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归途(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江淼脸上浮现出一丝严肃:“哪怕没有基因武器,也要考虑自然界突变出来的微生物,如果人造器官的基因库太单一,一旦出现针对性的微生物,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人体内的人造器官出现问题。”
  “有道理,这一点确实要做好预防工作。”书雅作为微生物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自然清楚微生物对于基因库单一的物种,很容易出现短时间内团灭的惨剧。
  比如曾经的大麦克香蕉,就是被巴拿马病差一点团灭,最后只剩下暹罗境内的几棵大麦克苟延残喘。
  如果不是江淼出手,大麦克香蕉的味道,人类或许只能通过老版本的香蕉,才可以体验到了。
  一种农作物尚且如此。
  而作为一种大规模应用的人造器官技术,其基因库如果太单一,肯定不是一个好兆头。
  书雅拿起椰子水喝了一大口:“对了,我回去之后,打算研究一下外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食用菌的培育技术。”
  江淼并没有反对:“你向科研事业部那边打报告就可以,集团明年在近地轨道会布置一个科研用途的空间站,到时候你的项目可以跟着上太空。”
  书雅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未来的太空农业方面,金星那边倒是不需要操心,但是其他星球和星际空间中,太空农业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
  这也是江淼一开始,就毫不犹豫盯上金星的原因之一。
  毕竟金星的星球重力和地球高度相似,这意味着在金星开展室内农业的难度,几乎和地球总部大同小异。
  但如果是月球、火星、星际空间,要在这些地方发展农业,重力就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差异太大的重力环境,不仅仅会导致农作物生长混乱、无法正常发育等问题,其农业生产之中的其他环节,也和地球存在不同。
  就比如喷淋装置。
  在地球上可以正常使用的喷淋装置,不代表在近地轨道、月球、火星,也可以正常使用。
  因此除了金星之外,在其他星球和星际空间发展农业,一整套农业技术都需要进行调整,哪怕是在白金时代的大背景下,没有十几年也搞不定。
  金星就没有这种烦恼。
  只要金星的浮空城市建设完成,里面的农业设施,就会和地球的室内农业差不多,不需要进行大改,就可以保证高效的生产。
  这对于星际移民前期,将大量人口迁移到金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毕竟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是氧气、第二要素是水,第三要素就是食物,其他东西都是次要的。
  金星的重力环境,不仅仅利于植物种植,也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如果在近地轨道,就算是可以种植农作物,也很困难维持大型养殖场。
  单单一个微重力环境,就可以让绝大部分养殖产业绝产。
  没有办法,微重力环境下,普通动物很容易骨质疏松,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排泄物堵住呼吸系统。
  总不能给每一只白羽鸡安排一套特制宇航服吧?
  这不现实,而且白羽鸡之类的禽畜也很难适应。
  如果是在金星养殖,由于其重力和地球差不多,因此禽畜很快就可以适应。
  太空农业可不是就太空两个字,挂在农业前面,就可以实现的农业。
  这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农业。
  江淼挑选金星作为海陆丰集团的太空发展核心,其实是取巧了,可以在前期保证星际移民的食物来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