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疯魔的魏王(2 / 5)
“皇太子承乾,仁孝聪敏,久习政务,东宫历练有年,明达治道,朝野属望。今特命承乾监国,代朕总揽庶政。”
“凡内外奏章、军国要务、赏罚黜陟,皆由太子裁决,不必奏请。百司群僚,悉听其节制,敢有违逆者,以法论。”
“朕当退居大安宫静养,以遂初志。”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份诏敕一出,百官哗然。
这一次的骚动再也压不住。有年轻官员失声低呼,有老臣直挺挺地僵在原地,连手里的笏板都忘了举。不必奏请!这四个字像重锤,砸得所有人头晕目眩。
从今日起,太极殿的朱批,或许真的要换笔迹了。
侯君集突然往前半步,粗声唱喏:“臣,左金吾卫大将军侯君集,叩谢陛下隆恩!恭贺太子殿下!”
他声音洪亮,震得房梁都有些颤动,像是生怕别人忘了他这“从龙之功”。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掠过沉默的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的背更驼了,手里的象牙笏板被指腹摩挲得发亮。
长孙无忌则望着殿外,仿佛那里有他熟悉的贞观旧影。
诏敕宣读完毕,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灰落在金砖上的轻响。
李承乾缓步上前,接过张阿难递来的两份帛书。
“诸卿,”李承乾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
“父皇静养,国事暂由孤代劳。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没有人出列。
今天的朝会可不是来处理政务的,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整出一堆政务出来,那就不用开眼了。
侯君集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李承乾的目光止住。
太子的眼神很淡,却像带着无形的压力,让满殿的绯紫袍服都矮了三分。
侯君集心中咯噔一下。
昨日之太子与今日之太子已然完全不同。
不再是他能随便大呼小叫的了。
作为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的老人,侯君集意识到,太子的威严似乎比陛下更盛。
当年陛下是政变,可太子是实打实‘造反’打下了玄武门。
这里头的概念完全不同。
良久,房玄龄率先躬身:“臣,遵旨。”
长孙无忌紧随其后,声音有些发哑:“臣,遵旨。”
接着是魏征,杨师道.黑压压的朝服如波浪般起伏,山呼万岁的声音在殿宇间回荡,却少了几分往日的虔诚,多了几分不得不从的沉重。
殿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金砖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李承乾转身走向后殿,玄色的蟒袍在光尘中浮动,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黑鹰。
身后,檀香依旧笔直地燃着,只是谁都知道,有些东西,从昨夜的玄武门开始,就再也回不去了。 ↑返回顶部↑
“凡内外奏章、军国要务、赏罚黜陟,皆由太子裁决,不必奏请。百司群僚,悉听其节制,敢有违逆者,以法论。”
“朕当退居大安宫静养,以遂初志。”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份诏敕一出,百官哗然。
这一次的骚动再也压不住。有年轻官员失声低呼,有老臣直挺挺地僵在原地,连手里的笏板都忘了举。不必奏请!这四个字像重锤,砸得所有人头晕目眩。
从今日起,太极殿的朱批,或许真的要换笔迹了。
侯君集突然往前半步,粗声唱喏:“臣,左金吾卫大将军侯君集,叩谢陛下隆恩!恭贺太子殿下!”
他声音洪亮,震得房梁都有些颤动,像是生怕别人忘了他这“从龙之功”。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掠过沉默的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的背更驼了,手里的象牙笏板被指腹摩挲得发亮。
长孙无忌则望着殿外,仿佛那里有他熟悉的贞观旧影。
诏敕宣读完毕,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灰落在金砖上的轻响。
李承乾缓步上前,接过张阿难递来的两份帛书。
“诸卿,”李承乾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
“父皇静养,国事暂由孤代劳。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没有人出列。
今天的朝会可不是来处理政务的,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整出一堆政务出来,那就不用开眼了。
侯君集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李承乾的目光止住。
太子的眼神很淡,却像带着无形的压力,让满殿的绯紫袍服都矮了三分。
侯君集心中咯噔一下。
昨日之太子与今日之太子已然完全不同。
不再是他能随便大呼小叫的了。
作为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的老人,侯君集意识到,太子的威严似乎比陛下更盛。
当年陛下是政变,可太子是实打实‘造反’打下了玄武门。
这里头的概念完全不同。
良久,房玄龄率先躬身:“臣,遵旨。”
长孙无忌紧随其后,声音有些发哑:“臣,遵旨。”
接着是魏征,杨师道.黑压压的朝服如波浪般起伏,山呼万岁的声音在殿宇间回荡,却少了几分往日的虔诚,多了几分不得不从的沉重。
殿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金砖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李承乾转身走向后殿,玄色的蟒袍在光尘中浮动,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黑鹰。
身后,檀香依旧笔直地燃着,只是谁都知道,有些东西,从昨夜的玄武门开始,就再也回不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