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AC米兰的救世主(2 / 3)
“对,没错,中欧体育。他们两个月前跟贝卢斯科尼达成了购买ac米兰的协议,整个交易应该在本周二完成,这意味著中国人需要支付100%的收购款项,差不多是……对不起,韩先生,我实在不擅长记数字。”
“7.4亿欧元,这是包含债务在內的总金额。”说完,韩易看向女友,摊开手,“瞧,艾登和我互相补充,他记不住数字,我记不住日期。”
“好吧,宝贝。”自己这个正在冒傻气的男友是越看越可爱,芭芭拉忍不住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我宣布,你保住了你罗森內里的头衔。”
“yay!”韩易双手握拳,极为配合地轻声欢呼了一句,隨后將视线转向艾登,继续问道,“所以说,中欧体育没能按照约定时间完成交易,因为其中一部分重要的投资者撤了资……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们应该还是搜空钱包,给贝卢斯科尼支付了其中一部分,对吧?”
“是的,一亿欧元,这个数字我记得。”艾登竖起食指,稍稍偏过脑袋,飞快地瞄了韩易一眼,然后把注意力重新放迴路面上,“收到这笔钱后,贝卢斯科尼一方最后同意將交易完成的截止日期推迟到明年3月3日。”
“即便多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中欧体育也凑不够钱的。”说这句话的时候,韩易的声音很轻很飘,並不像是在跟艾登对话,更像是在自我分析。
在长达30年的稳定运营之后,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决定出售ac米兰,这並非一个仓促的决定,而是俱乐部在竞技和財务层面长达十年持续衰退的必然结果。这一决策標誌著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反映了现代足球经济格局的根本性变革。
这位前义大利总理,是上一代足球资本的典型画像。
在全球化浪潮席捲足球世界,將俱乐部变为跨国投资组合里的一项资產之前,欧洲足坛的掌控者们大多是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这样的族长式人物。
他们通常是本国的实业大亨、传媒巨头、石油富商,或是像尤文图斯阿涅利家族那样的工业豪门。驱使他们投入巨资的,往往並非冷冰冰的投资回报率分析,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混合体:对足球运动的纯粹热爱、在当地社群中博取声望的渴求、家族深植於城市之中的荣誉感,乃至——正如贝卢斯科尼所完美展示的——將其作为政治生涯的宣传扩音器和民意加油站。
这种模式更接近於“赞助人”(patron),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投资者。他们以“主席”(presidente)的身份示人,与俱乐部紧密绑定,深度介入日常运营。他们对球队的掌控是绝对的,从转会策略到主教练的任免,甚至到更衣室的战术安排,都可能施加其强烈的个人意志。
在那个时代,俱乐部更像是他们个人財富的延伸,是一个昂贵的奖盃资產。他们愿意用自己主营业务的巨额利润来填补俱乐部的常年亏损,以此换取球场上的荣耀、冠军奖盃以及隨之而来的社会显赫地位。米兰城另一家俱乐部的掌舵者莫拉蒂家族为蓝黑军团倾注了数十年的石油財富,正是这种模式的另一位缩影。
然而,隨著博斯曼法案的推行、卫星电视转播费用的爆炸式增长,以及隨之而来的,球员薪资和转会费的指数级通胀,足球已经变成了一场只有超级亿万富翁才能玩得起,並且连超级亿万富翁都有可能被拖垮的顶级军备竞赛。这种以个人財力为后盾,不计得失的经营模式,正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它没有任何优势,来与那些来自中东的主权財富基金、美国的私募股权集团或是俄罗斯的超级寡头们相抗衡。
贝卢斯科尼长达十年的犹豫和最终的放手,正是这个旧时代落幕的最有力信號。
贝卢斯科尼时代后期的ac米兰,其財务状况完全可以用千疮百孔四个字来概括。自2006年录得250万欧元的微薄盈利后,俱乐部便陷入了长期的亏损泥潭,且亏损额度逐年扩大。在出售前夕,俱乐部的財务失血状况已然失控:2014財年亏损高达9128万欧元,2015財年亏损8930万欧元,而即將到来的2016財年,亏损额也將超过7500万欧元。
这种持续的巨额亏损,使ac米兰在欧洲顶级俱乐部中显得格格不入。根据《福布斯》2016年的俱乐部价值评估,在欧洲排名前二十位的豪门中,仅有ac米兰和其同城对手国际米兰处於运营亏损状態。更令人担忧的是,ac米兰的债务/价值比高达32%,在所有顶级俱乐部中高居第三,这凸显了其財务结构的脆弱性。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贝卢斯科尼的家族控股公司fininvest已经无力,更不愿再为这家俱乐部持续输血。
