  尤其是恶劣天气的时候,通常单子都是由众包大神顶上去的。
  有的人说众包为什么这么玩命,那是因为里面有负债的老板、输钱的赌徒……
  这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陈熙倒还真遇到过几个年纪大的负债老板在跑众包。
  几天后,魔都,饿了吧总部。
  “陈总,你刚才说的,有些过于理想化了。上次我们已经降低了超时惩罚,如果继续放宽,平台就别想盈利了。我们是生意人,不是慈善机构。”饿了吧ceo张旭沉着脸说道。
  “平台要赚钱当然没错,但规则至少得合理吧?就现在的单价和处罚机制,完全是在逼着骑手逆行、闯红灯、拼命超速。作为企业,总该有点社会责任感。我亲自体验过送外卖,新注册的骑手一开始总能接到高质量订单,这显然是平台为了拉新人放出的诱饵。可跑不了几天,所谓新手期一过,垃圾单就扑面而来。这种套路迟早会被识破,到时候饿了吧面临的将是骑手大规模流失。”陈熙抱着手臂回应道。
  “那又怎么样?某团不也这么操作的吗?单价本来就是市场供需决定的,骑手少了就涨,骑手多了就降,这有什么问题?”张旭语气有些不服。
  其实,他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但现在平台的惩罚机制太离谱了,远不止超时这一项。比如外卖按要求送到了,顾客不接电话、也没备注放哪儿,如果骑手点了送达,顾客拿完餐转头说没收到,平台会直接扣骑手的钱。再比如送蛋糕这种易损品,骑手根本不愿意接,单价没高多少,可稍微碰一下就得赔上百块,这合理吗?就算一路平稳,天气一热,用的要不是动物奶油,蛋糕自己都会塌掉融化……”陈熙把送外卖过程中的真实见闻一一摆了出来。
  有些骑手自我调侃,把送蛋糕叫给自己过生日。因为一不小心被顾客拒收,就只能自己吃掉。有的骑手甚至一天能过好几次生日。
  “那又怎么样?陈总,你和我们说到底都是生意人,何必去在意底下人的感受?”
  张旭实在想不通,抱着这种菩萨心肠的陈熙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他在国内,就从没见过哪个老板能靠着这种想法活下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