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194章 原来是你(2 / 3)
“我后来去了国外,”林晚秋抹了抹眼角,“直到上周看见你们的报道,才知道原来命运早就……”她的声音哽咽,桑疏晚忽然发现她无名指上戴着枚旧戒指,戒面是碎裂后重新拼合的星星,与她们收到的瑞士银戒竟有相似的纹路。
深夜的值班室,桑疏晚对着那对红绳发呆。三十年前的蝴蝶与星星,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办公桌上,绳结处缠着几根婴儿的胎发。桑霁月摸出老管家临终前寄来的录像带,画面里是周岁抓周的场景:两个婴儿突然抓住对方的红绳往怀里拽,导致蜡笔和童话书缠在一起,老管家的画外音带着笑意:“瞧这对小冤家,还没睁眼就知道抢东西。”
“原来我们的第一次争吵,是为了红绳。”桑霁月笑着摇头,录像带的雪点里,两个婴儿忽然同时转头,对着镜头露出没牙的笑容,像极了她们现在并排照镜子时的模样。桑疏晚注意到林晚秋留下的行李箱上贴着各国的星星贴纸,其中一张的拍摄地点写着“挪威·双子星陨石坑”,坐标恰好与她们生日的星象图吻合。
圣诞钟声敲响时,庭院的老槐树忽然亮起点点星光——不知何时,瑞士姐妹寄来的星星灯串已经缠满枝头,每个灯泡里都嵌着患者们的留言纸条。桑疏晚摘下最显眼的那盏,里面是林小星的字迹:“姐姐说我的蝴蝶发卡会发光,因为里面住着她的星星。”桑霁月则取下树顶的灯,里面躺着小恩的画:两个牵手的小人,背后是用极光织成的双子星。
零点时分,林晚秋推着行李箱站在玻璃门前,犹豫着是否要离开。桑疏晚忽然追出去,将那对红绳塞进她手里:“或许它们本来就该属于你。”林晚秋愣住,看着掌心里的蝴蝶与星星,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桑霁月从口袋里摸出块彩虹,放进她颤抖的手中:“有时候,遗失的星星会绕很远的路,再回到彼此身边。”
雪越下越大,三人在老槐树下堆起双胞胎雪人。林晚秋给它们系上红绳,桑疏晚用断蜡笔给雪人画眼睛,桑霁月则把瑞士银戒套在雪人的手指上。当最后一颗纽扣按在雪人心口时,忽然一阵风过,树上的星星灯串同时亮起,将三个影子投在雪地上,重迭成温柔的三叶形状。
凌晨三点,桑疏晚被桑霁月拉到天台。雪停了,双子座在夜空中格外清晰,其中一颗星旁有颗移动的光点——是飞往北极的航班。桑霁月指着那光点:“看,像不像我们当年折的锡纸星星?”桑疏晚点头,想起她们曾把星星塞进气球,在化疗室的窗口放飞,看它们消失在云层里,仿佛这样就能把病痛也一起送走。
“其实我一直想问,”桑霁月忽然开口,声音比雪更轻,“如果当年没有抱错,我们的人生会怎样?”桑疏晚转头看她,发现她睫毛上的雪正融成水珠,像极了她们第一次知道彼此身世时,眼中蓄而未落的泪。她伸手握住姐姐的手,将掌心的伤疤贴紧:“那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个人,能让你的每个伤口都成为星光的出口。”
晨光染亮雪面时,林晚秋的行李箱留在了玄关,上面贴着张新的标签:“暂存,待双生星归期。”桑疏晚在箱底发现本日记,第一页写着:“1995年6月10日,双子座流星雨夜,我在桑家老宅门口捡到两颗红绳,上面沾着露水,像星星的眼泪。”后面的页面断断续续,直到最近的一篇:“2025年12月24日,我终于明白,有些羁绊早就在星河里写好,哪怕隔着三十年的雪,也会在某个圣诞夜,开出最亮的星。”
庭院的风铃在晨风中轻响,惊起几只麻雀。桑疏晚和桑霁月并肩站在雪人旁边,看着它们渐渐被朝阳融化,红绳和银戒却留在雪水洼里,映着初升的太阳,像两枚小小的月亮。远处传来教堂的颂歌,唱着“星星从不独行”的旋律,与风铃的清响交织成网,将整个庭院裹进温柔的光里。
