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番外1:移民英国的刘老板 李老板 老(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算准这是复制港岛“低价抄底“模式的绝佳时机,一口气拍下三处核心地段物业。
  但是!
  每平方英尺月租 12英镑,还不到港岛铜锣湾物业的三分之一。
  更让他窝火的是:整栋楼只有四家公司入驻,剩下的办公室空了快一年。
  空置率太高了!
  还有一个问题,上个月物业经理发来的邮件还堆在邮箱里,说他推动的楼房改造,被消防部门驳回了,这已经是第三次。
  他在港岛拿手的“收购-改造-升值“套路,到了伦敦完全行不通,本地开发商早就把市政关系铺得密不透风。
  他就是一个外来户,又怎么比得过本地的英国房产商?
  他一来,
  直接在牛津街搞了大动静,一下子就引起了英国房产商的警惕,然后联手针对他。
  这两年来,他可以说是灰头土脸。
  他烦躁地翻到资金流水页,外资购房印税那一栏的数字让他眉头更紧。
  英国政府从 1997年开始收紧政策,非本地居民购房税率提高到 3%,光是这三项物业每年就要多缴近千万税费。
  而手里的现金正在以惊人速度消耗。
  笃笃笃~~~
  办公室门敲门,被轻轻推开,助理抱着另一迭文件进来。
  “老板,李(超人)老板那边又有动作了。“
  刘老板哼了一声。
  要说英国本土商人是他的拦路虎之外,还有一个人是他的竞争对手。
  李老板!
  李老板在1993年就开始转移英国。
  就在上半年,就斥资买下英国电信资产,连港口都收了两个。
  两人都有差不多的经营理念,所以冲突是必然的。
  窗外的阳光渐渐斜了,
  刘老板烦躁地把文件推开,重新拿起那份《泰晤士报》。
  报纸上“英国铸造的优越金融制度,成就了港岛的胜利“的字眼现在看来无比讽刺。
  他当初正是信了英国的自我吹嘘,才亏损100多亿移民英国,结果港岛打赢了保卫战,而他在伦敦的“明智“投资,却亏得吐血。
  “丢那星!”
  他想起 1996年离开港岛时,对媒体表示“更看好英国的未来“的标题,现在倒像是在嘲笑自己的短视。
  刘老板透过玻璃窗,望着窗外伦敦的街景,开始后悔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