贝卢斯科尼本人在其告別信中坦诚地指出了出售俱乐部的核心原因:“在现代足球世界里,要想在欧洲乃至世界最高水平上竞爭,需要持续的投资和资源,而这已经超出了单一家族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相比於那些不著急將优质资產出售,待价而沽的卖方来说,贝卢斯科尼和他的fininvest,在为ac米兰寻找財力雄厚的合作伙伴这件事情上显得无比急切,但与此同时,旧时代王者的骄傲,又让他们在俱乐部的控制权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导致进退失据,白白丟掉了许多宝贵且体面的退场机会。
俱乐部股权交易的早期阶段,贝卢斯科尼的核心诉求是引入外部资本,但坚决不愿放弃对俱乐部的控制权。来自中国的万达集团曾表示有兴趣收购ac米兰30%的股份,当时恰逢这家集团在海外大肆收购各种文化类资產,將amc影院和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股份收入囊中的2015年年初。但这一提议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贝卢斯科尼当时的態度是,可以接受出售少数股权,但会拒绝任何旨在完全收购俱乐部的报价。此外,他对俱乐部高达15亿欧元的估值,也让许多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这种既要资金注入又想保持绝对控制权的矛盾心態,使得最初的谈判大多无疾而终。
几个月后,泰国私募银行家,被媒体称为“蜂先生”的毕-代乔博尔,成为了第一个真正接近达成交易的买家。他最初的报价是斥资10亿欧元收购俱乐部的多数股权,然而,谈判的焦点很快就转移到了贝卢斯科尼对控制权的执著上。为了迎合卖方的意愿,交易结构被反覆修改。最终,双方在2015年达成了一份初步的约束性协议——毕-代乔博尔以约4.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俱乐部48%的少数股权,而贝卢斯科尼及其fininvest公司將继续持有52%的股份,並保留主席职位。
然而,这笔看似已经敲定,甚至由贝卢斯科尼亲自在instagram上面发照片的交易,最终却功亏一簣。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蜂先生背后的大金主,是来自中国的中信银行。在交易完成前夕,中信银行突然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要求蜂先生必须跟一家来自中国的投资基金合作,分享股权,但蜂先生不愿意这样做,导致融资环节出现了问题。
第二,在这期间,卖方的心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016年6月,贝卢斯科尼接受了一次重大的心臟手术,更换了主动脉瓣。这次生死攸关的大事件,让他意识到自己已无力继续承担管理俱乐部的重任。於是,贝卢斯科尼突然改变了主意,不再满足於出售少数股权,而是希望將俱乐部100%完全脱手,以求彻底解脱。这一转变使得fininvest与毕-代乔博尔的少数股权交易协议瞬间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谈判宣告破裂。
接下来,fininvest的一系列操作,基本上可以用溺水的骆驼拼命想要抓住救命稻草来形容。但水面上离他最近的稻草,没有一根是靠谱的。在中欧体育入局之前,另一家由美国知名体育银行家萨尔-加拉蒂奥托担任顾问的中国財团曾率先与fininvest展开排他性谈判。双方於2016年5月10日进入了为期45天的独家谈判期。不过,这个最初的財团结构鬆散,未能在规定时间內完成交易,並最终分崩离析。
而在这个財团解体之后,中欧体育和它的幕后掌舵人李勇鸿,突然以拯救交易的白衣骑士形象出现,接手了谈判。
但李勇鸿根本就不是贝卢斯科尼所期待的,能够將ac米兰俱乐部和它的2.5亿欧元债务全盘吃下,將他从苦海中解救出来的弥赛亚。这家直到与ac米兰產生联繫,才被媒体和公眾大规模关注的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笼罩在神秘与质疑之中。许多欧陆媒体对其背景、成员构成和资金来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清晰地揭示了这並非一个实力雄厚的投资实体,而更像一个围绕著核心人物李勇鸿搭建的,充满不確定性的投机性空壳。
何以见得?
