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第228章 东海基地视察(2 / 4)
  看着她明媚的笑脸,燕九垂眸,将心伤掩去,拱手行礼:“凌姑娘。”
锦岁忙问:“你也去东海吗?看来真有大事。”
燕九轻声道:“凌姑娘放心,并不是出了什么事。而是陛下要规划海港建设,这项重任交由燕家负责。”
顾长萧上前一步扶锦岁上马,他不喜欢看到燕九和岁岁相谈甚欢的样子,所以接话道:
“开春之后东海基地、明州港都要重建海港,正式开放海商贸易。”
锦岁大喜:“太好了!海商兴盛,海军也就兴盛。”打小日子的时间快到了。
她又建议:“闽州港呢?”
顾长萧摇头:“暂时不开放闽州港,朕准备三年后再放南边的海港。海军不强盛之时,开放海港对当地反而是害。”
锦岁点头道:“确实如此,若无强大的海军护航,南方的沿海州城只会引来海盗和地方豪强的剥削。
但是我们得把南边的海岛守好,派重兵看守,把火药投石机装到船上,绝不能给海盗侵扰沿海百姓的机会。”
开放海禁是件大事,士族、商人看到的是海外极高的利润,百姓看到的是更多的就业机会,趁农闲时进城找几个月短工做。
渔民看到的是能随船出海,挣更多的工钱。但朝廷就要考虑,沿海州城安全的问题,海上贸易海盗的问题等等。
锦岁之前说顾长萧以后要用钱的地方更多,指的就是个这个,海军几乎是从零开始建起,官方的战舰也是。所以开始时我们只能开放少量的港口,还要控制出海船只。
等朝廷的战舰强大到纵横四海,那时就能开放沿海港口,还能把包括小日子外,一切历史遗留问题全给解决了。
往东海基地的路也很好走,中途除了官方的一个驿站,还有燕家建的一个大客栈。因为这一片有燕家租得地种仙人掌,采收胭脂虫和别的草药。
这是十二娘的产业,但燕九和燕十一对妹妹的生意很是重视,哪怕胭脂斋的利润燕九根本看不上,哪怕十二娘嫁到长安暂时不回来。
两个哥哥也没想过调离胭脂斋的骨干,反而派更能干的管事,替十二娘管着胭脂斋。也是替锦岁鬼挣钱,因为胭脂斋在北疆特别的火,而锦岁占了胭脂斋四成的利润。
说来惭愧,她已经很久没给胭脂斋新的配方,至于利润,她直接让给北疆的流云当经费,流云负责救助在北疆的汉奴,还有照拂去北疆的商队。
当一个地方有了客栈和工坊,那很快就有集市,然后渐渐就发展成了小镇。顾长萧面上不显,却不时低问锦岁:“上次来往基地的路上都无人烟,如今怎么这么多人?”
锦岁指指那些麦田:“一些难民来这些开荒,这边的沙地种的番茄和瓜果特别香,屯田营也来开荒。再往前就是基地的工坊和盐田,人一多就兴盛起来。”
顾长萧大为惊叹:“这才多久,我都快不认识路了。岁岁真的很厉害,边城交到你手里,几年之内必成天下第一富裕之城。”
锦岁忙道:“你别夸我,这是程榆的功劳。他说早晚要开放海禁,东海基地得早点发展起来。他还把一些海外紧俏商品的工坊,安排在这里。”
“看,那边准备建的就是丝绸中转仓库,从蜀中和江南运来丝绸从这里中转出海。
那边的是纺织作坊,从北疆买来和羊兔毛,在这里纺织成布,卖到海外利润极高。
那边另挖蓄水池的是造纸作坊,造纸对水污染严重,不许污水入江、河,特地重新挖塘引渠排污。我们的纸都不用走太远,高丽、倭国那边都愿意出高价买。”
说到这里,锦岁想到一件趣事,笑问顾长萧:“你知道高丽和倭国还喜欢咱们的什么货物吗?”
顾长萧见她笑的像只小狐狸,心一动,笑道:“莫非是琉璃?”
锦岁大赞:“陛下神机妙算啊!”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顾长萧拱拱手:“好说好说,是老师教的好。” ↑返回顶部↑
			
