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芯片”(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这其中还有一个隐藏在最深处的目的。
  那就是“永生”。
  没有错,江淼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永生。
  这是一种类似于机械飞升的变种版本。
  人类为什么会死亡?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https:///game/gameads.html?count=5&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答案自然是大脑死亡了。
  以现在的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只要不是大脑死亡了,哪怕是五脏六腑都坏掉了,仍然有抢救的可能性。
  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造器官完成研发,这预示着人类除了大脑和脊椎之外的器官,都将成为一种随时可以更换的“零件”。
  因此大脑就成为了限制人类寿命的一块短板。
  江淼经过分析和推演,试图找出一条解决大脑死亡的技术方向。
  也就在去年六月份,他在研究人工智能的风险评估过程中,想到了一条解决人类大脑难以替换的技术路线。
  既然一个大脑的人类无法进行更换大脑,那为什么不给人类再造一个“大脑”?
  当人类拥有两个大脑的时候,其中一个就可以被更换。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搞生物芯片植入大脑的方案,因为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让生物芯片成为人类的第二大脑。
  不过江淼也清楚这条技术路线的难题,那就是如何保证人类的意识,可以彻底入主生物芯片。
  但是这一点难题,江淼要解决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并不担心。
  归根结底,人类的意识,其实就是一大堆记忆融合之后,加上身体的激素和环境影响,共同形成的一种混合体。
  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的一切,都被记录在生物芯片之中,哪怕有一天摘掉原生大脑,只要其生物芯片还在,那就意味着这个人还处于“活着”的状态。
  其实人类大脑并不是一定要完整,才可以发挥出正常的功能。
  因为已经有很多案例,表明人类哪怕失去一半的大脑,由于大脑的补偿效应,其大脑功能仍然可以维持下去。
  这也给了未来一个无限可能。
  不过这个技术至少需要十几年才有可能彻底完善。
  江淼还有时间,毕竟他此时才三十出头,十几年后也不到五十。
  当然,他也清楚一点,那就是如果不是从小植入生物芯片,那他的记忆将是不完整的。
  要实现大脑全部信息转移到生物芯片,这一点很难,毕竟人类大脑之中的信息,有很多是潜意识记忆,这一部分基于哪怕是主动回忆,也没有办法百分百提取出来。
  而人类记忆之中,有一大半就是潜意识记忆,比如三岁之前的记忆,这一部分都是潜意识记忆,无论你怎么回忆,这一部分记忆都没有办法想起来。
  但潜意识记忆也是人类意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失去这一部分潜意识记忆,哪怕明意识的记忆一模一样,仍然会造成性格的改变。
  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即:同忆不同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