在交易曝光之初,即便是中国国內的商界和媒体圈,也几乎无人知晓李勇鸿为何人。他从未登上过任何版本的中国富豪榜,其个人財富状况也完全无法通过公开渠道核实。
李勇鸿向ac米兰方面声称其財富来源於中国gz省福泉市的磷矿业务。然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调查发现,这些矿產的实际所有者是一家名为广东狮子匯资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实体,而该公司的股权结构在过去几年中频繁变更,涉及多位同姓人士,所有权记录混乱不清。更具戏剧性的是,当记者走访该公司在广州的办公地址时,发现已是人去楼空,门上贴著催缴租金的通知。
最致命的是,李勇鸿甚至向贝卢斯科尼虚构了他的官方背书。在2016年8月交易首次公布时,fininvest的新闻稿中曾提及財团成员包括中国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这为交易增添了巨大的可信度。然而,这一信息在后续的沟通中被悄然刪除,暗示其参与要么从未被落实,要么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胆大包天的谎言。
不仅如此,除了李勇鸿本人和一家名为海峡资本的基金之外,財团声称还有其他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参与,但从未公布完整的投资者名单。曾有一份据称是財团內部的潜在投资者名单流出,其中不乏建设银行和平安保险等远东巨头,但这些机构的参与从未得到任何官方证实,更像是一种为增强外界信心而释放的烟雾弹。 ↑返回顶部↑
“7.4亿欧元,这是包含债务在內的总金额。”说完,韩易看向女友,摊开手,“瞧,艾登和我互相补充,他记不住数字,我记不住日期。”
“好吧,宝贝。”自己这个正在冒傻气的男友是越看越可爱,芭芭拉忍不住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我宣布,你保住了你罗森內里的头衔。”
“yay!”韩易双手握拳,极为配合地轻声欢呼了一句,隨后將视线转向艾登,继续问道,“所以说,中欧体育没能按照约定时间完成交易,因为其中一部分重要的投资者撤了资……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们应该还是搜空钱包,给贝卢斯科尼支付了其中一部分,对吧?”