			
			
			
			
		锦岁忙问:“你也去东海吗?看来真有大事。”
燕九轻声道:“凌姑娘放心,并不是出了什么事。而是陛下要规划海港建设,这项重任交由燕家负责。”
顾长萧上前一步扶锦岁上马,他不喜欢看到燕九和岁岁相谈甚欢的样子,所以接话道:
“开春之后东海基地、明州港都要重建海港,正式开放海商贸易。”
锦岁大喜:“太好了!海商兴盛,海军也就兴盛。”打小日子的时间快到了。
她又建议:“闽州港呢?”
顾长萧摇头:“暂时不开放闽州港,朕准备三年后再放南边的海港。海军不强盛之时,开放海港对当地反而是害。”
锦岁点头道:“确实如此,若无强大的海军护航,南方的沿海州城只会引来海盗和地方豪强的剥削。
但是我们得把南边的海岛守好,派重兵看守,把火药投石机装到船上,绝不能给海盗侵扰沿海百姓的机会。”
开放海禁是件大事,士族、商人看到的是海外极高的利润,百姓看到的是更多的就业机会,趁农闲时进城找几个月短工做。
渔民看到的是能随船出海,挣更多的工钱。但朝廷就要考虑,沿海州城安全的问题,海上贸易海盗的问题等等。
锦岁之前说顾长萧以后要用钱的地方更多,指的就是个这个,海军几乎是从零开始建起,官方的战舰也是。所以开始时我们只能开放少量的港口,还要控制出海船只。
等朝廷的战舰强大到纵横四海,那时就能开放沿海港口,还能把包括小日子外,一切历史遗留问题全给解决了。
往东海基地的路也很好走,中途除了官方的一个驿站,还有燕家建的一个大客栈。因为这一片有燕家租得地种仙人掌,采收胭脂虫和别的草药。
这是十二娘的产业,但燕九和燕十一对妹妹的生意很是重视,哪怕胭脂斋的利润燕九根本看不上,哪怕十二娘嫁到长安暂时不回来。
两个哥哥也没想过调离胭脂斋的骨干,反而派更能干的管事,替十二娘管着胭脂斋。也是替锦岁鬼挣钱,因为胭脂斋在北疆特别的火,而锦岁占了胭脂斋四成的利润。
说来惭愧,她已经很久没给胭脂斋新的配方,至于利润,她直接让给北疆的流云当经费,流云负责救助在北疆的汉奴,还有照拂去北疆的商队。
当一个地方有了客栈和工坊,那很快就有集市,然后渐渐就发展成了小镇。顾长萧面上不显,却不时低问锦岁:“上次来往基地的路上都无人烟,如今怎么这么多人?”
锦岁指指那些麦田:“一些难民来这些开荒,这边的沙地种的番茄和瓜果特别香,屯田营也来开荒。再往前就是基地的工坊和盐田,人一多就兴盛起来。”
顾长萧大为惊叹:“这才多久,我都快不认识路了。岁岁真的很厉害,边城交到你手里,几年之内必成天下第一富裕之城。”
锦岁忙道:“你别夸我,这是程榆的功劳。他说早晚要开放海禁,东海基地得早点发展起来。他还把一些海外紧俏商品的工坊,安排在这里。”
“看,那边准备建的就是丝绸中转仓库,从蜀中和江南运来丝绸从这里中转出海。
那边的是纺织作坊,从北疆买来和羊兔毛,在这里纺织成布,卖到海外利润极高。
那边另挖蓄水池的是造纸作坊,造纸对水污染严重,不许污水入江、河,特地重新挖塘引渠排污。我们的纸都不用走太远,高丽、倭国那边都愿意出高价买。”
说到这里,锦岁想到一件趣事,笑问顾长萧:“你知道高丽和倭国还喜欢咱们的什么货物吗?”
顾长萧见她笑的像只小狐狸,心一动,笑道:“莫非是琉璃?”
锦岁大赞:“陛下神机妙算啊!”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顾长萧拱拱手:“好说好说,是老师教的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