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陛下信得过,不如暂且将玉玺交由东宫妥为保管,大朝会前后凡有需用印之处,太子殿下自会亲自捧至御前,请陛下过目后再用。”
  “如此一来,陛下既能少些烦忧,安心休养,诸事也能更便捷些。”
  “太子殿下绝非有半分逾越之心,实乃念及陛下康健,又恐朝会诸事繁杂有所耽搁,才让臣……让臣斗胆来问问陛下的意思。”
  说完这番话,文忠几乎把头埋进了胸口,大气也不敢喘,只等着李世民的裁决。
  李世民久久没有说话,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他枯坐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青铜镇纸,目光落在空处,像是穿透了眼前的梁柱,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在太原起事的青年,看到了玄武门前的血色,看到了这些年朝堂上的风雨。
  良久,他才缓缓吁出一口气,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又异常清晰:“朕当真是老了。”
  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文忠心头猛地一跳,头埋得更低。
  “玉儿刚嫁进东宫时,还怯生生的,如今都能替太子打理内院了。阿厥也八岁了,再过几年,该加冠了。”
  李世民像是在自语,又像是在对文忠说:“这天下,朕守了二十年,也该让太子多担些担子了。”
  他抬眼看向文忠,眼神里没有怒意,反倒有几分释然:“你说的是,朕近来确实精神不济,夜里总难安睡。玉玺放在身边,倒真成了桩心事,怕磕了碰了,又怕用的时候找不到妥当人伺候。”
  说着,他朝张阿难摆了摆手:“去,把那方印取来。”
  张阿难微微低头,随即躬身应诺,转身往内殿走去。
  李世民的目光重新落回文忠身上,语气放缓了些:“太子有心了。他知道朕最在意什么。这玉玺不是块石头,是江山的分量。他要拿去,便拿去。只是告诉太子,”
  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捧着它的时候,要记得脚下的土地,记得百官的眼睛,记得黎民的肚子。”
  文忠浑身一震,连忙叩首:“臣记下了!定当原原本本转告太子殿下!”
  张阿难捧着锦盒出来,里面正是那方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
  玉质温润,却透着沉甸甸的寒意。
  李世民看着锦盒,又看了看文忠:“拿去吧。告诉太子,明日大朝会,朕身体不适,就不过去了。”
  文忠双手接过锦盒,入手冰凉,却仿佛有千斤重。
  他再叩首时,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臣谢陛下隆恩!太子殿下定会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挥了挥手,没再说话,只是重新垂下眼帘,望着案上的奏章,背影在烛火下显得有些萧索。
  文忠捧着锦盒,一步步退出去,直到走出太极殿,才发现后背的官服已被冷汗浸透。
  殿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如同隔绝了两个时代。
  东宫。
  李承乾看着文忠双手奉上的传国玉玺,眼神中不由闪过几丝火热。
  后世也好,现世也罢,没有人可以拒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诱惑。
  指尖触到玉玺的刹那,李承乾只觉一股冰凉顺着指腹漫上来,像是攥住了一块浸在寒潭里的暖玉。
  冷的是玉石本性,暖的却是那八个篆字里透出的千钧力道。
  他将玉玺捧至眼前,光线透过窗棂落在玉面上,映出细密的纹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