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第233章 燕九来拜年(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说是现在这般,就算是再粗糙十倍,放到江湖说是到天竺的海图,也会有无数人不要命地抢。
  凌姑娘有一点未变,那就是她对自己拿出的东西有多贵重这件事,一直都是一无所知!
  如那本三十六计,如那鱼油火器,那手弩火药,那治瘟疫的青霉素,那些良种、羊毛纺织技术……
  还有他手上的两张航海图。若非跟凌姑娘是合作关系,她要万两黄金来买这张图,也会有很多人来抢着买。
  呃,仔细想想,她唯一认可了价值的东西,好像是那个‘戾大无穷’的私印。
  曾经印有私印卖到一百两一本的,当时不少人叫着抢钱,如今却有人愿意出十倍价来买。
  早在两人一路同行去北疆时,燕九就感觉到,凌姑娘是个有大格局,心中有沟壑,举世夫双的奇女子。
  也是在她的影响下,自己才开始思考燕州乃至整个燕地的未来,才有了和陛下的合作。
  如今再细思,他还是小看了凌姑娘。如果说他想一件事,第一个想法是此事对燕家是否有益?
  就算是陛下也一样,第一想法肯定是,是否与皇权有益?多少帝王揽着惠民之策,就是因为这些事对天下有好处,但对皇权却无益。
  唯有凌姑娘不同,她做事好像从来都是从,这件事是否对天下有利?对百姓有利?反而是她个人的利益,她却不那么在乎。
  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样的胸襟、格局、高瞻远瞩,竟然是一个十来岁的姑娘。
  燕九觉得,世上若真有神仙下凡,应该就是凌姑娘这样的。
  可惜的是燕九夸人就会在心里夸,没有说出口。若把真当面夸出口,保管把锦岁哄成孩子,立码给他画出更详细的航线来。
  锦岁比他想像的要思考的更多,开拓海上贸易,燕九看来她是为朝廷赚钱,还能解冲土改制引发的内部矜持。
  士族权贵看来,是有财大家一起发,在海外发财多好,省得都把目光盯在土地上,届时又打得头破血流。
  百姓看来是增加了就业机会,即便海外的低价粮冲击下,农民的粮食价格依旧受到保护。
  因为我们副食卖得价格更高,特别是酒。以前因为缺粮朝廷下过禁酒令,现在酒随便酿,高度酒用在医上面,粮食酒在海外同样受欢迎。
  则锦岁的最终目地,长期目标提前让我们进入工业时代,让汉人的科技和文明,成为世界之颠。
  短期目标自然就是让顾长萧有钱建海军、造战舰,把倭国那片土地给我打下来做海上田园!
  就她个人也需要大量的金银,因为马上就要当皇后了,不管是建公立医院、小学堂都需要银子。
  如果她动用国库的银子,保管立即受到百官的阻挠,甚至让公立医院和学堂停滞。
  故而开拓海商贸易也是她本人急需的事,她没要卖航海图,又不是盯着蝇头小利的商人。
  可在燕九眼中,她就是无私、大度、豁达的代名词。
  燕九曾在无数个深夜里后悔,在北疆王庭时,他看着顾长萧爬上囚禁锦岁的神宫,而他却在没有行动。
  那一次让他失去了和顾长萧抢锦岁的资格。后来顾长萧登基称帝,他又不禁想,就算抢到锦岁他能守住吗?他有资格跟一代帝王抢爱人吗?
  如今看着这份航海图,那种懊悔、嫉妒、悲凉的情绪再次充盈胸口,心抽抽的疼。
  他有机会的,锦岁有这么详细的航海图,两人完全可以去往顾长萧找不到的海外,真正的天涯海角。
  可惜,那一夜他只是迟疑了一下,却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姑娘。
  他抬头目光像火一样炽热地看向锦岁,死死咬着牙,头一回这么失控,他怕自己问出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