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经过(3 / 3)
  理清其中一处难点,沈应打起精神,“府中仆役道小公子失踪,也是你们的人所为?”
“这点正要与将军细说。我等奉命破坏敌人部署,派一部人折返回报大人。当时连夜暗入刺史府,古大人书房灯犹亮。”
“待我一叩门,灯却灭了。”宋青之面露古怪之色,“当时我与另一人正要入内,听得有脚步声,为免暴露只好躲在假山之后…”
“躲在假山之后听得似有人在交谈…”
“可曾听清?”沈应眸光一凝。
“距离甚远不曾听清,听得一阵突然有人倒地,继而门开,我等皆以为大人出来,谁知上前一看地上倒了两人,血流如注…”
“因挂心大人安危,这才入内查看。不想大人已遭毒手,唯恐凶手行凶屠府,我等商议后决定带走小公子,保全大人血脉。”
“可还记得地上之人是何情状?”
“…头向内…旁的就记不清了。”宋青之一脸歉意,“我等忧心大人安危,没有细看。”
古彦涛在旁听他们两人讨论当夜情况,接着道,“当时我已睡下,宋大哥来抱我的时候还被我踢到了伤处。”
“事出紧急,只能连夜带走小公子,之后屹越围城,端州危急,此事便耽搁了…咳…”
宋青之轻咳,沈应递上伤药,“我方才下手不知轻重,你先休息,晚些时候再说吧…不急在这一时。”
古彦涛也劝道,“我看过奶奶便来寻你。”
“也好。”宋青之抱拳向两人道别,另随军士从后门出去不提。
屋内只有沈应和古彦涛两人。
“沈哥哥有事要单独问我?”他记得在刺史府中见过沈应,爷爷甚是喜爱他。
否则方才递来衣料时,他断不会接,东躲西藏的日子里,古彦涛比谁都清楚轻信他人的后果。
沈应接过他手中衣角,“你既认得这个,不妨说说当日此人何时离开的刺史府。”
古彦涛一脸诧异,“…果真是陆姐姐之物?”
此物眼熟,他一时不察漏了破绽。
“是。她身份存疑,古大人遇害一案,嫌疑最重。”
“不可能!”古彦涛闻言头摇得如拨浪鼓,“爷爷留她用饭,陆姐姐酉时便已离府!”
“是你亲眼所见?”
“当然,她教我做纸鸢,还嘱咐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我好好收拾用具,我亲自送她出府,绝不会记差。”
“她不可能是凶手!” ↑返回顶部↑
			
			
			
			
			
		“这点正要与将军细说。我等奉命破坏敌人部署,派一部人折返回报大人。当时连夜暗入刺史府,古大人书房灯犹亮。”
“待我一叩门,灯却灭了。”宋青之面露古怪之色,“当时我与另一人正要入内,听得有脚步声,为免暴露只好躲在假山之后…”
“躲在假山之后听得似有人在交谈…”
“可曾听清?”沈应眸光一凝。
“距离甚远不曾听清,听得一阵突然有人倒地,继而门开,我等皆以为大人出来,谁知上前一看地上倒了两人,血流如注…”
“因挂心大人安危,这才入内查看。不想大人已遭毒手,唯恐凶手行凶屠府,我等商议后决定带走小公子,保全大人血脉。”
“可还记得地上之人是何情状?”
“…头向内…旁的就记不清了。”宋青之一脸歉意,“我等忧心大人安危,没有细看。”
古彦涛在旁听他们两人讨论当夜情况,接着道,“当时我已睡下,宋大哥来抱我的时候还被我踢到了伤处。”
“事出紧急,只能连夜带走小公子,之后屹越围城,端州危急,此事便耽搁了…咳…”
宋青之轻咳,沈应递上伤药,“我方才下手不知轻重,你先休息,晚些时候再说吧…不急在这一时。”
古彦涛也劝道,“我看过奶奶便来寻你。”
“也好。”宋青之抱拳向两人道别,另随军士从后门出去不提。
屋内只有沈应和古彦涛两人。
“沈哥哥有事要单独问我?”他记得在刺史府中见过沈应,爷爷甚是喜爱他。
否则方才递来衣料时,他断不会接,东躲西藏的日子里,古彦涛比谁都清楚轻信他人的后果。
沈应接过他手中衣角,“你既认得这个,不妨说说当日此人何时离开的刺史府。”
古彦涛一脸诧异,“…果真是陆姐姐之物?”
此物眼熟,他一时不察漏了破绽。
“是。她身份存疑,古大人遇害一案,嫌疑最重。”
“不可能!”古彦涛闻言头摇得如拨浪鼓,“爷爷留她用饭,陆姐姐酉时便已离府!”
“是你亲眼所见?”
“当然,她教我做纸鸢,还嘱咐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我好好收拾用具,我亲自送她出府,绝不会记差。”
“她不可能是凶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