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策反吴质(2 / 3)
…
夜深人静,官渡大营内烛火微弱,徐晃独坐案前,手中握笔,眉头深锁。
帐外风声呼啸,令人心神不宁。他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在素白的绢帛上缓缓写下:
“徐晃,叩禀陛下:”
才写了一个开头,徐晃笔锋一顿,墨迹在绢帛上微微晕开,仿佛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他目光凝重,继续写道:
“刘备大军已至官渡,十万精兵压境,声势浩大,意图与我军,一决死战。”
“臣虽不才,然受陛下厚恩,蒙陛下信任,必当竭尽全力,誓死一战,以报国恩。”
写到此处,徐晃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深吸一口气,笔锋一转,字迹愈发刚劲有力:
“臣深知此战凶险,敌众我寡,然臣不敢有丝毫退缩。臣愿率麾下将士,奋力死战,以血肉之躯筑我大魏之屏障。”“纵使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唯愿陛下保重,勿以臣为念。臣虽死,亦当含笑九泉,以报国恩。”
笔锋落下,徐晃长叹一声,目光投向帐外漆黑的夜空。
风声渐紧,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战。
他缓缓将绢帛卷起,用火漆封好,唤来亲信,沉声道:“速将此信送至邺城,亲手交予陛下,不得有误。”
亲信接过信,郑重应诺,转身离去。
徐晃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
二人到底还是给邺城去了信件。
只是写法上头,稍微委婉了一些,以免刺激曹丕。
只说了自己要拼死报国,没说要曹丕给什么支援。
一是他知道曹丕也给不出什么支援来了,二也是怕写的敌我悬殊太大,刺激了陛下。
只不过其实徐晃倒是不用担心,其实曹丕已经麻木了。
接了信件,甚至在朝堂上直接读了出来。
曹丕本意是刺激众多臣子,叫他们知道形式之艰难,速想办法。
然而…
此等举动,只能适得其反。
不仅没能让诸臣戮力同心,反而更明白灭亡与失败就在眼前!
便是大司马吴质,此刻心里也极为犹豫。
曹氏之亡就在眼前,眼下曹氏的三公九卿,可不是什么好位子。
尤其一旦曹丕宁死不降,到时候是陪着曹氏一起玉石俱焚,还是苟活…皆不是什么好选择。
至于像是王朗之类先是逼迫刘协退位的,这会儿就没有什么奔头了。 ↑返回顶部↑
夜深人静,官渡大营内烛火微弱,徐晃独坐案前,手中握笔,眉头深锁。
帐外风声呼啸,令人心神不宁。他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在素白的绢帛上缓缓写下:
“徐晃,叩禀陛下:”
才写了一个开头,徐晃笔锋一顿,墨迹在绢帛上微微晕开,仿佛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他目光凝重,继续写道:
“刘备大军已至官渡,十万精兵压境,声势浩大,意图与我军,一决死战。”
“臣虽不才,然受陛下厚恩,蒙陛下信任,必当竭尽全力,誓死一战,以报国恩。”
写到此处,徐晃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深吸一口气,笔锋一转,字迹愈发刚劲有力:
“臣深知此战凶险,敌众我寡,然臣不敢有丝毫退缩。臣愿率麾下将士,奋力死战,以血肉之躯筑我大魏之屏障。”“纵使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唯愿陛下保重,勿以臣为念。臣虽死,亦当含笑九泉,以报国恩。”
笔锋落下,徐晃长叹一声,目光投向帐外漆黑的夜空。
风声渐紧,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战。
他缓缓将绢帛卷起,用火漆封好,唤来亲信,沉声道:“速将此信送至邺城,亲手交予陛下,不得有误。”
亲信接过信,郑重应诺,转身离去。
徐晃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
二人到底还是给邺城去了信件。
只是写法上头,稍微委婉了一些,以免刺激曹丕。
只说了自己要拼死报国,没说要曹丕给什么支援。
一是他知道曹丕也给不出什么支援来了,二也是怕写的敌我悬殊太大,刺激了陛下。
只不过其实徐晃倒是不用担心,其实曹丕已经麻木了。
接了信件,甚至在朝堂上直接读了出来。
曹丕本意是刺激众多臣子,叫他们知道形式之艰难,速想办法。
然而…
此等举动,只能适得其反。
不仅没能让诸臣戮力同心,反而更明白灭亡与失败就在眼前!
便是大司马吴质,此刻心里也极为犹豫。
曹氏之亡就在眼前,眼下曹氏的三公九卿,可不是什么好位子。
尤其一旦曹丕宁死不降,到时候是陪着曹氏一起玉石俱焚,还是苟活…皆不是什么好选择。
至于像是王朗之类先是逼迫刘协退位的,这会儿就没有什么奔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