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坠落(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怎么办?”
  鲁道夫立刻站起来,严肃地问道:“现在可以马上发射的宇宙飞船有哪些?另外国际空间站还可以坚持多久?”
  西奥·奥利维拉看向汇报的工作人员,小声交流几句,才拉过话筒回道:“现在可以马上发射的宇宙飞船,是太空探索公司的龙飞船305号,不过其准备时间至少需要五天。”
  哈恩心里面顿时听出了言外之意:“副议长先生,国际空间站还有多少时间?”
  “按照nasa的评估,估计不到50个小时,国际空间站就会坠落大气层。”西奥·奥利维拉只能如实回答,因为现在隐瞒也没有意义了。
  毕竟近地轨道的另一个霸主亚联,肯定已经观察到了国际空间站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只是被撞击了一下,难道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结构如此脆弱?”
  “应该是服役时间太久了,很多部件都会老化。”
  “对了,撞击的卫星是哪个国家的?”
  西奥·奥利维拉尴尬地回道:“应该是太空探索公司的卫星通信。”
  在场众人的表情各异。
  对于大名鼎鼎的太空探索公司,其实他们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必然近年来话题不断的星链系统,就是太空探索公司的产业。
  当然这个产业并不仅仅是太空探索公司在营运,其背后还有阿美丽卡的军方势力在支持。
  然而星链系统近几年的话题,不再是其便利的通信,而是其风险和威胁。
  这几年海陆丰集团和粉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了通信飞艇之后,目前亚联和南方联盟都有很多地区使用通信飞艇。
  由于通信飞艇的出现,导致通信卫星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哪怕北联在不断支持,星链系统仍然看不到任何盈利的希望,要不是北联联合军每年给星链系统拨款,这个项目早就破产了。
  导致星链系统难以为继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通信飞艇的竞争。
  另一个则是星链卫星的寿命太短了。
  前者导致星链系统无法盈利,后者则导致星链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毕竟在失去了亚洲市场、大洋洲市场、南美洲、非洲等的市场之后,星链系统只能服务于北美本土。
  至于北联的另外两个核心地区,欧盟由于人口稠密,他们的通信系统主要靠地面基站。
  露西亚虽然地广人稀,但他们人口稀少,市场潜力比较小。
  当整体用户规模不多的情况下,星链系统要么提高服务费用,要么减少星链卫星的布置规模,然而这两个方法都是死路一条。
  毕竟服务费用太高,会进一步减少用户。
  而减少星链卫星的布置规模,则会产生服务空窗期,或者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这同样是在赶客。
  其实在逆全球化时代,星链系统这种需要全球市场支撑的产品,注定难以实现盈利。
  除非那些星链卫星可以在近地轨道长期有效运行,这个时间必须达到10年左右,不然以当前星链卫星的综合成本,只能靠补贴苟延残喘。
  然而这些星链卫星的设计,就是廉价的消耗品,加上其轨道比较低,很容易被地球引力拉入大气层中,基本只有两三年的使用寿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