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烈气(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直接对当时节度他的主将曹休请令,让他带着步骑万人渡江,他必然横行吉江南。
  臧霸的态度很直接,那就是他的人生落幕,要不是以横扫江南为结局,要不就是他带着部下们战死在江南,别无他路。
  那一句“生不能五鼎食,死必当五鼎烹”恰是此人的写照。
  也正是这份烈气的底色,实际上臧霸对于东击关羽的决定并没有多少深思熟虑。他的计划也很简单,那就是全军出城,直接平推泰山军。
  这种过分轻率的举动和对面关羽的深思熟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但不可否认的是,命运的捉弄就在于这里,思考并不能完全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一个三思后行的人并不决定性的比冲动的人要获得命运的青睐。
  七分天注定,三分才靠人为。
  于是,正当臧霸下令全军备战,准备下出城时间的时候,一个插曲出现了。
  那个之前一直气得发抖的文伯,忽然一声大吼,然后直接对着臧霸大喊:
  “小臧你可看好了,看你乃公敢不敢死!”
  说完,这文伯直接拿起案几上的割肉刀,一下子插在了自己的喉咙上。
  鲜血从喉咙中喷涌,将身边几个琅琊将喷得满脸血。
  这下子,堂内乱做一团,有和文伯有关系的,直接上前查看他的伤势,但早已晚了。
  而其他人,包括臧霸在内的始作俑者,都被文伯的烈气给骇住了,没想到这人一言不合就当众自杀。
  这下子,预先要开口的备战计划就暂时搁浅了,因为毕竟是上一代的老弟兄,他臧霸不能不管不问。
  缓了一下,臧霸在看到手下将赵伯的尸体搬到了廊庑边的草席上后,这才问下面几个上一代留下的老人:
  “文伯家里还有什么人在军中?”
  几个老人心里这会真有点兔死狐悲的凉意了。
  他们几个包括臧霸的父亲臧戒在内,都是兖州泰山郡人,是随他们父子一起到琅琊落草的老兄弟。
  而文伯有点特殊,他是沛国人,但总体而言也是他们兖州人系。
  臧戒时代,他们这些兖州人是毫无疑问的核心,后来臧戒死了,也是他们这些人共同挺臧霸接替了位置。
  可以说,他们这些老人对臧霸是有拥立之功的。
  臧霸早期的时候对于老人是不错的,可后面随着琅琊中开始将重心转入到徐州,尤其是加入到了陈登的势力后,他们这些老人就一日不如一日。
  军中上上下下都是徐州人,哪还有他们这些老人伸脚的位置?
  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认命了,都自觉地靠边站,只有那文伯不识趣,非认为琅琊众的现在有他的一份力,不忍心看琅琊众成现在样子,偏还“多管闲事”。
  管东管西,最后不就是这样的结局?
  可这样的结局真发生了,而那臧霸竟然还不知道赵伯的身后事,这就难免悲哀了。
  其中一个老人努力笑着道:
  “老文几个儿子都战死了,就有个侄子在军中,不过年岁不大,才十四五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