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5章 公益活动(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慌。”戚总突然开口,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出清脆的声响,“明天飞去马尔代夫,我已经联系好媒体,就说你去做海洋保护公益。”桑霁月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霓虹,脑海中却浮现出雪区那座被经幡环绕的小屋,以及婆婆洞悉一切的目光。
  “戚总,我想去雪区。”桑霁月的声音很轻,却让车内瞬间安静下来。戚总放下平板电脑,墨镜后的目光像手术刀般锋利:“你疯了?现在去雪区,不是自投罗网?”桑霁月攥紧衣角,将婆婆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戚总听完,冷笑一声:“迷信!不过是些神神叨叨的话,能解决什么问题?”
  但桑霁月心意已决。三天后,她独自踏上了前往雪区的航班。飞机降落在高原机场时,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头晕目眩。她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看到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闪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宁。
  再次见到婆婆时,正值清晨。婆婆正在小院里晾晒青稞,经幡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桑霁月将自己的遭遇倾诉出来,泪水夺眶而出。婆婆静静地听完,递给她一杯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孩子,心若不善,福报难留。唯有真心向善,才能驱散阴霾。”
  在雪区的日子里,桑霁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跟着牧民们早起放牧,在草原上追逐着牦牛群;她学会了制作传统的藏毯,尽管手指被毛线勒得通红;她还在村里的小学当起了临时老师,教孩子们识字、唱歌。
  与此同时,戚总在千里之外心急如焚。公司的股价因桑霁月的负面新闻大幅下跌,赞助商纷纷要求解约。她尝试过发布公关声明,安排水军控评,但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戚总决定亲自前往雪区,把桑霁月带回来。
  当戚总穿着高跟鞋、提着名牌包出现在小院门口时,桑霁月正和孩子们一起给小羊羔喂奶。戚总看着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穿着朴素的女人,差点没认出来:“桑霁月,你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跟我回bj,咱们还有补救的机会。”
  桑霁月放下奶瓶,微笑着说:“戚总,我不想回去了。在这里,我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活着的。”戚总难以置信地看着她:“你别忘了,是我把你捧红的!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桑霁月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看着远方的雪山:“戚总,以前我为了名利,迷失了自己。但现在,我想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做点实事。”
  戚总气得满脸通红,正准备发作,突然看到一群孩子围了过来。孩子们拉着桑霁月的手,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其中一个小男孩跑过来,将一朵野递给戚总:“阿姨,这是送给你的。”戚总的手僵在半空,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神,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那天晚上,戚总和桑霁月坐在小院里,望着满天繁星。桑霁月讲述了自己在雪区的点点滴滴,从帮助牧民修缮房屋,到为孩子们筹集学习用品。戚总静静地听着,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
  “也许你是对的。”戚总终于开口,“我们一直太注重名利,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桑霁月转过头,看着戚总:“戚总,要不我们一起留下来,为这里的孩子们做点实事?”戚总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好。”
  从那以后,戚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和桑霁月一起投身于雪区的公益事业。她们成立了公益基金,为村里修建了新的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的人被她们的行动所感动,加入到了公益的行列中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桑霁月的名声逐渐恢复。但这一次,她不再是为了名利而活,而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善良和责任。在经幡的舞动下,她和戚总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也让这片高原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二天,她跟着孩子们去背水。山路崎岖,水桶在肩头晃荡,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同行的老志愿者告诉她,这里的孩子每天要往返五公里,才能取到生活用水。桑霁月望着远处干涸的河床,突然想起自己曾在奢侈品店刷卡时的毫不犹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桑霁月学会了用牛粪生火,帮牧民修补羊圈,甚至能听懂几句藏语。当她得知村里的孩子因为山路危险,每年都有辍学的情况时,开始四处联系企业捐赠校车。在一次募捐活动中,有人认出了她:“你不是那个作秀的明星吗?”桑霁月攥紧话筒,第一次正视自己曾经的虚荣。