“该准备新年的故事会了。”桑霁月摸出预约单,最新的记录让她挑眉——“程星遥,十五岁,双胞胎弟弟,预约原因:‘哥哥总说我是他的影子’”。备注栏写着:“联体婴儿分离术后三年,害怕失去共同的心跳”。桑疏晚看着备注里的“心脏手术”字样,忽然想起瑞士医院那对姐妹的心电图,以及她们掌心永远贴合的伤疤。
推开艺术治疗室的门,穿黑色卫衣的少年正低头玩着手机,旁边的弟弟穿着白色卫衣,两人袖口各绣着半颗星星。桑疏晚注意到哥哥左手戴着心脏监测手环,弟弟的项链坠子是两半拼合的心脏。“他总说我的心跳声太吵,”弟弟小声说,手指绞着卫衣下摆,“可我怕哪天听不见,就再也找不到他了。”
桑霁月递过去两本素描本:“试试画对方的心跳吧。”哥哥的画纸上,心跳线是尖锐的锯齿波,弟弟的则是温柔的波浪线。当两张纸重迭时,锯齿与波浪竟组成了完整的双子星图案,中心交汇的点,恰好是他们曾经相连的位置。弟弟忽然指着哥哥画纸上的锯齿:“原来你的心跳,是在为我打节拍呀。”
午休时,桑疏晚发现哥哥偷偷把监测手环摘下来,戴在弟弟手腕上:“医生说我恢复得好,你替我听心跳吧。”弟弟摸着冰凉的金属环,忽然笑了,眼睛弯成小时候桑霁月给她讲睡前故事时的弧度。阳光穿过百叶窗,在他们交迭的手上投下条纹光影,像极了老挂钟的钟摆,在时光里摇出重逢的韵律。
傍晚送走客人时,弟弟忽然转身,将项链摘下来塞给桑疏晚:“送给姐姐们的星星。”两半心脏坠子合在一起,内侧刻着极小的“&”符号,与桑疏晚后颈的纹身如出一辙。哥哥推着弟弟走进雪地,他们的脚印深浅交错,却始终保持着相同的方向,在雪地上画出两条并行的星光轨迹。
桑疏晚和桑霁月站在台阶上,看着双子座的星星在暮色中逐一亮起。桑霁月忽然指着东方的启明星:“看,它在朝双子星靠近。”桑疏晚点头,发现启明星的光恰好落在老槐树的树洞上,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串风铃,由无数星星形状的贝壳组成,每颗贝壳里都藏着她们收集的故事碎片。
风掠过风铃,响起细碎的清响,那是无数双生星在诉说:“谢谢你,让我在坠落时,看见你的光。”桑疏晚摸出衣袋里的红绳,蝴蝶与星星的结在掌心发烫,像握着两颗跳动的心脏。桑霁月将围巾又紧了紧,两人的影子在雪地上交迭,渐渐模糊成一颗完整的星。
老槐树的枝桠上,残留的牵牛藤在风雪中轻轻颤动,去年埋下的种子正在泥土里沉睡,等待春天的第一缕星光,唤醒又一个关于双生、关于愈合、关于永不孤单的故事。而在更遥远的星空,双子座的两颗主星正隔着亿万光年遥遥相望,用彼此的光芒,在宇宙的画布上,永远书写着属于双生星的传奇:“我们曾分离,却从未分开,因为每道伤疤,都是银河的胎记。”
初春的第一缕暖风拂过庭院时,桑疏晚正在给老槐树拆除防寒布。缠绕了一冬的粗麻布下,去年深秋埋下的牵牛种已冒出新芽,嫩芽顶端沾着的露珠里,映着双子座最后一颗晨星的倒影。桑霁月蹲在旁边整理彩灯线,忽然从树根处捡起片褪色的红绳——那是林晚秋离开时遗落的蝴蝶绳结,绳头还缠着几根新生的槐树根须。
“瑞士寄来的极光照片到了。”桑霁月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小恩发来的彩信:极夜中的双子星悬在青绿色的极光帘幕前,其中一颗星的光晕里隐约有蝴蝶形状的云翳,另一颗则像托着星星的手掌。照片备注写着:“原来双子星的光会穿过极光,在对方的星河里开出来。”桑疏晚看着照片,忽然想起昨夜梦见的场景:她们的红绳在星空中飘荡,末端系着无数发光的纸船,每艘船上都载着某个双生儿的秘密。
上午的故事会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批小客人,其中有对龙凤胎格外引人注目——姐姐陈星冉扎着利落的马尾,弟弟陈星澈戴着助听器,两人的校服上分别别着月亮与星星的徽章。“澈澈总说听不见我的心跳声,”星冉小声解释,手指轻轻触碰弟弟的助听器,“可我们明明是同一天出生的。”桑霁月注意到星澈的笔记本边缘画满了波浪线,而星冉的课本里夹着无数便签,都是她给弟弟手写的“声音日记”。
