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乐土模范城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845章 乐土模范城市
  现在不管是秦二世,还是大臣们,百姓们,都开始慢慢地变得沉稳起来了。
  本来秦二世很急,大臣们很急,百姓们也很急。但是急能怎么样呢,现实这个老大哥知道你很急,但是它让每个人都不要着急,因为你急,它给你吃的就是冷豆腐。
  原先风风火火的改革,在一帮沉稳的年轻领导们,啊不是,实际上是一群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在压力面前频频受制的改革者的手里,缓慢地走上调整的轨道。
  到了秦二世三年的时候,大秦帝国的第一个国有工厂——纺织工厂正式开业了。
  “这真是一个跨时代的壮举。”蒙恬在看到上千架纺织机器分别陈列在一座座大室里,这些大室修建的规模非常大,但是并不显得奢侈。
  规格几乎是按照咸阳宫高大殿宇来的,远观规模非凡。
  事实上,也就只有蒙恬愿意,并且有足够的能力贯彻秦二世的意志,去建立这样一个乐土模范城市。
  若是换做任何人,面对国债下发的这笔巨额的资金,都会忍不住想要拿走一二。
  唯独蒙恬,秦二世发给他多少,他一分没自己拿,全部下发投入了项目,招募工匠。
  是以这座生态模范城的关键建筑被路过百姓看到了,都忍不住惊呼。
  “这竟然是给工匠居住的。这么大的房子,我做梦都没见过。”
  和皇宫一样大的宫殿,如今成为了工人们工作的场所,这简直是倒行逆施。
  在过去,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房子越大,地位越高。
  中国人在古代宅院有一进到七进之分别。
  这个宅院越大,往往对应着他的地位、金钱。
  百姓们根本没有机会住大房子,大多数人都是被撵到一个屋子里,和好几个人拼床塌睡。
  而那个睡觉的屋子,都不如主公睡觉的侧室那么大。
  他们工作的环境和场所,更是简陋狭小到了一个地步。
  主公一个人住在大房子里弹琴唱歌,而几十个,几百个仆人在方寸小院子里生活。
  主人一个人在宽大的房间里办公,而十几个人却要在狭小深陷的猪圈里掏厕所。
  工厂的出现,不仅仅是增加了百姓的收入,更增加了百姓们的底气。
  当然,前提是这些百姓们都是道德良好的人。
  秦二世要打造的是模范城市,模范城市里最重要的可不是什么科技,而是这个城市里的人,他们必须得是高素质的人。
  现实就是,现如今的天下,小人、坏人还是很多,他们的毛病还没有被治理的干干净净。
  而且底层人民,虽然是弱小、被欺凌的对象,可是其中善良淳朴老实的人,数量可能没达到一半。
  绝大部分人干过坏事,只是绝少部分的人被揭发了,然后锒铛入狱。剩下那些没被揭发的人,就像是毒瘤一样,一直在人群里散播。
  那这些人进了生态城,能干什么好事吗?无非是传播那些恶劣的习气。平日里只是偷拿邻居两个果子,到了工厂里可能就是偷拿机器。
  平日里只是喜欢巴结村长,让村长多分祭肉;到了工厂里就是巴结献媚负责人,随后让自己分到权力,然后开始非法获得金钱。
  所以生态城的建设者,最基本的保障就是没有触犯过法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