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收复三湘,芙蓉侠香(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一派秋风细雨中,程心瞻来到了三湘大地。三湘四水沿岸,处处都是枝繁叶茂的木芙蓉,丛丛簇簇,繁花似锦,灿若云霞。山山水水间,点缀着大大小小的村落,屋前屋后丛生着薜荔,碧绿的枝藤经秋雨一洗,愈发苍翠可爱,摇曳生姿。
  实在是美丽极了。
  程心瞻沿着湘江南下,一路见到这样美丽缤纷的景致,不禁放慢了脚步。
  「无」是始,「万象」则是终。
  自己的道就该是像这片天地一样,以「无」为起源,以「万象」为表现,不能流于表象,也不能止于虚无。一内一表,一收一放,有始有终,方为大道。
  他又有所悟。
  一路赏花闻香,感悟大道,他来到了湘江上游,九嶷山赫然在望。
  此时的三湘大地,魔氛尽去,山水澄清,即便是在这样凉意渐盛的秋日里,却也展现出一派鲜活气象:
  九嶷山上虫鸣消停,白云复飞,如丝如带。山脚下湘妃竹青翠依旧,竹枝上的斑点据说是娥皇、女英悼念舜帝而泪染竹身所化。有水处则有芙蓉,花儿开的正旺,红霞万朵,这是三湘大地上独有的景致。
  举目四望,湘人们都在欢庆着,尤其是九嶷山上及左近周边,已然在张灯结彩,为祭祖大典做准备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与遍地芙蓉相辉映。
  笑容同样在程心瞻脸上绽放,他在崀山做过两年的副教主,对这片土地同样怀有别样的感情。此时,见三湘一派欣欣向荣的昂扬风貌,顿时来了兴致。
  他取出纸笔,开始泼墨作画。
  他这幅画作,一蹴而就,热情奔放,以晨曦中的潇湘山水为内容,近处的芙蓉花簇如霞似火,朱砂点染的花瓣在墨绿枝叶间跳跃。中景江面帆影浮动,细笔勾出的水纹与留白交织成粼粼波光,山脚下,人群张灯结彩,在点缀群山。远处淡墨晕染的群山峰峦隐于朝雾飞云中,天际以胭脂绘出曙光初照的暖意。
  此画在技法上尽显狂放淋漓,散锋横扫出嶙峋山石,泼墨与积墨手法使雾霭与水汽在纸上自然渗化,而芙蓉与人物则以工谨细笔精准勾勒,形成豪放与精微的浑然共生,整幅画通过水墨交融的层次变幻,将三湘大地上的朝晖美景凝于一瞬。
  程心瞻欣赏着巨幅画作,也是十分满意,随后又提笔在画作左上角赋诗,题了一首七言律诗。
  诗尾落款:
  「壬寅季秋,广微子贺三湘道门会于九嶷共祭舜帝。」
  落印:
  「山河无恙。」
  程心瞻搁笔收印,随即,他把地书寄出来,往画作上一扫,拓取神意,置于地书《三湘篇》中。至于原作,他收卷起来,放置于一件长条锦盒中,他准备作为贺礼送给三湘道门。
  做完这些,他感觉已经耽搁了不少功夫,收好画作后便连拍狮子,示意赶紧走。
  临近九嶷山,山上山下的人看到一个年轻道士乘坐一头神骏的雪狮飞天而来,哪里有不认得的,于是纷纷呼喊起来,
  “是广法先生!”
  “广法先生来了!”
  “……”
  程心瞻笑着挥手致意,很快,一道斗光从九嶷山上飞出,来到雪狮跟前,化作一个中年道士。
  来人一身鸦青色道袍,头顶木簪,脚踩麻鞋,腰间吊一把修长的古剑,生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正是衡山剑派的掌门人,邓青阳。
  “有劳经师跑一趟了。”
  此时再见,这位掌门人脸上的愁苦神色已经一扫而空,满是喜意,笑着冲程心瞻拱手致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