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后若是有人再铸造假币,要想以假乱真,光是铸造成本就已经超过铜钱了。
  既然打假,自然也要进行防伪,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假币的出现。
  假币之所以泛滥,除了因为商业发达,大量钱币流入别的国家外。
  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铸造成本低廉。
  说到底,古代之所以使用铜做钱币,并非是因为铜稀缺。
  文化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古代货币产生于青铜时代后期,青铜器享有崇高的地位,具有祭天地、敬鬼神、释王权的功能,是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
  青铜器不仅用于制作礼器、兵器、乐器等,还承载着社会意识形态、礼仪文化和规矩制度等文化意义。因此,青铜被普遍用于贡献、赏赐、赋税、罚没、俸禄和支付等经济活动,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财富。
  但是铜的价值,本身和铸造成钱后的价值并不相等。
  否则朝廷也承担不起。
  因此对于朝廷来说,铸造钱币本身就是一种赚钱的行为。
  所以在铸造钱币时使用的工艺不能说查,但也绝对不是最顶尖的。
  铸造铜钱,可能实际成本只有两三成,若是工艺顶尖,就会加剧成本,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亏钱’了。
  因为工艺并不是最好的,给了造假的人有机可乘。
  他们虽然不用按照朝廷的标准来铸造钱币,可最起码看着要像。
  再技艺落后朝廷,铸造的量又比不过朝廷的情况下,他们铸造的假币虽然没有朝廷的精美,成本却要比朝廷高。
  赵兴为了防止假币的出现,加强了工艺,就是要让那些人铸造假币的费高于铸造出来钱币的实际价值。
  否则铸造出来的钱币只会一眼假。
  这样假币才不会出现了。
  “不够,继续加大银币铸造,等银币铸造过千万,才正式开业!”赵兴说道。
  铜钱使用最多的还是普通百姓,真正有钱的人,家中囤积最多的还是金银和田地。
  毕竟铜钱一贯就是千文,不管是储存还是清点都很麻烦。
  铸造铜钱的成本本就高,若是一换一,几乎没什么赚头。
  可若是增加火耗,苦的还是百姓。
  因此赵兴并没有想过在铜钱上赚什么钱。
  他要做的是在铜币上赚钱,只要他下旨规定,禁止使用金银直接交易,那些手里有金银的人就不得不换。
  虽说他们可以偷偷私底下相互交易,可这样需要一定的信任度。
  否则万一被人告发了怎么办?
  赵兴没想过所有人都把银子换成银币,只需要一部分就行了。
  到时候火耗,加上铸造的一两银币,本身就没有用一两的银,两者相加,足够朝廷赚的盆满钵满了。
  “是!”盛维应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