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圣上亲临(3 / 4)
同坐一处,他们彼此之间,却有些尴尬。
三位皇子也并没有挨着坐下,而是同几位大臣分开坐着。
大皇子刘安挨着柴朴坐下,借此时机继续讨论着先前曾与柴朴探讨过的学业。
而二皇子刘毅自然寻着忠顺亲王坐下,议论着战事,听忠顺亲王讲述着故事。
忠顺亲王对于这个尚武的子侄也颇为喜爱,以为脾性对自己的胃口,讲起来也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两人与皇子间的交际,俨然好似是夺嫡站队了一般。
三皇子刘昀便只能同北静王落座,空出两个相邻的位置,给或许会到的泰山林大人,以及岳凌。
桌上的六个人,唯独北静王这边是沉默着,听另外两边对话,却又因场间嘈杂听得也是只言片语,北静王便不再留意了。
转而望向身旁的三皇子刘昀。
刘昀面容清俊,身材消瘦,是三个皇子之间最没有皇子贵气的一个了,又不善言辞。
近来隆祐帝称病辍朝愈发频繁,百官以为隆祐帝应当是在战场上留下了什么暗疮,又是经年忙于政务,身体得不到安养,遂积劳成疾,不得不让皇子们出宫开府,建立自己的班底辅助朝政。
但如此以来,立储便显得是迫在眉睫了。
可每当百官议论立储之事时,三皇子刘昀从来不在选项之中。
今天也是水溶初次在私下里见到刘昀,他只知刘昀出宫以后,便谢绝外客,也从未出过门。
如此孤僻的作风,换一种理解,或许就是滴水不漏了。
作为同样老于谋算的水溶,便自然而然提起了几分意趣,打探起口风。
目光柔和几分,水溶温声开口,道:“殿下近来清减了些。想是出宫开府,诸事繁杂,未能安养?”
刘昀似乎很是意外水溶会来攀谈,落下手中茶盏,微微欠身,道:“有劳王爷挂心。府中诸事,皆有旧例可循,倒也尚算安稳。只不过,习惯宫中清静,一时未能适应外间喧嚣。”
水溶微微一笑,“清静难得,殿下安于静怡也是难得。但今日来参加定国公的婚事,恐怕更是难得了。”
刘昀很是平静,脸上未有喜怒,“定国公有为师之恩,按理该来庆贺。”
话锋一转,水溶转而问道:“说来,圣躬近来违和,已是辍朝日多。殿下侍奉汤药,想必亦是劳心劳力。”
刘昀眼帘微垂似作哀思,声音低了几分,“我每日问安,唯恐扰了父皇静养,不敢久留。”
水溶目光扫过大皇子和二皇子,又转回来,道:“殿下至纯至孝,这份恬淡守静之心,也是难得。如今开府建牙,百僚翘首,殿下却能独善其身,亦是福气。”
刘昀回应道:“王爷此言,实愧不敢当。我自知愚钝,才疏学浅,于国于家,难当大任。唯愿父皇早日康泰,两位皇兄各展其才,便是社稷之福。”
水溶眉头微皱,问道:“如今边关告急,女真陈兵数十万,难道殿下没什么念头?”
刘昀依旧滴水不漏的道:“于边关战事,我便更是知之甚少了。而且有王叔在,有王爷您在,还有定国公在,定能保江山无虞了。”
水溶嘴角微勾,映出意味深沉的笑容来,“殿下实在通透。”
交谈一番下来,虽什么意向都没得到,水溶还是察觉出来些有用的信息。
刘昀并非传言的那般愚钝,也并非不善言辞,反而是措辞极为谨慎,处事圆滑镇定,实在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能说出来的话。
愚钝的人表情不会如此平静,他也并非生性孤僻,至少岳凌的婚事他躲不过。 ↑返回顶部↑
三位皇子也并没有挨着坐下,而是同几位大臣分开坐着。
大皇子刘安挨着柴朴坐下,借此时机继续讨论着先前曾与柴朴探讨过的学业。
而二皇子刘毅自然寻着忠顺亲王坐下,议论着战事,听忠顺亲王讲述着故事。
忠顺亲王对于这个尚武的子侄也颇为喜爱,以为脾性对自己的胃口,讲起来也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两人与皇子间的交际,俨然好似是夺嫡站队了一般。
三皇子刘昀便只能同北静王落座,空出两个相邻的位置,给或许会到的泰山林大人,以及岳凌。
桌上的六个人,唯独北静王这边是沉默着,听另外两边对话,却又因场间嘈杂听得也是只言片语,北静王便不再留意了。
转而望向身旁的三皇子刘昀。
刘昀面容清俊,身材消瘦,是三个皇子之间最没有皇子贵气的一个了,又不善言辞。
近来隆祐帝称病辍朝愈发频繁,百官以为隆祐帝应当是在战场上留下了什么暗疮,又是经年忙于政务,身体得不到安养,遂积劳成疾,不得不让皇子们出宫开府,建立自己的班底辅助朝政。
但如此以来,立储便显得是迫在眉睫了。
可每当百官议论立储之事时,三皇子刘昀从来不在选项之中。
今天也是水溶初次在私下里见到刘昀,他只知刘昀出宫以后,便谢绝外客,也从未出过门。
如此孤僻的作风,换一种理解,或许就是滴水不漏了。
作为同样老于谋算的水溶,便自然而然提起了几分意趣,打探起口风。
目光柔和几分,水溶温声开口,道:“殿下近来清减了些。想是出宫开府,诸事繁杂,未能安养?”
刘昀似乎很是意外水溶会来攀谈,落下手中茶盏,微微欠身,道:“有劳王爷挂心。府中诸事,皆有旧例可循,倒也尚算安稳。只不过,习惯宫中清静,一时未能适应外间喧嚣。”
水溶微微一笑,“清静难得,殿下安于静怡也是难得。但今日来参加定国公的婚事,恐怕更是难得了。”
刘昀很是平静,脸上未有喜怒,“定国公有为师之恩,按理该来庆贺。”
话锋一转,水溶转而问道:“说来,圣躬近来违和,已是辍朝日多。殿下侍奉汤药,想必亦是劳心劳力。”
刘昀眼帘微垂似作哀思,声音低了几分,“我每日问安,唯恐扰了父皇静养,不敢久留。”
水溶目光扫过大皇子和二皇子,又转回来,道:“殿下至纯至孝,这份恬淡守静之心,也是难得。如今开府建牙,百僚翘首,殿下却能独善其身,亦是福气。”
刘昀回应道:“王爷此言,实愧不敢当。我自知愚钝,才疏学浅,于国于家,难当大任。唯愿父皇早日康泰,两位皇兄各展其才,便是社稷之福。”
水溶眉头微皱,问道:“如今边关告急,女真陈兵数十万,难道殿下没什么念头?”
刘昀依旧滴水不漏的道:“于边关战事,我便更是知之甚少了。而且有王叔在,有王爷您在,还有定国公在,定能保江山无虞了。”
水溶嘴角微勾,映出意味深沉的笑容来,“殿下实在通透。”
交谈一番下来,虽什么意向都没得到,水溶还是察觉出来些有用的信息。
刘昀并非传言的那般愚钝,也并非不善言辞,反而是措辞极为谨慎,处事圆滑镇定,实在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能说出来的话。
愚钝的人表情不会如此平静,他也并非生性孤僻,至少岳凌的婚事他躲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