“是的,一亿欧元,这个数字我记得。”艾登竖起食指,稍稍偏过脑袋,飞快地瞄了韩易一眼,然后把注意力重新放迴路面上,“收到这笔钱后,贝卢斯科尼一方最后同意將交易完成的截止日期推迟到明年3月3日。”
“即便多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中欧体育也凑不够钱的。”说这句话的时候,韩易的声音很轻很飘,並不像是在跟艾登对话,更像是在自我分析。
在长达30年的稳定运营之后,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决定出售ac米兰,这並非一个仓促的决定,而是俱乐部在竞技和財务层面长达十年持续衰退的必然结果。这一决策標誌著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反映了现代足球经济格局的根本性变革。
这位前义大利总理,是上一代足球资本的典型画像。
在全球化浪潮席捲足球世界,將俱乐部变为跨国投资组合里的一项资產之前,欧洲足坛的掌控者们大多是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这样的族长式人物。
他们通常是本国的实业大亨、传媒巨头、石油富商,或是像尤文图斯阿涅利家族那样的工业豪门。驱使他们投入巨资的,往往並非冷冰冰的投资回报率分析,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混合体:对足球运动的纯粹热爱、在当地社群中博取声望的渴求、家族深植於城市之中的荣誉感,乃至——正如贝卢斯科尼所完美展示的——將其作为政治生涯的宣传扩音器和民意加油站。
这种模式更接近於“赞助人”(patron),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投资者。他们以“主席”(presidente)的身份示人,与俱乐部紧密绑定,深度介入日常运营。他们对球队的掌控是绝对的,从转会策略到主教练的任免,甚至到更衣室的战术安排,都可能施加其强烈的个人意志。
在那个时代,俱乐部更像是他们个人財富的延伸,是一个昂贵的奖盃资產。他们愿意用自己主营业务的巨额利润来填补俱乐部的常年亏损,以此换取球场上的荣耀、冠军奖盃以及隨之而来的社会显赫地位。米兰城另一家俱乐部的掌舵者莫拉蒂家族为蓝黑军团倾注了数十年的石油財富,正是这种模式的另一位缩影。
然而,隨著博斯曼法案的推行、卫星电视转播费用的爆炸式增长,以及隨之而来的,球员薪资和转会费的指数级通胀,足球已经变成了一场只有超级亿万富翁才能玩得起,並且连超级亿万富翁都有可能被拖垮的顶级军备竞赛。这种以个人財力为后盾,不计得失的经营模式,正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它没有任何优势,来与那些来自中东的主权財富基金、美国的私募股权集团或是俄罗斯的超级寡头们相抗衡。
贝卢斯科尼长达十年的犹豫和最终的放手,正是这个旧时代落幕的最有力信號。
贝卢斯科尼时代后期的ac米兰,其財务状况完全可以用千疮百孔四个字来概括。自2006年录得250万欧元的微薄盈利后,俱乐部便陷入了长期的亏损泥潭,且亏损额度逐年扩大。在出售前夕,俱乐部的財务失血状况已然失控:2014財年亏损高达9128万欧元,2015財年亏损8930万欧元,而即將到来的2016財年,亏损额也將超过7500万欧元。
这种持续的巨额亏损,使ac米兰在欧洲顶级俱乐部中显得格格不入。根据《福布斯》2016年的俱乐部价值评估,在欧洲排名前二十位的豪门中,仅有ac米兰和其同城对手国际米兰处於运营亏损状態。更令人担忧的是,ac米兰的债务/价值比高达32%,在所有顶级俱乐部中高居第三,这凸显了其財务结构的脆弱性。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贝卢斯科尼的家族控股公司fininvest已经无力,更不愿再为这家俱乐部持续输血。
贝卢斯科尼本人在其告別信中坦诚地指出了出售俱乐部的核心原因:“在现代足球世界里,要想在欧洲乃至世界最高水平上竞爭,需要持续的投资和资源,而这已经超出了单一家族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相比於那些不著急將优质资產出售,待价而沽的卖方来说,贝卢斯科尼和他的fininvest,在为ac米兰寻找財力雄厚的合作伙伴这件事情上显得无比急切,但与此同时,旧时代王者的骄傲,又让他们在俱乐部的控制权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导致进退失据,白白丟掉了许多宝贵且体面的退场机会。
俱乐部股权交易的早期阶段,贝卢斯科尼的核心诉求是引入外部资本,但坚决不愿放弃对俱乐部的控制权。来自中国的万达集团曾表示有兴趣收购ac米兰30%的股份,当时恰逢这家集团在海外大肆收购各种文化类资產,將amc影院和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股份收入囊中的2015年年初。但这一提议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贝卢斯科尼当时的態度是,可以接受出售少数股权,但会拒绝任何旨在完全收购俱乐部的报价。此外,他对俱乐部高达15亿欧元的估值,也让许多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这种既要资金注入又想保持绝对控制权的矛盾心態,使得最初的谈判大多无疾而终。
