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秦国不是秦王的秦国,是贵族的秦国,天子门生(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72章 秦国不是秦王的秦国,是贵族的秦国,天子门生
  姬夭夭一语落。
  嬴成蟜嗑开瓜子皮,迟迟没有吃掉瓜子仁,就保持着送瓜子入口的动作僵在那里。
  一直以来,他都很矛盾,拧巴。
  若不是阿房身死激了他一把,少年现在还在王、相之间摇摆不定。
  而在一怒赴雍闯相宅,确立入场。
  随后知道阿房乃是亡在兄长手上,不是师长丧心病狂后。
  少年虽下决心为兄长奔波游走,却一直未尽全力。
  少年拜访的将门不能决定朝堂走向,除非相、王开战。与其说少年是在帮兄长争权,不如说少年是在为兄长上最后一道保险——防止兵变。
  及至最近找赵大树拉投资,少年也只是不想兄长被师长压的太死——从本心来讲,他并不想让兄长雄起。
  吕不韦的政治主张,和嬴成蟜的政治主张高度重合——顺民心民意,开秦国新天。
  秦王政的政治主张,则是《商君书》中的驭民五术——壹民术,弱民术,疲民术,辱民术,贫民术。
  这是平民阶级和贵族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凡兄长不是秦始皇,嬴成蟜早就……拥立师长上位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嬴成蟜优于他人者,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是领先了两千年的眼光。
  这使得他可以从未来万千道路中精准选到最正确的那一条。
  但他可以指引方向,却无法披荆斩棘,千古一帝真不是我上我也行。
  《三国演义》一类历史小说为了剧情精彩,侧重于谋士谋战,武将武战,使得世人大多看轻主公一类的领导者,认为领导者没什么用。
  譬如刘备除了哭就是哭,凡事都是问计诸葛亮。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领导者的职责就是用人、决策、执行。
  刘备拜诸葛亮为丞相,用诸葛亮之计三分天下,这就是刘备之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便是此理。
  嬴成蟜以为,在决策、执行层面,封建帝制时代再没有比秦始皇更牛的人了。
  其雄才伟略,高瞻远瞩,汉武唐宗宋祖明祖皆不能比肩。
  郡县制不是秦始皇首创,但只有秦始皇有这个魄力推行全国,取代了八百年的分封制。
  都说汉承秦制,实际上郡县制这个制度从帝制一直延续到共和。行省、州府、省县……全都是换汤不换药。
  秦开创了大一统王朝的先河,使得后世割据者莫不追寻一统。
  这条河,秦始皇是在一块石头都摸不到的情况下过去的,且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情况下硬过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