  雪季来临前,校车终于开进了村子。孩子们欢呼着冲向新车,卓玛老师把哈达系在桑霁月脖子上时,她的眼泪砸在哈达上,晕开深色的痕迹。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闪耀,这一次,桑霁月没有掏出手机拍照。她知道,真正的公益不在镜头里,而在这些被雪线守护的生命里。
  返程的飞机上,桑霁月删掉了所有摆拍的公益照片。她望着窗外逐渐缩小的雪山,突然明白,有些救赎,需要用一生去完成。当飞机冲破云层时,她打开笔记本,写下新的公益计划——这一次,没有媒体,没有炒作,只有雪线之下真实的心跳。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桑霁月位于bj的公寓里。经历了雪区的洗礼,她望着镜中皮肤晒黑却愈发明亮的眼睛,手指轻轻抚过行李箱上残留的泥土,心中默默想着,是时候去修补和桑疏晚之间千疮百孔的关系了。
  桑疏晚刚结束一场高强度的拍摄,疲惫地回到休息室。助理递来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桑霁月发来的好友申请,附带一条信息:“疏晚,我想当面和你谈谈,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看到这条消息,桑疏晚嘴角浮起一丝冷笑,过往被欺骗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有一回,桑疏晚要竞选一个重要角色,桑霁月信誓旦旦地表示会全力支持,还说认识导演能帮忙美言。可转头,桑霁月就暗中使绊子,抢走了这个角色。还有一次,桑疏晚遭遇网络黑粉攻击,桑霁月表面安慰,实则为了热度在媒体面前添油加醋,让她的处境雪上加霜。这些事,桑疏晚一直铭记于心,难以释怀。
  为了争取见面机会,桑霁月先是托共同的朋友传话,却被桑疏晚一口回绝。她又亲自去桑疏晚的工作室等待,从清晨等到夜幕降临,换来的只是保安的驱逐。但桑霁月没有放弃,她开始关注桑疏晚参与的公益项目,主动捐款,还帮忙联系资源,希望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
  一天,桑疏晚接到一通电话,得知一直资助的偏远山区小学因资金短缺,面临停课危机。正当她焦头烂额时,桑霁月带着团队赶到,不仅带来了足够的资金,还策划了一系列长期的帮扶计划。看着桑霁月忙碌的身影,桑疏晚心中泛起一丝波澜,可多年积累的戒备,仍让她保持着警惕。
  不久后,桑疏晚意外受伤,腿部骨折,行动不便。桑霁月得知后,每天清晨带着亲手熬的骨头汤赶到医院,帮她处理日常事务,陪她做康复训练。起初,桑疏晚态度冷淡,甚至故意刁难,但桑霁月始终面带微笑,默默忍受。
  一次,桑疏晚在康复训练中情绪崩溃,把拐杖狠狠摔在地上。桑霁月默默捡起拐杖,坐在她身边,缓缓讲述了自己在雪区的经历:从最初的作秀,到在婆婆的点醒下,逐渐领悟善良的真谛,以及内心的种种挣扎与蜕变。桑疏晚静静地听着,眼眶渐渐湿润,那些过往的画面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桑疏晚对桑霁月的态度开始缓和。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两人坐在医院的园里,桑疏晚终于打破沉默:“霁月,我承认看到了你的改变,但我还是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桑霁月紧紧握住她的手,诚恳地说:“疏晚,过去是我错了。这次,我想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弥补,希望你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微风拂过,吹落枝头的瓣。桑疏晚望着桑霁月真挚的眼神,心中的防线彻底崩塌。她轻轻点头,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这一刻,两人放下了过去的恩怨,一段崭新的关系,在暖阳下悄然萌芽。
  清晨,阳光像金色的纱幔,穿过病房的玻璃,洒在桑疏晚打着石膏的腿上。桑霁月端着保温桶走进病房,脸上挂着温和的笑:“疏晚,今天的骨头汤特意加了虫草,对恢复有好处。”桑疏晚礼貌性地回应,目光却在桑霁月转身的瞬间,变得深沉而警惕——她决定不动声色地试探桑霁月的改变,是真心实意,还是又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
  出院后的第二天,桑疏晚的助理小周,按照既定计划,一脸焦急地找到桑霁月。“桑姐,不好了!疏晚姐接了《vogue》的封面拍摄,团队熬了一周的策划案,昨天被主编批得一无是处,还说要是三天内拿不出新方案,就取消合作!”小周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桑霁月的表情。
  桑霁月眉头紧锁,没有丝毫犹豫:“小周,你把原方案发给我,我马上联系朋友帮忙。”回到家,桑霁月迅速打开电脑,一边浏览资料,一边打电话。她联系了三位业内知名的时尚策划人,又翻出过去参与时尚活动的笔记。整整两天两夜,她几乎没合眼,反复修改方案,甚至自费请模特进行模拟拍摄。(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