几个月后,泰国私募银行家,被媒体称为“蜂先生”的毕-代乔博尔,成为了第一个真正接近达成交易的买家。他最初的报价是斥资10亿欧元收购俱乐部的多数股权,然而,谈判的焦点很快就转移到了贝卢斯科尼对控制权的执著上。为了迎合卖方的意愿,交易结构被反覆修改。最终,双方在2015年达成了一份初步的约束性协议——毕-代乔博尔以约4.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俱乐部48%的少数股权,而贝卢斯科尼及其fininvest公司將继续持有52%的股份,並保留主席职位。
然而,这笔看似已经敲定,甚至由贝卢斯科尼亲自在instagram上面发照片的交易,最终却功亏一簣。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蜂先生背后的大金主,是来自中国的中信银行。在交易完成前夕,中信银行突然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要求蜂先生必须跟一家来自中国的投资基金合作,分享股权,但蜂先生不愿意这样做,导致融资环节出现了问题。
第二,在这期间,卖方的心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016年6月,贝卢斯科尼接受了一次重大的心臟手术,更换了主动脉瓣。这次生死攸关的大事件,让他意识到自己已无力继续承担管理俱乐部的重任。於是,贝卢斯科尼突然改变了主意,不再满足於出售少数股权,而是希望將俱乐部100%完全脱手,以求彻底解脱。这一转变使得fininvest与毕-代乔博尔的少数股权交易协议瞬间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谈判宣告破裂。
接下来,fininvest的一系列操作,基本上可以用溺水的骆驼拼命想要抓住救命稻草来形容。但水面上离他最近的稻草,没有一根是靠谱的。在中欧体育入局之前,另一家由美国知名体育银行家萨尔-加拉蒂奥托担任顾问的中国財团曾率先与fininvest展开排他性谈判。双方於2016年5月10日进入了为期45天的独家谈判期。不过,这个最初的財团结构鬆散,未能在规定时间內完成交易,並最终分崩离析。
而在这个財团解体之后,中欧体育和它的幕后掌舵人李勇鸿,突然以拯救交易的白衣骑士形象出现,接手了谈判。
但李勇鸿根本就不是贝卢斯科尼所期待的,能够將ac米兰俱乐部和它的2.5亿欧元债务全盘吃下,將他从苦海中解救出来的弥赛亚。这家直到与ac米兰產生联繫,才被媒体和公眾大规模关注的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笼罩在神秘与质疑之中。许多欧陆媒体对其背景、成员构成和资金来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清晰地揭示了这並非一个实力雄厚的投资实体,而更像一个围绕著核心人物李勇鸿搭建的,充满不確定性的投机性空壳。
何以见得?
在交易曝光之初,即便是中国国內的商界和媒体圈,也几乎无人知晓李勇鸿为何人。他从未登上过任何版本的中国富豪榜,其个人財富状况也完全无法通过公开渠道核实。
李勇鸿向ac米兰方面声称其財富来源於中国gz省福泉市的磷矿业务。然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调查发现,这些矿產的实际所有者是一家名为广东狮子匯资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实体,而该公司的股权结构在过去几年中频繁变更,涉及多位同姓人士,所有权记录混乱不清。更具戏剧性的是,当记者走访该公司在广州的办公地址时,发现已是人去楼空,门上贴著催缴租金的通知。
最致命的是,李勇鸿甚至向贝卢斯科尼虚构了他的官方背书。在2016年8月交易首次公布时,fininvest的新闻稿中曾提及財团成员包括中国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这为交易增添了巨大的可信度。然而,这一信息在后续的沟通中被悄然刪除,暗示其参与要么从未被落实,要么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胆大包天的谎言。
不仅如此,除了李勇鸿本人和一家名为海峡资本的基金之外,財团声称还有其他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参与,但从未公布完整的投资者名单。曾有一份据称是財团內部的潜在投资者名单流出,其中不乏建设银行和平安保险等远东巨头,但这些机构的参与从未得到任何官方证实,更像是一种为增强外界信心而释放的烟雾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