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金团(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吃饱后忙到凌晨三点多快四点,才把鱼获入舱,甲板冲洗乾净,涨潮的时间也到了。
  李长乐抹了一把脸,“今天是大潮,大伙儿抓紧休息个把小时,起来下网。阿杰留下值守,等我们起来再回去睡。”
  “是!”王杰重重点头,欢喜的朝驾驶室走。
  他觉得阿乐叔肯让他值守,表示自己已经得到他们的认可。
  大伙儿隨便抹了一把脸,全都去了船舱休息,觉得刚睡著就到了起床的时间,大伙儿疲惫的跑到申板上,发现天已经大亮。
  李长乐发动渔船缓缓驶出后匀速前行,李大哥几人把拖网放下海,回船舱继续补觉。
  渔船驶出后,洋面上已经有不少作业的船只。
  李长乐记得再过大半月,这里將云集几地几千艘渔船捕捞带鱼,一天几万吨的捕捞量。
  几千艘捕捞起来的鱼获,全都在就近的岛上出售,並补给物资,到那时,冷清的海岛宛如“海上闹市”。
  上辈子下月,也是他第一次正式上船做捕鱼佬的日子,当时跟著大哥、二哥上的大房家合股的渔船,在这片渔场冬汛作业。
  平生第一次领略到,在寒彻入骨的寒风中捕鱼的滋味,得亏有大哥、二哥护著,他才咬看牙坚持下来,没在中途被船老大赶下船。
  “阿乐!”对讲机里传来陈阿毛的说话声,“还有大半月,捕鱼佬的苦日子就要来咯!你还没尝过那滋味吧?”
  “还没尝过,听我阿爸和大哥、二哥说过。”
  “熬过冬汛,好好歇几月,等春汛一到捕捞小黄鱼,接著就是墨鱼汛,不过这几年都没有过好的大、小黄鱼、墨鱼汛,运道好遇到,也只有两三千斤。”
  “咱们运道好,肯定会遇到的。”
  李长乐记得第二年,李长贵合伙的渔船,因为大哥疲劳驾驶,偏离了航道,把船开到距离虎子岛西北海域,四个小时航程的海岛。
  拉起来满满一网黄鱼,李长贵还指著大哥鼻子骂,说他连船都开不好,一辈子只有给人帮船的命。
  李长乐气得压著他打了一顿,大哥二哥也跟著他辞工,在一位姓金的船老大船上干活他们带著金老大去了那片海域,在那前后作业了两月就挣得盆满钵满。
  捕完小黄鱼,接著捕大黄鱼和墨鱼,当时捕捞到的大黄鱼,全是被弯弯来的渔船收走的,那边给的价钱,比当时的零售价还贵。
  夏汛也是渔民一年中最好的汛期,从立夏到立秋,除了几次风暴,海面大多时候都是风平浪静。
  海、虾蟹、大黄鱼、墨鱼,鱼、鱼、红、白、黄、蓝、黑各种鱼类先后匯集洋面,运道好,就这一季就能挣得盆满钵满。
  张老大那里要是在年前能找到合適的二手铁皮船,明年,他们就有三条船一起作业,到时候去那看看。
  有人说话,两个小时的作业时间很快就到了,两人分別凑到喇叭前,喊睡觉的起床起网。
  渔网很快被拉到了甲板上,李长乐站到窗前看著下面鼓鼓的网袋,估计有两千斤。
  等阿城將网袋解开,吊臂將网袋吊起后,倾倒在甲板上,只见前面半袋的鱼获很杂,带鱼、鱸鱼、梭子鱼、水潺、马鮫鱼—————还有少量的虾蟹。
  李长乐看后有些失望,觉得渔场的鱼获,还不及他们在海龟岛附近的鱼获好。
  剩下的半袋倒出来后,跟刚才的差不多,值钱的不值钱的都有,又是让人分抹到头疼的一网。
  等李大哥几人將拖网清理乾净,便转身坐到驾驶台前,发动渔船匀速前行。
  甲板上的几人忙著分拣鱼获,看到那些杂鱼都在皱眉,如果不是家里在晒乾货卖,他们都不想把那些杂鱼装筐拉回去,价钱太低,连柴油钱都挣不回来。
  王新城抱起一条大概四五斤重,浑身长满斑点的鱼递给身旁的李大哥,“姑丈你看,小鱼也跟大苏眉一样长著厚厚的鱼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