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操戈(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他却并不怎么惊慌。
  此时军砦后方,也就是杨穆的身后,同样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来自附近数个县的义兵、黔首都在后面忙碌着,搬运物资。
  而军砦内,三千左右的五莲兵义从全副武装,随时准备战斗。
  这些就是杨穆的底气。
  其实自出五莲山转战到琅琊、东海一带后,杨穆他们就发现这里的群众基础太好了。
  原来泰山军在这些地方早就有了非常深的认同,自五莲山兵打出泰山军的旗号后,就不断有附近的里民们前来投奔。
  此刻,这些老人、女人、孩子都在后方运输着物资,而青壮们则在砦内给五莲山兵做辅兵,可以说是真正的全家一起投奔泰山军。
  其实杨穆并不知道,之所以泰山军在此地能有这样的声望,也和琅琊贼在地方上为害日烈息息相关的。
  此地实际上早就成了一堆干柴,一直等到五莲山兵这一星星之火,然后就开始燃烧起熊熊烈火。
  而杨穆在此地扩充实力后,就不断出击地方土豪,而他们就是在一次打破某个土豪坞壁后,俘获了一批要发往莒县臧霸处的书信。
  也正是这件事启发了杨穆,让他想出了这条计策。
  他要的就是吸引琅琊兵来攻击,然后就可以让北面的关帅带领大军从后方袭击,到时候他杨穆就可以为死去的五莲山众复仇了。
  是的,杨穆就是要臧霸这些人死!
  此时,杨穆继续观察着琅琊兵的状态,看到他们虽然人多,但依旧还是按照小帅领兵的原则分配队伍,就知道琅琊兵的组织度还是不行。
  琅琊众的确是还按照着哪个小帅就领哪的兵来调度兵力的,而不是普遍如经制之师,按照什伍制来编练军队。
  所以落在杨穆眼中,这才会出现这边兵力多,那边兵力又看着少的情景。
  这当然对杨穆是个好消息,组织度不高,主将要想令行禁止就很困难,那样想组织起有效的攻城就很难。
  而形势的确如杨穆判断的一样。
  砦外的徐州军实际上已经动员很久了,但到现在没有看到哪支队伍出来负责攻砦。
  不过虽然敌军没有人主动攻砦,但依旧有大量的敌军弓弩手在砦外对泰山军这边发射箭矢。
  不过这样的箭雨下,杨穆也不敢探头看得厉害,只能减少了观察敌军的时间。
  不知道过了多久,似乎敌军终于谈好了,开始有第一批的琅琊兵在几面大旗的挥舞下,抬着十余架竹梯向军砦这边奔来。
  此时附近几个乡的乡老匆匆忙忙的跑上了壁,正要对杨穆汇报什么,忽然就看到下面这一副惊涛拍岸的景象,头晕目眩。
  杨穆看到这几老叟脸色发白,皱眉问道:
  “几位长者上来有什么事吗?”
  其中一个老叟率先稳住,颤颤巍巍的回道:
  “回这位将军,你之前让族中小子们准备的黑油都准备着了。我们弄了熬了一百多桶,不知道够不够。”
  杨穆闻言大喜,高兴拍手:
  “好,要是有多的,就继续熬,多多益善。”
  几个老者连忙点头,然后慌忙就从壁上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