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六部大帝(2 / 3)
一个确定无疑的念头忽然跳进他的脑海。这念头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更像是那六个东西的存在是绝对的、确定、不容置疑的。因此在他心中生出疑问的时候,依着天地之间某种无可更改的规则,它们的名字冒出来了——
五岳真形大帝!
六渎玄冥大帝!
东君太阳大帝!
素曜太阴大帝!
济慈保生大帝!
昊天五官大帝!
随后更多的东西冲进他的脑海,仿佛他既然已确知了这些念头,与之相关的一切也就都顺理成章地被他明了了——
这六位大帝是寄居着的,寄居在幽冥地母的身上……他看到的这个表面烟气流转的圆球,就是幽冥地母!
那些流转的东西不是烟气,而是幽冥地母的血!
李无相想要知道更多,可现在他身处的那条“通道”中对他神识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了,他也被拉扯得越来越远。
于是他再次做了那件事,只是这一回,有了李归尘、徐辰的经验,他做起来已经更加得心应手,在刹那之间就完成了——他化出另外一个自己,向着所看到的“幽冥地母”投了过去。
化身的神志没入其中,或者更像是没入了此刻他借助太浊大君来时的通道所具现化的规则之中,于是在顷刻之间,他觉得自己明了了一切,就像是自己也经历了这片天地从无到有、再到如今这模样的悠长时光——
幽冥地母起初并不存在。这世界起初一直处于一种非生非死的状态,像是一具失去了意识的巨大肉身……不,不是失去,它从来就没有过。
天地灵气化成了世间一切——生灵、草木、山川、河流。就像高天之上的云雾要有一颗小小的核心才能聚集为水滴,这天地之中的灵气也因为在漫长岁月中的细微扰动而逐渐凝结,因此产生了天地之精——人。
可人是微小的,如同这具巨大躯体当中的尘埃。还有更大的,就是那些因为地势、风水五行而恰好凝聚为一团的灵气。
相比于天地之间如同烟雾一般稀薄的灵气,这些聚集起来的,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可是还差一点,就像是大片大片的云团聚集在一起,也尚不能形成水滴,这些灵气聚集之处,俗称的洞天福地,也还需要一点微小的扰动。
这一点扰动不会是人。人是天地精,是已经生出了清明神志的灵气聚合体,他们的灵智圆融无暇,容不下更多的东西来填补了。
而是妖,是像鳄妖那样的东西。它们因为机缘巧合而活得更久,灵智初开。可头脑混混沌沌,尚有缺可补。偶然来到因为灵气极度浓郁,而快要活了的灵气聚集之处,灵智为其填补,于是就成了妖。
然而这些灵气团也不是最大的,还有六团更加巨大的。它们聚集一处所需要的东西也要“更大”、“更强”,然而在这世上不存在任何条件,可以诞生出它们所需要的东西。
直到一个名为李业的人的到来。
他传下了法门,成为道祖,天地精得以修行。在这种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规则的干预下,天地精获得了他们本不该有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搅动天地灵气,叫他们变得愈发强盛,直至极限——
稀薄的天地灵气已不能满足他们所需所用,于是他们开始窥探道运、规则。而那六团最大的、聚集在一处的灵气就是幽冥地母所包含的道运规则的显化——李业的六位弟子最先找到了它们,与其合而为一。
这种方式与妖魔成道极为相似,但也有本质不同。妖魔借助天地之间的洞天福地成妖,那其中的灵气虽然也算是活物,可力量弱小,尚未生出完整神志,被吸纳入体内,只能查缺补漏,叫成妖者神识清明。
但最大的六团,无论其中所蕴含的力量,还是潜藏的意志,即便相对于真仙修士而言也太过强大,于是合而为一之后,主次立即颠倒——
真仙本人的存在、名字,都被从世间彻底地抹去了,而只剩下五岳真形、六渎玄冥、东君太阳、素曜太阴、济慈保生、昊天五官大帝这六位大帝。
它们已不是人了,而是这世上活了的六团天地灵气。不是六位真仙合身道运,而是道运消化了它们。
道运活了,道运需要更多,道运要攫取一切,甚至要吸干曾经孕育它们的幽冥地母。
于是它们需要供奉,需要修行的天地精将尽可能地为其吸纳天地之间的稀薄灵气,而后再投身其中。它们变成了独立于此世之外的另一片天地,像是寄生在幽冥地母身上的孩子,而它们、这些孩子,被世间修行人称为“妙境”!
