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兵权旁落,开城投降(2 / 3)
“吾思之再三,以为此时开城投降,方为上策。”
“吾知天下大势不可逆,与其负隅顽抗,玉石俱焚,不如顺势而为,保全城中军民性命。”
“今日来信,只盼得大将军承诺,待吾降后必善待城中百姓及将士。”
“书短意长,望大将军所知。”
“吴质顿首。”
写罢,吴质将信细细折好,唤来心腹,低声吩咐道:“此信务必亲手交予邢大将军,不可有误。”
心腹领命,悄然离去。吴质望着窗外夜色,心中虽有一丝怅然,却更多是对未来的盘算。
他知道,这一步棋,已无可回头。
天下已定,再无意外!
…
邢道荣接了信件,当日就找诸葛亮商量。
二人商量一宿,便定次日当夜就再往邺城而去,以免夜长梦多。
次日夜深,夜色深沉,邺城的城墙上灯火稀疏,寒风卷过,带着几分肃杀之气。
吴质身披铠甲,立于城门之上,目光沉静地望着城外那一片连绵的营帐,火光点点,宛如星河落地。
他知道,那是诸葛亮的军马,早已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转头看去,城内的士兵们神情复杂,有的握紧兵器,眼中满是不甘;有的则低垂着头,似乎早已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吴质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旁的副将低声吩咐了几句,随后大步走下城楼,亲自来到城门处。
“开城!”吴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
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池最后的挣扎。
吴质率先走出城门,身后跟着一队亲兵,手中高举兵符,以示投降之意。
他的步伐稳健,神情平静,但心中却如波涛翻涌,既有对未来的忐忑,也有对眼前局势的无奈。
虽然心里也做好了准备,但今日自出城投降,在史书之中,自然少不得对自己一笔的描写。
骗了兵权而投降,可不知后人会如何看待自己!
只是事已至此,若是再做抵抗,也不过是螳臂挡车,更多造杀戮罢了。
城外,诸葛亮的军马早已列阵以待。
火光映照下,诸葛亮坐于四轮车上,羽扇轻摇,目光深邃如渊。
见吴质出城投降,他微微点头,示意左右不得轻举妄动。
吴质走到阵前,单膝跪地,拱手高声道:“吴质不才,愿率邺城军民,归顺汉室,望丞相宽恕城中百姓及将士,免遭刀兵之祸。”
诸葛亮缓缓起身,走到吴质面前,伸手将他扶起,温声道:“吴将军深明大义,免去一场干戈,此乃百姓之福。吾必善待城中军民,将军不必多虑。”
吴质抬头,见诸葛亮神色诚恳,心中稍安。 ↑返回顶部↑
“吾知天下大势不可逆,与其负隅顽抗,玉石俱焚,不如顺势而为,保全城中军民性命。”
“今日来信,只盼得大将军承诺,待吾降后必善待城中百姓及将士。”
“书短意长,望大将军所知。”
“吴质顿首。”
写罢,吴质将信细细折好,唤来心腹,低声吩咐道:“此信务必亲手交予邢大将军,不可有误。”
心腹领命,悄然离去。吴质望着窗外夜色,心中虽有一丝怅然,却更多是对未来的盘算。
他知道,这一步棋,已无可回头。
天下已定,再无意外!
…
邢道荣接了信件,当日就找诸葛亮商量。
二人商量一宿,便定次日当夜就再往邺城而去,以免夜长梦多。
次日夜深,夜色深沉,邺城的城墙上灯火稀疏,寒风卷过,带着几分肃杀之气。
吴质身披铠甲,立于城门之上,目光沉静地望着城外那一片连绵的营帐,火光点点,宛如星河落地。
他知道,那是诸葛亮的军马,早已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转头看去,城内的士兵们神情复杂,有的握紧兵器,眼中满是不甘;有的则低垂着头,似乎早已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吴质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旁的副将低声吩咐了几句,随后大步走下城楼,亲自来到城门处。
“开城!”吴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
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池最后的挣扎。
吴质率先走出城门,身后跟着一队亲兵,手中高举兵符,以示投降之意。
他的步伐稳健,神情平静,但心中却如波涛翻涌,既有对未来的忐忑,也有对眼前局势的无奈。
虽然心里也做好了准备,但今日自出城投降,在史书之中,自然少不得对自己一笔的描写。
骗了兵权而投降,可不知后人会如何看待自己!
只是事已至此,若是再做抵抗,也不过是螳臂挡车,更多造杀戮罢了。
城外,诸葛亮的军马早已列阵以待。
火光映照下,诸葛亮坐于四轮车上,羽扇轻摇,目光深邃如渊。
见吴质出城投降,他微微点头,示意左右不得轻举妄动。
吴质走到阵前,单膝跪地,拱手高声道:“吴质不才,愿率邺城军民,归顺汉室,望丞相宽恕城中百姓及将士,免遭刀兵之祸。”
诸葛亮缓缓起身,走到吴质面前,伸手将他扶起,温声道:“吴将军深明大义,免去一场干戈,此乃百姓之福。吾必善待城中军民,将军不必多虑。”
吴质抬头,见诸葛亮神色诚恳,心中稍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