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审案只管问话(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啊,”
  “大皇子所言极是,我等当官,不就是为了这个体面,”
  “谁说不是呢。”
  殿內百官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之下,马飞此刻显得有些骑虎难下,又大声回应;
  “自然是宋大人审案子,杂家只是气不过,宋大人言语好意,徐县令不领情不说,还恶语相向,杂家看不下去,”
  说完,
  怒气冲冲復又坐下,算是有个台阶下,可徐长文昂首挺胸,不认同这些,
  “大人,徐长文今日所言,皆是肺腑之言,何来恶语相向,刚刚所说,为的是朝廷纲纪,为的是黎民百姓,若因直言进諫便要受刑,那天下,可还有何公理可言?还有何正义可寻?大人若是如此行事,於那些昏聵之辈,又有何意,朝廷可还有未来?”
  字字珠璣,宛如洪钟一般声响,字字句句都是直击马飞和宋振要害。
  殿內百官,几乎被震耳欲聋,惊骇不已,就连几位藩王,眼底都有震撼之意,对面三位皇子,还有北静王等人,竟然起了爱才之心,天下清廉之人,能有此气魄者,又能有几人。
  良久,
  宋振现在也不能仗著官威了,能见到一个县令,竟然如此强硬,生平仅见,心中也有些惊讶,
  “徐长文,你倒是伶牙俐齿,那你且说说,你状告上官马广诚,所谓的利害关係,根源,究竟是指的什么,若是说不出所以然来,休怪本官不给你体面。”
  徐长文听罢,一挥衣袖,清了清嗓子,缓声道;
  “大人,徐长文去江南任职,不过一月有余,到了江南,就看到遍地灾民,看似是通判马广诚毁堤淹田所致,实则是地方士绅豪强,与官府勾结,鱼肉百姓,巧夺百姓手里税田,
  这些士绅豪强,仗著有钱有势,与官府勾结,欺压良善,横行乡里,占了土地之后,朝廷的税赋自然是少了,所以,改田为桑的国策,难以推行下去,而且。”
  徐长文猛然提高声音,指了指南边,
  “而且,那处堤坝,几乎是无人修缮,就算没有人去挖掘,保不准也会被衝垮,我曾去堤坝处看过,问过扬州府军的人,他们说,堤坝竟然连最外层的青石,都减了三层,诸位大人,朝廷每年拨给河道衙门的银子,都在了哪里啊。”
  这一回,
  就连张瑾瑜都暗自咽了下唾液,怎么之前没看出来,此人胆子,大上了天呢,河道上的事,岂是你小小县令能管的,再者,河道衙门,和河运总督,是不是一个衙门啊,沈学仕他,一人管俩?
  “放肆,徐长文,你空口无凭,仅凭一番猜测,就敢妄图给他人定罪?这天下士绅豪强眾多,难不成都像你说的如此不堪,河道上的事,自然归河道总督衙门管,轮不到你一个县令来管,你这分明是信口雌黄,恶意中伤。”
  “大人,是不是下官信口雌黄,自有大人去查,卷宗,还有多方搜集的证据,都在之前呈递上去,江南田亩的数,贾知府最为知晓,可以问贾大人,下官所言是否属实,仅凭淳阳县一地,那些士绅豪强,就在元丰元年的时候,吞併一半税田,若非如此,织造局和府衙,岂会误入歧途,铁证如山,岂容抵赖?”
  徐长文言辞凿凿,这些,早就被他多方收集证据,分了三次递上京城,说的宋尚书无言可对,或许是受到徐知县鼓舞,贾雨村竟然没有袖手旁观,站起身,对著四周大人拱了拱手;
  “各位大人,徐长文所言,句句属实,不说淳阳县,整个金陵城,哪位勛贵族人,没有十几亩水田,此番丈量,景大人和下官亲自去核查,触目惊心,朝廷的税田,能收税的几乎不到一半,这还是罚没那些私自开垦的,若是没有这些,江南名义上在朝廷,实际上,呵呵.”
  一声嘶哑冷笑,让在场的人,身上泛起阵阵寒意。
  此时的宋振,
  已经把徐长文第一次递交的卷宗拿了出来,一次次翻看,果然是触目惊心,可勛贵世家,按照大武律令,是不收税的,可想到那些巧取豪夺的事,哪家没有,若是深入调查,拔出萝卜带出泥,铁证如山,
  若是在公之於眾,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动摇国本,他一个刑部尚书,怎敢担责,没想到,最难缠的,竟然会是他,强压心头不悦,把手上的卷宗合上,
  沉声道;
  “即便是有这些证据,也不能证明他们与此案有关联,徐长文,你莫要混淆视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