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军心涣散,攻破扬州!(下)(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04章 军心涣散,攻破扬州!(下)
  “速开城门!速开城门!”
  守城将士本就是卫所兵担任,他们看到桂辉带着部队疾驰而来,连忙打开了城门。
  桂辉一路奔逃,带着忠心耿耿的卫所兵残部,回到了扬州城内。
  扬州城内的气氛本就紧张,现在桂辉又是一身狼狈地回到扬州城内,这一下子就触动了扬州城里,那些权贵们敏感的神经。
  “桂将军,知府大人有请。”
  桂辉人都还没有下马,便有府衙的小吏,前来请人了。
  在之前那场波及整个江南的暴动之中,被欺骗蛊惑的百姓,冲击了大量的府衙和县衙,造成了多位知府和知县,当场死亡。
  但这个冲击,并不是胡乱冲击的。
  明朝实行非常严格的,籍贯回避制度。
  太祖皇帝规定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以防止官员因个人利益或亲属关系等因素,在当地胡作非为,和地主士绅坑瀣一气。
  因此那天晚上,所有被冲击的府衙和县衙,他们的知府和知县,都不是江南人。
  他们和南京官场不是一路人,所以也就被顺手解决掉了。
  像是沛县的知县,和徐州府的知府,就是这种情况,直接横死当场。
  而像扬州知府,他虽然不是扬州府人,甚至不是南直隶人。
  但是,他是赣州人。
  他虽然也是江南人,但他却不是南直隶人。
  这样一来,他即使在扬州府任职,也不算是坏了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
  而且同为江南人,利益一致,凡事也好说话一些。
  像是什么扬州府,杭州府,苏州府等等,这些重要的府城,江南官场的人,是不会把这些地方的父母官,让给外人来担任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籍贯回避制度之外,朱元璋还特别下令,严厉禁止江、浙、苏、松四个地方的人,在户部任职。
  由此可见,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就对江南的官员,极为忌惮了。
  而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等到朱元璋驾崩,黄子澄,方孝孺等江南官员,支持朱允炆上位之后。
  这条规定,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了。
  除了永乐年间,朱棣不用这四个地方的人,为户部尚书之外。
  其他历朝历代,都有这四地的人,为户部尚书的记录。
  听到府衙小吏的话后,桂辉的脸色变得更加黑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小吏弯腰伸手:“桂将军,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