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上限(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刚坐下来,蒋海波便迫不及待说道:“老板,我们在东海的项目已经批下来了。”
  “我知道,昨天我就收到消息了。”
  “这件事我觉得有必要在内部开会讨论一下。”蒋海波眉头紧皱着,心里面似乎有什么顾虑。
  而江淼显然知道什么,笑着说道:“你在担心成本回收的问题?”
  蒋海波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嗯,目前陆地上的室内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现在真的有必要急匆匆上马海上的浮岛农场吗?”
  “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我也认同这一点。”
  “那为什么集团会批准50个浮岛平台的建设?”蒋海波面露不解,他确实不明白江淼明明知道这一点,为什么还批准这个项目。
  江淼笑着喝了一口茶,然后平静地回道:“我知道你有些疑惑,但这些浮岛平台的农场,我另有用途,并不是单纯为了开发海上的室内农场。”
  听到这里,蒋海波也知道江淼肯定有什么技术需要这些浮岛平台:“哦?老板又研究出什么技术了?如果需要保密,那就算了。”
  江淼摇摇头:“没有高级别的保密要求,这个项目估计明年就会达到可以应用的阶段,现在告诉你一部分内容也没有关系。”
  “要明年才可以应用?看来老板已经胸有成竹了。”
  “这个技术确实就是更进一步的人造植物,准确来讲,是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的人造植物。”
  “嘶…”蒋海波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是比现在的人造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的人造植物?”
  “嗯,我已经研究出如果利用红外光的人造植物,预计可以将人造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从过去的14.6%,再次提升到25%到28%左右。”
  咕噜!蒋海波口干舌燥,他再一次感受到了生物学家和生物科技的可怕。
  在海陆丰集团摸爬滚打的这么多年,他虽然不是农业和生物专业毕业的,但这么多年来到的耳濡目染下,还是知道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提升到25%到28%的可怕程度。
  要知道,目前改进版本的碳化硅纳米薄膜光伏材料,其太阳能利用率上限也只有27%左右。
  “其实现在实验室已经有人造植物可以达到这个能量利用率,但它们的具体用途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因此才需要等到明年,不过没有关系,毕竟50座浮岛平台,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造好。”
  蒋海波压下内心的震惊,随即好奇地问道:“那老板打算用这种人造植物生产什么东西?”
  “首先传统的油脂、蛋白质、份和淀粉之类,交给陆地的室内农场生产即可,没有必要浪费浮岛平台的有限空间。”江淼紧接着补充道:
  “我计划利用浮岛平台的海上优势,利用高能量利用率的人造植物,从海水中吸收高价值的矿物成分,目前暂定磷元素、钾元素这两个。”
  “磷钾吗?”蒋海波一下子就明白了江淼的思路。
  如果说,现阶段有什么资源卡住了亚洲联合体的农业继续发展,那当属磷钾这两个大肥。
  不同于氮肥,可以通过大气的氮气进行合成,几乎可以说取之不竭。
  磷钾肥料的来源,主要靠陆地上,远古时代沉积下来的磷矿床和盐卤水矿,这些矿物开采容易,但地质上的再沉积形成,至少需要几千万年起步的漫长岁月。
  显然人类没有那个寿命来慢慢等待地质再合成磷矿和钾盐矿。
  因此江淼盯上了,近现代以来,被人类排放到大海之中的磷钾资源。
  特别是人口密集、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海规模比较大的东亚和东北亚地区,其历史上排入海洋的磷钾资源量就比较大。
  其中被赛里斯、南高丽、东瀛环绕的东海,就是积累了不在少数的磷钾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50座浮岛平台计划布置在东海的根本原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