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大唐都护(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因为文秀的任务很危险,一直让文姬和吴广担心,现在他的奏疏附同虞子期的捷报而来,终于可以放心了。
  吴广打开信函,将里面的内容看了一遍。
  文秀除了汇报自己的任务情况外,也在文中说了和虞子期一样的话。
  认为河西之地并不适合塞内之民定居,大唐应该扶持匈奴残部在彼处立足,对月氏进行牵制。同时唐国还可在河西留一支兵力镇守,以调控塞外诸部的关系,保持大唐在河西的影响力,这一来就不会有多少边患了。
  吴广没有说什么,只将二人的信给殿中众臣看了一遍。
  刘邦等人都很欣赏用匈奴残部牵制月氏的策略,但对于在河西留兵镇守则不以为然。
  “臣闻河西之地多是荒漠草原,难以农耕,故昔日暴秦弃之而不攻。今我大唐坐拥中原沃土,何必耗费兵力于彼处?不如收兵归来,以罢军费。”
  三人的意思都是塞外之战打完就该收兵回来了,没必要派兵控制那些地方。
  吴广闭目思索。
  从经济角度来看,他们说得有道理。
  河西。
  就是后世的甘肃一带,其地形狭长。南方是祁连山,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东北为腾格里沙漠,西南是库姆塔格沙漠。
  被三大沙漠围在中间,其多是戈壁地貌,祁连山下则是一片广袤的草原,整个河西能供农耕的地方不多。
  历史上汉武帝在河西初置张掖、酒泉等郡,一口气斥塞卒六十万人前往戍田,前期从中原运输了大量粮食前去补给,耗费非常大。之后历代汉帝又不断移民,贬谪和流放中原的罪犯前去,累以日月这才慢慢的将河西开发起来。
  唐国现在的人口只有两千多万,汉武帝那会儿至少在三千万以上,西汉的人口峰值更是接近六千万。
  和汉代开发河西的情况相比,此时的唐国并没有足够的人口前去移民实边,所以收兵归来比较符合实际,这是正常的想法。
  但吴广知道河西真正的重要性不在那片狭长的土地。
  “河西走廊联通西域,可达中亚、西亚、欧洲。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吴广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常识。
  河西的重要不在于它的资源有多少,而是其连通了一处广袤的地域。
  如果唐国能控制河西,保持商路畅通,大唐的商人就可以带着丝绸、瓷器、红糖等等物品前往西方贸易,赚钱的同时还能换回很多中原没有的好东西。
  西瓜、苜蓿、核桃、葡萄、大蒜等食物,优良的战马品种,各种中原没有的技术、知识、艺术……更重要的是还能打开唐人的视野,让他们知道中原之外还有另一片广袤的世界,增强唐人对外探索的欲望。
  吴广不能轻易放弃这片地方,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河西也是一个难题。
  唐国现在的人口和经济,没有占领河西将其设为郡县开发的能力,只能另想办法。
  吴广思索片刻,文秀的提议给了他灵感,在此基础上可以弄出一种新的统治方式。
  “自上古以来,塞外引弓之民常为我诸夏之边患,时时侵凌,使中原疲惫,损耗良多。朕此番兴兵击灭匈奴等逆贼,扬我诸夏之威,为防日后边患再起,朕当以都护府控扼塞外,以消灭祸患。”
  都护,这个由皇帝新设立的官职,就是带兵监护当地诸民族之意。
  都护所辖之都护府,将是和郡同级的行政单位。
  但和派遣官吏前往治理的郡县不同,都护主要是依靠兵力控扼当地,调解诸部关系,保障大唐在彼处的影响力。
  因为河西离中原本土不算远,所以只需留几千精兵驻守就足够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