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国内番外5:大豆定价权,决战国际四(5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订!先订五千吨!”
  同一时间,江苏张家港的码头边,几家大型油厂的采购经理正围着国际粮商的代表争得面红耳赤。
  “能不能再降点?这个价格太高了!”
  “降不了,要订明天还得涨!”
  最终,几家厂还是咬牙签下了数千吨的高价采购合同。
  ……
  接下来,短短一周,国内大豆采购市场一片狂热。
  贸易商的报价一天一个样,从每吨 2100元涨到 2300元,再到 2500元,依旧挡不住企业的抢购潮。
  那些大豆企业仓库里堆不下,有人甚至租了临时货场,露天堆放大豆。
  就在这时,一则重磅消息从北京传出:
  中储粮启动大豆储备投放,首批 50万吨大豆以每吨 2100元的价格向市场供应。
  “中储粮放储备了?”
  王建国刚付完预付款,看到消息愣了神。
  他赶紧打电话给仓库:“那批刚订的大豆,能不能先推迟交货?”
  可市场上的抢购潮并没有立刻停下。
  有企业老板嘀咕:“中储粮那点储备顶不了多久,国际粮商说了,今年肯定减产,还是得多囤点才放心。”
  于是,一边是中储粮每周稳定投放 50万吨储备大豆,价格始终维持在 2100-2200元区间;
  另一边,仍有不少企业抱着“越涨越买”的心态,继续从国际市场高价采购。
  半个月后,怪事出现了。
  中储粮的储备仿佛取之不尽,投放了 300万吨后,依旧源源不断地有大豆投放入市场。
  这三年,他们可是囤了不少,足够应付国内2年的大豆需求。
  而那些抢着囤货的企业开始犯愁:
  租的货场到期了,续租要加钱……
  大豆堆在露天,怕下雨受潮……
  手里压了上千万资金在原料上,企业现金流开始吃紧……
  他们苦逼了!
  欲哭无泪!
  “粮哥,你这是有多少储备啊?”
  而那些没抢多少大豆的企业,开始安心下来。
  “不买了不买了,先消化库存再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