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芸娘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待他近前接孩子时,轻声道:“听人说,东各村主持社祭的巫师被?官府拘了?,说是若有还有明知故犯者,从重处罚。知情举报者,有赏。”
  “我知道,”成志抱孩子的手颤了?下,沉默片刻后,低声道,“你放心。”
  芸娘又问:“你要出远门吗?”
  成志稍一用?力,将孩子驮在肩上,郑重其事道:“我哪都不去,只守着?你们。”
  凭着?老里长的交情,他应当能在桑园当个小管事。银钱不多,但也能给芸娘添置新?衣,再给儿子买罐饴糖。
  他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求安心。
  更何况,那些所谓的雄途伟业哪有什么凭据?教主当年那样声势浩大都没做成的事,少主难道就能做成?
  这?样想的人不独成志,建邺许多士族,亦如此。
  思及天师道,思及陈恩,他们心中自是深恶痛绝,但却并没几人肯露怯。真要说起来?,也是面露鄙夷骂一句“贱民”、或是“妖人”。
  若只是防备天师道死灰复燃,倒没什么意见,但要他们自家出人出力时,救济百姓时,就没几人心甘情愿了?。
  哪怕此事是太子亲自提起,经由崔循背书,也依旧不免有人质疑。
  “敢大肆祭祀,推崇邪道的,抓起来?杀了?就是,何必要这?样大费周章?陈恩死了?这?么些年,剩下的,又能翻出什么浪?”
  “先前放粮施粥,如今又要为着?那些庶民这?般,岂非尊卑颠倒?”
  “这?于?我们,有什么益处?”
  话虽说得冠冕堂皇,辞藻颇为讲究,引经据典,但意思大抵是这?么些意思。
  萧窈早就知道他们的秉性,倒不至于?为此动怒。
  但眼看着?质疑的奏疏日益增多,大有一日不收回成令就决不罢休的意思,却还是不免冷笑。
  “没要他们的命,也没要他们毁家纾难,不过是让渡些利益,便这?般急不可耐了?。”萧窈磨了?磨牙,向崔循道,“若都是些这?样的人,倒也无怪,当年天师道能壮大到那般地步。”
  如今是崔循的声望在这?里压着?,又有谢氏、程氏等人家附和,才不至于?被?他们所携裹着?,改了?决定。
  崔循一哂:“利益本就是他们的命。”
  士族所谓的清高大都流于?表面。
  虽说士庶之别如云泥,可刨根究底,都改不了?人的根性,熙熙攘攘,争名逐利。
  世人皆有贪欲,算不得多大的错,只是他们实在太蠢了?些。
  人不能既坏又蠢。
  “江夏那里的形势不大好,异动繁多,”萧窈翻看着?晏游那里递来?的公文?,虽也想如崔循那般八风不动,但兴许是养气的功夫不到家,不自觉皱起眉来?,“粮草兵甲已经送去,晏游对上江夏王应当没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