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君臣不相知(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知道陛下性格,有些话若是不和他说,他是永远不会往那处想的。”
  孙尚香咬着嘴唇,“没什么好说的,我”
  甄宓出声道:“你心里想什么,直接向陛下说,是最好的。”
  “关键看你怎么想,你迈不出这一步,就永远不可能向前看。”
  “等陛下回来,找个时间好好和他谈谈吧。”
  孙尚香面色复杂,最后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东去春来,春暖夏至,北地仍然安宁,而在南面,晋国终于举全国之力,调遣了大量物资器械,向魏国发动了全面进攻。诸葛亮在金牛道,陆逊在米仓道到巴中,两路并进,同时白帝城到江陵的水路全部被晋国汉南联军封锁阻塞,让魏国水军无法顺流而下,让即将被攻打的成都彻底变成了一块孤地。
  因为魏国把用兵主力方向放在了蜀身毒道,所以成都三个方向上留下来防守的魏军数目不多,且士气低落,晋国在充足的攻城机械支援下势如破竹,很快便节节进逼成都。
  诸葛亮是最快的一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带了曹植沿途招降叫门,沿途无论是益州派还是曹氏宗族,都是没有了抵抗意志,纷纷开城投降。
  诸葛亮审讯了几个投降的官员将领,得到了让他极为惊讶的消息,即魏国如今的相国兼司马懿,竟然开春之后并没有回防成都,而是继续攻打扫荡蜀身毒道!
  这差点把诸葛亮整不会了,司马懿不会是想要直接放弃成都吧?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想法还是保守了,司马懿在外打了大半年,他不仅没有回防,还继续从成都调拨走了最后一批后备兵力,如今成都城城中,不仅兵力部族,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
  而更让诸葛亮惊讶的是,司马懿这次出征,几乎是带走所有的兵,却抛下了大部分朝堂官员,如今跟在司马懿身边,只有他最为信任的百十名将领官员。
  而且司马懿带的魏军已经占据昆明,打到大理以南了,此时就是往回赶,也来不及了。
  对此赵云也是疑惑不解,他听到司马懿不仅没有带走年幼的魏王,甚至家眷也都在成都城中时,忍不住对诸葛亮道:“司马懿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他真的想在大理建立势力负隅顽抗,怎么也该将魏王和自己的家眷带走吧?”
  诸葛亮沉思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也许在他的心目中,这些都不重要了吧。”
  赵云忍不住摇头,“怎么还有这样的人,他这么聪明的人,应该知道之前他和晋国对战,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此时他若是带领魏国投降,晋国也不会亏待于他,为何他要如此做呢?”
  同样抱有这个疑问的,还有成都城里的郭太后,如今她听说晋军离着成都只有几十里了,知道大势已去,不禁叹了口气,将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叫进了宫里来。
  她见面就出声道:“你知不知道,司马懿已经抛弃了魏国,也抛弃了你?”
  张春华早就猜出来,虽然脸色苍白,但还是强自镇定道:“妾也是不久前猜出来的。”
  “如今太后想要问罪,妾也无话可说。”
  郭太后见张春华不似说谎,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无力感,心道亏自己雄心勃勃,还以为将司马懿绑在了自己这边,到头来对方连自己妻儿都不顾,就这么决绝地离开了,还真是将所有人都摆了一道啊。
  城中各处渐渐传来喧闹声,最后越来越大,一直传到两女耳中,不多时便有宫女慌慌张张进来,说道:“太后不好了,听到晋军将至,城里恐慌,开始发生骚乱了!”
  郭太后出声道:“如今谁负责城防?让他调兵平乱!”
  宫女道:“原是费观将军,但半个时辰前,他带人打开城门逃走了!”
  郭太后和张春华面面相觑,最后郭太后无力地坐下,出声道:“叫人过来,派使节去和晋国谈判,商议投降吧。”
  与此同时大理以南的蜀身毒道上,大雨倾盆,艰难前行的魏军陷入了泥泞不堪的道路,被迫停下来扎营。
  杜袭进了营帐,对司马懿道:“禀报将军,许仪说前军无法前进,要求回兵。”
  司马懿听了,淡淡道:“敢违抗军令,将他拿下斩首,号令辕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