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第604章 卷八 根本(3 / 4)
顾雍自嘲的笑了两句。
鲁肃同样含笑:“这才是江东失利的根本,而不在于什么李儒。”
“天子施行均田、科举,便会出现大量读书人。”
“而废除天人感应,提倡“论衡”,便会让士人明智、格物。”
“江东以为剽窃出火药就能够战胜朝廷,殊不知朝廷已经发明了火炮。”
“即便让江东将火炮抄了去,朝廷也会发明出更多的器械。”
“而发生这种事情的根本,便是制度。”
鲁肃言语中似有浩然之气!
“即便一名普通士人的才智比不得你顾元叹,但是十名呢?百名呢?千名呢?”
“天下之罪,罪在世家!”
“二十年的战乱,从党锢之祸开始,从黄巾之乱开始,以元叹的智慧,难道还不能察觉吗?”
顾雍闭上眼睛。
良久后,他才缓缓睁开。
“读书人太多,不是好事。”
“先来的士人占据高位,那之后的士人就没有了位置。”
“而且占据高位的士人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必然会开始排挤后来的士人。”
“就如同倒水一样,水满则溢,谁也无法阻止。”
“将来的朝廷,必然还会产生新的世家……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
“元叹,你错了!”
鲁肃一声爆呵。
“如今天子,已经开始分封诸侯。”
“贾中书、荀令君、吕骠骑,这些人虽然都是壮年,却也很快就会前往封国就藩!”
“你说的先来者排挤后来者,不过是因为过去的先来者没有退路。”
“如今天子复兴周礼,给了他们新的道路,就绝对不会继续堵塞后人的路!”
顾雍略带嘲讽的笑了一笑,也不知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朝廷。
“先汉时的天子用陵邑制度,将关东的豪族不断迁往关中,这是堵。”
“如今的天子,用分封制度,将朝廷的要员,往蛮夷之地封,这是疏。”
“前者,有前者的弊端;后者,自然也有后者的问题!”
顾雍盯着鲁肃——
“我只问你最根本的一件事——” ↑返回顶部↑
鲁肃同样含笑:“这才是江东失利的根本,而不在于什么李儒。”
“天子施行均田、科举,便会出现大量读书人。”
“而废除天人感应,提倡“论衡”,便会让士人明智、格物。”
“江东以为剽窃出火药就能够战胜朝廷,殊不知朝廷已经发明了火炮。”
“即便让江东将火炮抄了去,朝廷也会发明出更多的器械。”
“而发生这种事情的根本,便是制度。”
鲁肃言语中似有浩然之气!
“即便一名普通士人的才智比不得你顾元叹,但是十名呢?百名呢?千名呢?”
“天下之罪,罪在世家!”
“二十年的战乱,从党锢之祸开始,从黄巾之乱开始,以元叹的智慧,难道还不能察觉吗?”
顾雍闭上眼睛。
良久后,他才缓缓睁开。
“读书人太多,不是好事。”
“先来的士人占据高位,那之后的士人就没有了位置。”
“而且占据高位的士人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必然会开始排挤后来的士人。”
“就如同倒水一样,水满则溢,谁也无法阻止。”
“将来的朝廷,必然还会产生新的世家……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
“元叹,你错了!”
鲁肃一声爆呵。
“如今天子,已经开始分封诸侯。”
“贾中书、荀令君、吕骠骑,这些人虽然都是壮年,却也很快就会前往封国就藩!”
“你说的先来者排挤后来者,不过是因为过去的先来者没有退路。”
“如今天子复兴周礼,给了他们新的道路,就绝对不会继续堵塞后人的路!”
顾雍略带嘲讽的笑了一笑,也不知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朝廷。
“先汉时的天子用陵邑制度,将关东的豪族不断迁往关中,这是堵。”
“如今的天子,用分封制度,将朝廷的要员,往蛮夷之地封,这是疏。”
“前者,有前者的弊端;后者,自然也有后者的问题!”
顾雍盯着鲁肃——
“我只问你最根本的一件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