难怪它们要联合起来镇压东皇太一……因为对于幽冥地母、对于合道之后的六位大帝来说,他本就不是这世上的东西、是异物、是要被排斥出去,是要被消灭掉的! ↑返回顶部↑
五岳真形大帝!
六渎玄冥大帝!
东君太阳大帝!
素曜太阴大帝!
济慈保生大帝!
昊天五官大帝!
随后更多的东西冲进他的脑海,仿佛他既然已确知了这些念头,与之相关的一切也就都顺理成章地被他明了了——
这六位大帝是寄居着的,寄居在幽冥地母的身上……他看到的这个表面烟气流转的圆球,就是幽冥地母!
那些流转的东西不是烟气,而是幽冥地母的血!
李无相想要知道更多,可现在他身处的那条“通道”中对他神识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了,他也被拉扯得越来越远。
于是他再次做了那件事,只是这一回,有了李归尘、徐辰的经验,他做起来已经更加得心应手,在刹那之间就完成了——他化出另外一个自己,向着所看到的“幽冥地母”投了过去。
化身的神志没入其中,或者更像是没入了此刻他借助太浊大君来时的通道所具现化的规则之中,于是在顷刻之间,他觉得自己明了了一切,就像是自己也经历了这片天地从无到有、再到如今这模样的悠长时光——
幽冥地母起初并不存在。这世界起初一直处于一种非生非死的状态,像是一具失去了意识的巨大肉身……不,不是失去,它从来就没有过。
天地灵气化成了世间一切——生灵、草木、山川、河流。就像高天之上的云雾要有一颗小小的核心才能聚集为水滴,这天地之中的灵气也因为在漫长岁月中的细微扰动而逐渐凝结,因此产生了天地之精——人。
可人是微小的,如同这具巨大躯体当中的尘埃。还有更大的,就是那些因为地势、风水五行而恰好凝聚为一团的灵气。
相比于天地之间如同烟雾一般稀薄的灵气,这些聚集起来的,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可是还差一点,就像是大片大片的云团聚集在一起,也尚不能形成水滴,这些灵气聚集之处,俗称的洞天福地,也还需要一点微小的扰动。
这一点扰动不会是人。人是天地精,是已经生出了清明神志的灵气聚合体,他们的灵智圆融无暇,容不下更多的东西来填补了。
而是妖,是像鳄妖那样的东西。它们因为机缘巧合而活得更久,灵智初开。可头脑混混沌沌,尚有缺可补。偶然来到因为灵气极度浓郁,而快要活了的灵气聚集之处,灵智为其填补,于是就成了妖。
然而这些灵气团也不是最大的,还有六团更加巨大的。它们聚集一处所需要的东西也要“更大”、“更强”,然而在这世上不存在任何条件,可以诞生出它们所需要的东西。
直到一个名为李业的人的到来。
他传下了法门,成为道祖,天地精得以修行。在这种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规则的干预下,天地精获得了他们本不该有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搅动天地灵气,叫他们变得愈发强盛,直至极限——
稀薄的天地灵气已不能满足他们所需所用,于是他们开始窥探道运、规则。而那六团最大的、聚集在一处的灵气就是幽冥地母所包含的道运规则的显化——李业的六位弟子最先找到了它们,与其合而为一。
这种方式与妖魔成道极为相似,但也有本质不同。妖魔借助天地之间的洞天福地成妖,那其中的灵气虽然也算是活物,可力量弱小,尚未生出完整神志,被吸纳入体内,只能查缺补漏,叫成妖者神识清明。
但最大的六团,无论其中所蕴含的力量,还是潜藏的意志,即便相对于真仙修士而言也太过强大,于是合而为一之后,主次立即颠倒——
真仙本人的存在、名字,都被从世间彻底地抹去了,而只剩下五岳真形、六渎玄冥、东君太阳、素曜太阴、济慈保生、昊天五官大帝这六位大帝。
它们已不是人了,而是这世上活了的六团天地灵气。不是六位真仙合身道运,而是道运消化了它们。
道运活了,道运需要更多,道运要攫取一切,甚至要吸干曾经孕育它们的幽冥地母。
于是它们需要供奉,需要修行的天地精将尽可能地为其吸纳天地之间的稀薄灵气,而后再投身其中。它们变成了独立于此世之外的另一片天地,像是寄生在幽冥地母身上的孩子,而它们、这些孩子,被世间修行人称为“妙境”!
难怪它们要联合起来镇压东皇太一……因为对于幽冥地母、对于合道之后的六位大帝来说,他本就不是这世上的东西、是异物、是要被排斥出去,是要被消灭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