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赵兴说的,百姓就只能在户籍所在的州县兑换。
  虽然大宋不限制百姓流动,可离开故土的百姓只是少数,大多还都是有一定身份和资产的。
  这样的人物身份倒是容易核对,影响不大。
  但百姓流动性不大,钱币流通性就大了。
  一些已经开启兑换的地方,百姓不认旧币。
  可那些到这里做生意和途径的百姓,又因为户籍的原因而不能兑换,只有旧币。
  正是因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才导致各朝各代虽然都有铸造铜钱,实际上民间的铜钱种类非常驳杂。
  因为朝廷根本无法把旧币完全收回去。
  甚至即便到了明清时期,民间都还有唐朝的开元通宝在民间流通。
  只是数量多少罢了。
  朝廷新铸造的铜币他也见了,和以前的所有钱币比起来,差距非常大。
  一旦朝廷规定,不允许旧币流通,各种影响太大了。
  “这一点问题不大,铜钱使用多的还是普通百姓。这样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可那些商贩完全可以兑换银币,银币不限制兑换。”赵兴摆手道。
  铜币更多的是百姓使用,商贾和商贾之间,因为距离的原因,携带不便,更多的还是使用金银。
  这样反而有好处,可以逼着那些有钱人兑换银币。
  当然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肯定会给一些百姓带来不便。
  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可能因噎废食。
  除此外,还有那些和大宋通商的海商,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他们多是以物易物,即便换钱,也是收的大宋的钱。
  并不会直接拿着大宋的铜钱来大宋购买东西。
  “至于其他的问题,你可以多找一些人,群策群力,尽可能的找出问题,并想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无论如何,新币必须在三年内完成兑换。”赵兴说道。
  “是!”盛维应道。
  “去吧。”赵兴摆手道。
  “臣告退!”
  …………
  接下来一段时间,皇城司四处出动,各地都有不少富商和官员被抓,送往汴京。
  每天各地的扎子如雪般向汴京涌来。
  即便朝中之前因为赵兴大发雷霆,而平息了下来的百官,也再次活跃了起来。
  这次他们弹劾就有理有据了。
  皇城司四处抓人,总有一些人贪心,在抓捕参与铸造假币的官员和富商时,收受好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