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6章 全人类的进取精神(第三更,求订阅(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人类第一个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应该叫什么?
  民间众说纷纭。
  几乎下意识的——人们想到了“婆罗洲号”——这简直不要太正常,毕竟,从婆罗洲到婆罗洲,本身就是这里的历史,那艘于太平湾被永久保存的“婆罗洲号”邮轮,铭记着那艘邮轮与这片土地的历史。
  用“婆罗洲号”为其命名,再正常不过。
  ——我们搭乘婆罗洲来到这里,我们还将和搭乘婆罗洲进入太空!
  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只不过,有时候,竞争者往往是出乎意料。
  就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公布命名征集活动的次日,在南洋大学的一间大学宿舍里,21岁的大学生马国森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他们要给航天飞机起名字!”
  他对着室友大喊,手里挥舞着当天的《南洋论坛报》:
  “我们必须让它叫'进取号'!“
  戴四维,立刻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他们都是《星际迷航》迷的,《星际迷航》是一部于十年前上映的科幻电视剧,十三年前,吉恩·罗登贝瑞撰写了一部剧本,并到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走访,希望能够投拍成电视剧,但因为情节同当时的其他电视剧风格相比较显得格格不入,没有谁愿意收购。
  最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sea,在长安,亚洲电视看中了这本剧本,于是,便趁着太空的热度拍摄了这部电视剧。
  十年前,试播集上映,这部试播集费了1300000元,号称“史上最昂贵”的电视剧。
  从其上映之后,就立即在sea和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并因此引起了收视狂潮,并且与《星球大战》一共构成了sea两大太空影视剧。
  而持续多年的播放,让《星际迷航》不仅在sea拥有很多粉丝,而且还在国外拥有大量的粉丝。
  尤其是在年青人之中,《星际迷航》的粉丝更是多的惊人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很快,他们就开始通过bbs以及电子邮件向各地的《星际迷航》粉丝俱乐部都收到了消息。他们迅速组织起来,制定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进取号运动”。
  而“进取号”正是“星际迷航”里主角们搭乘的太空飞船。
  有人在号召,就有人响应,有时候粉丝们的力量是无穷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在sea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在长安的地铁站,一群穿着星际舰队制服的年轻人支起桌子,桌上摆着签名表,身后挂着巨大的手绘海报——“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航天飞机成为真正的'进取号'!”
  “您愿意支持'进取号'这个名字吗?”
  这些年青人热情地向路过的行人递上签名表。有些人笑着签名,有些人困惑地皱眉,但几乎所有人都被他们的热情感染。
  在长安的科幻大会上,《星际迷航》的演员们公开声援这一行动。
  “这不是幻想,这是未来!”
  饰演斯波克的冯凯瑞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引发了粉丝们的狂热欢呼。
  而在大学校园里,星际迷航粉丝们甚至组织了一场“星际舰队模拟投票”,让学生们体验“舰长投票”,并在每一张选票上印上“进取号”的选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