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全员转移隔离,方主任可以回城(二(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教授们,你们划分隔离区、指导防护的措施非常专业,从源头上遏制了疫情在咱们公社的扩散,刚才防疫队的同志还跟我说,你们病例复核和症状鉴别讲解,帮他们省了至少两个小时的适应时间。”
  最后他扫过周围的同学们:
  “还有各位同学,在物资匮乏、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你们坚守义诊岗位,没有一个人退缩,这种担当很难得。包括老胡同志的物资支援,安东同志的来回奔波,缺了任何一个环节,事情都不会这么顺利。”
  “这都是我们该做的。”众人也赶忙客气起来。
  王玉川也不忘了给领导上价值:
  “主要还是防疫队来得及时,药品和设备也充足。”
  陈景山抬手止住他的话:
  “分内之事能做到这个程度,就值得表扬。”说完他话锋一转,“不过现在,有更重要的安排给大家,工作交接已经基本完成,防疫队的同志们已经完全接手了诊疗、流调和消杀工作,后续的防控方案也已经制定好了。”
  他看着众人明显疲惫的神色,放缓了语速:
  “我知道你们从早上忙到现在,连顿热饭都没好好吃。所以,我宣布,从现在起,方主任、王教授,还有各位同学,正式从防疫一线撤下来,进行休整。”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露出了掩饰不住的轻松。
  不过方言听到陈景山说的是休整不是撤离,说明不会让他们离开疫区。
  这会儿陈景山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补充道:
  “不过现在大家还不能回城,需要找地方完成医学观察。”
  听到这里大家就明白过来了,他们治疗病人属于是全程接触人员,属于是高危暴露人群,猩红热的潜伏期大概是2到5天时间,需要观察隔离才行。
  陈景山的目光扫过众人瞬间凝重的脸庞,语气随即缓和下来,安抚道:
  “大家别紧张,医学观察不是‘隔离审查’,是对你们自己和家人负责。猩红热的链球菌传染性强,潜伏期又短,你们近距离接触了这么多确诊患儿,哪怕一直戴着口罩、做了防护,也得排除风险。”
  “隔离地点是我们准备安排在公社新翻修的知青宿舍,每间宿舍住两到三个人,被褥、热水、洗漱用品都备齐了,食堂会专门把饭菜送过去,不用你们自己跑腿。观察点的宿舍里有收音机,也能借到书报,不会让大家闷得慌。”
  “每天上午下午会有防疫队的医生来测体温、问症状,要是出现嗓子疼、出红疹这些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理。前三天是发病高峰,能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等三天后体温正常、没出现症状,大家要是精力允许,也确实想搭把手,可以隔着老远给防疫队递递东西、整理整理非接触性的档案,但绝对不能再进隔离区、接触患儿和家属。”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没有太惊讶,都是有这方面经验的,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不过这地方的条件可就不太好了。
  就在方言想说话的时候。
  陈景山对着方言说道:
  “方主任,你情况特殊,做了消毒过后可以回城。”
  方言听到这话一怔,然后反应过来,这是看在卫生部和廖主任的面子上,给他的特殊待遇。
  方言想了想说道:“领导,感谢您这份关照。您能体谅我的情况,我心里很清楚这是特殊照顾,实在感激不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身边的同学们,又转向陈景山,继续说道:“不过您也知道,医学观察的规矩是为了所有人的安全,我虽然情况特殊,但前三天这个发病高峰期,绝不能搞例外。要是我这会儿就回城,万一真有什么情况,不仅对不起家里人,更辜负了您的信任,传出去也会让大家觉得规矩是活的,影响不好。”
  这话让陈景山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原本还担心方言会借着“特殊待遇”立刻抽身,没想到对方考虑得如此周全。
  “所以前三天的关键观察期,我肯定留下。”方言话锋一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有个不情之请,关于隔离的地点,能不能允许我调整一下?老胡同志的工厂离这儿不远,他之前跟我提过,厂里有专门的消毒间和闲置的休息室,都是单人单间,通风好,消毒条件比知青宿舍更完善,毕竟他那是生产物资的地方,卫生标准本来就高。”
  他怕陈景山不放心,立刻补充道:
  “而且老胡他们厂里也有支援的同志,本来也要进行医学观察,我们这些教授和同学正好能凑在一块儿,方便防疫队的同志统一管理、统一测温。我去那边隔离,既不破坏规矩,也能利用厂里的条件更好地自我观察,您看这样行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