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提速(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麟羽看了一下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面显示金星实验6号宇宙飞船,此时正环绕在金星460公里近地轨道上,他随即回道:
  “哦,那就按照计划执行吧!”
  “收到。”
  此时金星近地轨道上。
  金星实验6号宇宙飞船已经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大约七分钟之后。
  从地球指挥中心发过来的通信指令姗姗来迟。
  由于考虑到金星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太阳遮挡住两个星球的时候,导致通信中断,蓝鲸航天在金星与地球之间的太阳黄道平面上,挑选了两条太阳公转轨道,然后陆续在这两条轨道上,布置了12颗大型通信中继卫星。
  通过这些大型通信中继卫星,哪怕是地球和金星在太阳的另一侧,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通信。
  这些通信中继卫星都是专门设计的,不仅仅有通信功能,还有很好的防护设计。
  毕竟这些通信中继卫星可是在太阳公转轨道上,没有地球或者金星的磁场保护和遮挡,很容易遭受太阳风、宇宙辐射的袭扰,其防护要求比地球近地轨道的卫星要高一个级别。
  姗姗来迟的通信信号,向宇宙飞船传达了地球指挥中心的指令。
  随着指令下达,金星6号宇宙飞船的智能管理系统激活了提前设定好的任务程序。
  飞船打开腹部的舱门。
  一个个类似于大号石油桶的东西,从舱门弹射出来,其弹射方向赫然是金星大气层。
  金星6号的有效载荷为150吨,其中绝大部分有效载荷都使用在了这些大号“石油桶”上。
  一共弹射出15个这样的桶型设备,每一个的重量差不多在9.7吨左右。
  不到两个小时,这些桶型设备就陆续进入了金星大气层之中,当这些设备进入金星大气层海拔120公里的高度时,桶型设备自动激活程序,其内部的气囊随着液氢的蒸发,快速膨胀成为一艘小型飞艇。
  虽然膨胀成为飞艇,但这些飞艇仍然在缓慢下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飞艇的气囊相对比较小,比起地球同样重量的飞艇,其气囊要小了好几倍以上。
  之所以如此设计,自然是因地制宜的考虑。
  因为金星大气层浓度比地球大气层高很多,哪怕是小几倍的气囊,仍然可以支撑其差不多的载荷重量。
  直到这些飞艇下降到了海拔大约75公里的高度,这些飞艇才达到重量和浮力的动态平衡点,让这些飞艇稳定漂浮在金星海拔大约75公里的大气层中。
  这个海拔高度,是蓝鲸航天经过前五次任务的情报,结合当前的技术水平,研究出来的一个相对合适的飞艇布置区域。
  如果海拔低于70公里,那就会直面金星大气层的喷砂地狱层。
  如果海拔高于80公里,又会降低飞艇的有效载荷。
  15艘飞艇随风飘荡在金星大气层中。
  不过它们并不是随机漂流,而是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不断相互接近着。
  地球指挥中心那边,由于通信延迟的原因,也只能将任务交给提前设定好的程序,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好在这些飞艇的管理程序,都是介于初级人工智能和中级人工智能的之间的智能程序,在执行任务的可靠性上,出现事故的概率比较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