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游历天下,蛟龙成道(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老者身形清癯,面容古拙,须发皆白,手持一根寻常竹杖,步履从容,仿佛一个寻常的邻家老翁。
  宋家父子乍看之下,只觉老者气度不凡,而且隐隐感觉有些面熟,却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然而,在周承眼中,这老者周身却笼罩着一层常人无法看见的香火金光。
  那金光凝练如实质,构筑成一尊高逾十丈的香火金身法相。其香火金光旺盛到在这青天白日之下,亦能光耀数十里。
  那老者行至近前,无视了宋家父子,目光径直落在周承身上,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拱手一揖:“老朽王景明,添为定兴府城隍,见过真人。”
  “昨夜天象异动,道韵流转,老朽心有所感,知是真人在此显露威仪,出手降魔。”
  “故此今日冒昧来访,欲请道友移步城中望江楼一叙,薄备水酒,聊表地主之谊,不知尊意如何?”
  周承心知对方是为此而来,也正好借此多了解此界,便欣然应允:“城隍大人客气,周某初来乍到,正欲领略此间风物,叨扰了。”
  他转身向宋伯甫、宋书航微微颔首:“宋员外,书航小友,就此别过。望善自珍重。”
  说罢,便与那自称王景明的府城隍,并肩向府外走去,留下宋家父子在原地,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
  望江楼,定兴府城最高、最负盛名的酒楼,临江而建,视野开阔。
  此时,顶楼雅间观澜阁早已被清场,凭窗远眺,浩荡大江奔流东去,千帆竞渡,尽收眼底。
  桌上并无太多珍馐美味,只几样时令小菜,一壶陈年佳酿,两只白玉酒杯。
  王景明亲自执壶为周承斟酒,姿态放得极低,毫无一府城隍的架子。
  “真人仙踪飘渺,道法通玄,昨夜炼魔之举,引动天地交感,实令老朽大开眼界。”
  王景明举杯相敬:“恕老朽冒昧,敢问道友仙乡何处?可是出自那南道山圣地,或是其他隐世仙宗?”
  周承端起酒杯,浅酌一口。只觉酒液醇厚,回甘悠远。
  放下酒杯之后,周承将目光投向窗外浩渺江面,语气带着一丝难怅然:“城隍大人想多了,哪是什么仙乡圣地出身……”
  周承轻轻摇头,“山中无岁月,一梦不知年。周某不过是一介隐修,长眠山野之中……待醒来之后,已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只觉天地都换了模样,不知今夕何夕。”
  文言,这位王城隍执杯的手微微一颤,杯中酒液险些漾出。
  “难怪……难怪能轻易拘拿炼化那等引动天象的魔。”
  “难怪有吞日吐月之道行,怕不是一位上古遗仙当面。”
  旋即,王城隍起身郑重见礼:“不曾想是道妙真仙当面,却是老朽有眼不识高人,多有怠慢。”
  “城隍大人不必如此。”周承虚手一扶,一股无形之力托住对方。
  “周某不过一介散修罢了。”
  言罢,周承忽然想起了什么,道:“承城隍大人此处,可有可有详尽些的山川地理图卷,或是一些记载风物的古籍也好。”
  “有,有,自然有的。”
  王景明闻言连忙以神念沟通城隍庙中的文判官。片刻后,雅间内光影一闪,一名身着儒衫、手持玉简的文判官身影浮现。
  在这文判怀中,抱着两卷古籍,其中一卷是厚实的羊皮卷轴。另一卷则是材质古旧、边缘磨损的古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