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宇宙秘密的推测(3 / 4)
●当两个小泡泡用“时空门“连通时:它们的内部时间会逐渐同步(比如原本差100倍,慢慢变成差50倍→30倍.)
●一旦断开连接,各自又会恢复原来的时间流速
●就像把两个不同转速的齿轮强行咬合,松开后齿轮转速又回到原样
石板信标的两种连接方式:
●临时通道:像用针尖在a泡泡上戳个极小的洞,将0.000001秒的光走过的距离,约等于299.792458米半径的小宇宙信息瞬间发送到b泡泡中,虽然两个泡泡之间有信息交流,但时间同步效果微弱,断开后很快就会复原。
●稳定通道:在ab泡泡之间输入稳定电力架设双向门,时间同步效果强烈,断开后复原速度也慢。
这石板信标也只是发送信标的作用,怎么把信息发送出去又怎么实现“长出来”,完全没有头绪,唯一肯定的是肯定耗费了无法想象的能量,在另一个宇宙。
这也就是刘泽第二次穿越后发现第一次穿越的时间几乎没变的原因,而随着多次双向穿越,那两个泡宇宙的时间同步会越来越快的原因。
而经过多次试验,科学家们推测通过信标石板穿越的穿越者们非常像是被“扫描-打印“的:第一次穿越时,时空门会完整扫描所有穿越的物质数据,之后如果是短期内再次穿越的相同物质,都是按这个存档重新“3d打印“一个,所以每次穿越都会变回第一次的年龄和状态(伤口/衰老都会重置),这个短期内到底有多短,还没有确切数据,储存在哪里,也没人知道。
当第七次穿越实验的刘泽走出传送舱时,他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出现了0.3微米偏差——这是量子隧穿效应导致的定位误差。
即使石板信标穿越能达到99.9999%的原子级复现精度,但根据香农信息论,每次意识传输都会损失约3.2x10^5个量子位的神经活动数据。
就像用mp3压缩交响乐,看似完整的旋律已丢失了泛音列的精妙共振。
“这不是完美复制。“陈教授说道。
假设每次意识传输丢失一个记忆比特,经过二十次复制后,原始人格的香农熵将衰减37.4%。这解释了为什么刘泽在第十三次穿越后,突然忘记了自己女儿乳名的发音。
真正的物质并未转移,另一端相当于每次都是原主的“完美复制体“,这个完美到底有多完美,如果每次误差仅有0.01,那当100此复制后,相对于最初的样本为1,那绝对误差就高达1.7048,这种指数幂级的数学规律是最恐怖的。
以上或许只是猜测。
谁知道呢?
那如果真的完美复制呢?那就真的完美吗?
新复制体是有意识的,就像解析扫描仪刻录意识数据,有了意识的数据模版,怎能是完美的?
很简单的推理,意识数据能复制到新复制体,那能不能复制到新新的复制体呢?
答案很残酷,可以的。
如果可以复制,那可复制一人,也可复制一亿、十亿、百亿、千亿的复制体,理论的上限甚至是无穷大的。
智慧生命的可复制性,扒掉了智慧生命的神圣外衣,回归到纯粹的物质属性。
这又引出无数的伦理问题,刘泽和刘泽乙如果相互杀戮,那杀人罪还适用吗?
如果杀人案中,自己复制自己,那自体复制体是否能用来顶罪?在法庭上同时出现十二个完全相同的被告,每个都坚称自己才是本体,那怎么判?
当所有木板都被替换,它还是原来那艘船吗?
那复制的刘泽杀了最原始版本的刘泽本人呢?或者调换一下该怎么判?
当然,以上也仅仅是个推测。
就像有种推测说的,刘泽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可能就是被复制的样本,做为探索未知泡宇宙的尖兵,每个泡宇宙都有他的脚步。
区别只是有的存活了的,比如刘泽和刘泽乙,还有没有存活消失在第三世界或者第四世界或其他世界的某个地方的。 ↑返回顶部↑
●一旦断开连接,各自又会恢复原来的时间流速
●就像把两个不同转速的齿轮强行咬合,松开后齿轮转速又回到原样
石板信标的两种连接方式:
●临时通道:像用针尖在a泡泡上戳个极小的洞,将0.000001秒的光走过的距离,约等于299.792458米半径的小宇宙信息瞬间发送到b泡泡中,虽然两个泡泡之间有信息交流,但时间同步效果微弱,断开后很快就会复原。
●稳定通道:在ab泡泡之间输入稳定电力架设双向门,时间同步效果强烈,断开后复原速度也慢。
这石板信标也只是发送信标的作用,怎么把信息发送出去又怎么实现“长出来”,完全没有头绪,唯一肯定的是肯定耗费了无法想象的能量,在另一个宇宙。
这也就是刘泽第二次穿越后发现第一次穿越的时间几乎没变的原因,而随着多次双向穿越,那两个泡宇宙的时间同步会越来越快的原因。
而经过多次试验,科学家们推测通过信标石板穿越的穿越者们非常像是被“扫描-打印“的:第一次穿越时,时空门会完整扫描所有穿越的物质数据,之后如果是短期内再次穿越的相同物质,都是按这个存档重新“3d打印“一个,所以每次穿越都会变回第一次的年龄和状态(伤口/衰老都会重置),这个短期内到底有多短,还没有确切数据,储存在哪里,也没人知道。
当第七次穿越实验的刘泽走出传送舱时,他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出现了0.3微米偏差——这是量子隧穿效应导致的定位误差。
即使石板信标穿越能达到99.9999%的原子级复现精度,但根据香农信息论,每次意识传输都会损失约3.2x10^5个量子位的神经活动数据。
就像用mp3压缩交响乐,看似完整的旋律已丢失了泛音列的精妙共振。
“这不是完美复制。“陈教授说道。
假设每次意识传输丢失一个记忆比特,经过二十次复制后,原始人格的香农熵将衰减37.4%。这解释了为什么刘泽在第十三次穿越后,突然忘记了自己女儿乳名的发音。
真正的物质并未转移,另一端相当于每次都是原主的“完美复制体“,这个完美到底有多完美,如果每次误差仅有0.01,那当100此复制后,相对于最初的样本为1,那绝对误差就高达1.7048,这种指数幂级的数学规律是最恐怖的。
以上或许只是猜测。
谁知道呢?
那如果真的完美复制呢?那就真的完美吗?
新复制体是有意识的,就像解析扫描仪刻录意识数据,有了意识的数据模版,怎能是完美的?
很简单的推理,意识数据能复制到新复制体,那能不能复制到新新的复制体呢?
答案很残酷,可以的。
如果可以复制,那可复制一人,也可复制一亿、十亿、百亿、千亿的复制体,理论的上限甚至是无穷大的。
智慧生命的可复制性,扒掉了智慧生命的神圣外衣,回归到纯粹的物质属性。
这又引出无数的伦理问题,刘泽和刘泽乙如果相互杀戮,那杀人罪还适用吗?
如果杀人案中,自己复制自己,那自体复制体是否能用来顶罪?在法庭上同时出现十二个完全相同的被告,每个都坚称自己才是本体,那怎么判?
当所有木板都被替换,它还是原来那艘船吗?
那复制的刘泽杀了最原始版本的刘泽本人呢?或者调换一下该怎么判?
当然,以上也仅仅是个推测。
就像有种推测说的,刘泽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可能就是被复制的样本,做为探索未知泡宇宙的尖兵,每个泡宇宙都有他的脚步。
区别只是有的存活了的,比如刘泽和刘泽乙,还有没有存活消失在第三世界或者第四世界或其他世界的某个地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