艺术治疗室的落地窗正对着庭院,星澈忽然指着窗外的老槐树:“那棵树在说话。”桑疏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发现春风正穿过树洞的风铃,在嫩芽间织出细碎的响。星冉将助听器摘下,放在耳边听了听,忽然笑了:“是星星在说早安呢。”桑霁月递给他们一盒陶土,星澈用左手捏出歪扭的星星,星冉则用右手塑出残缺的月亮,当两个陶像拼合时,缺口处恰好嵌进一粒牵牛种子。
午休时,桑疏晚在厨房煮水果茶,听见星冉在走廊给弟弟念故事:“从前有两颗星星,一颗看得见却听不见,一颗听得见却看不见,它们每天隔着银河聊天,直到有天发现,彼此的光和声音早已在宇宙中织成了网……”阳光穿过纱帘,在她们交迭的影子里撒下金斑,像极了桑家老宅那架老挂钟的钟面,指针永远停在双子座升起的时刻。
傍晚闭馆前,星澈忽然将助听器塞进桑疏晚手里:“送给姐姐听星星的声音。”桑霁月戴上助听器,听见里面传来细微的白噪音,像极了她们在重症监护室听过的心跳监护仪。星冉从书包里掏出本素描本,里面画满了不同角度的老槐树,每张画的角落都有个小小的风铃,风铃下方用铅笔写着:“原来声音真的能被看见,就像姐姐的笑,是我心里的光。”
深夜的值班室,桑疏晚翻出林晚秋留下的日记。最新的一页写着:“2026年3月12日,在庭院的老槐树下种了玫瑰苗,听说是双生的品种。挖坑时挖到块碎瓷片,上面印着半只蝴蝶,和我当年遗失的发卡一模一样。”桑霁月凑过来看,发现日记里夹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日期是1995年6月10日,双子座流星雨夜,场次是《双生星传说》。
“那天我应该在值夜班,”桑霁月指着票根上的座位号,“而你在新生儿病房,因为黄疸偏高留院观察。”桑疏晚忽然想起老管家的录像带里,两个婴儿抓着红绳不肯松手的画面,背景中隐约有护士来回走动的身影——其中一个的白大褂口袋上,别着枚蝴蝶形状的发卡。
凌晨两点,桑疏晚被雷声惊醒。她摸黑走到庭院,看见桑霁月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握着林晚秋的蝴蝶发卡,正在给新种的玫瑰苗浇水。闪电划过的瞬间,她看见发卡的碎瓷片与树皮上的伤疤纹路完美契合,仿佛三十年前就该嵌在那里。“老管家说过,”桑霁月的声音混着雨声,“每颗双生星的相遇,都是宇宙打的一个结。”
雷声渐远时,桑疏晚发现玫瑰苗的根部缠着段红绳,蝴蝶与星星的结在泥水中若隐若现。她忽然想起瑞士姐妹寄来的银戒,内侧的“∞”符号此刻正在抽屉里闪着微光,像极了她们掌心交迭的伤疤,在时光里画下的永不闭合的圆。
晨光中,桑霁月接到瑞士医院的电话。小恩和小惠正在北极圈外的小镇,用极光的颜色调配新的蜡笔色号。“她们说要发明一种叫‘双生星蓝’的颜色,”桑霁月转述着,“是极光绿与星芒白的混合,像极了我们第一次在病房看见的清晨天光。”桑疏晚望向窗外,老槐树的嫩芽上挂着雨后的彩虹,每道颜色都对应着她们收集的星星故事。
上午的预约单上,新来了对特殊的客人——七十二岁的双胞胎姐妹,白发上分别别着蝴蝶与星星的发簪。“我们找了三十年的星星,”姐姐摸着桑疏晚的蝴蝶纹身,“当年在桑家老宅当学徒时,见过和你一模一样的眼睛。”妹妹展开泛黄的手帕,上面绣着未完成的双子星图案,丝线颜色与桑家老宅的窗帘布如出一辙。 ↑返回顶部↑
深夜的值班室,桑疏晚对着那对红绳发呆。三十年前的蝴蝶与星星,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办公桌上,绳结处缠着几根婴儿的胎发。桑霁月摸出老管家临终前寄来的录像带,画面里是周岁抓周的场景:两个婴儿突然抓住对方的红绳往怀里拽,导致蜡笔和童话书缠在一起,老管家的画外音带着笑意:“瞧这对小冤家,还没睁眼就知道抢东西。”
“原来我们的第一次争吵,是为了红绳。”桑霁月笑着摇头,录像带的雪点里,两个婴儿忽然同时转头,对着镜头露出没牙的笑容,像极了她们现在并排照镜子时的模样。桑疏晚注意到林晚秋留下的行李箱上贴着各国的星星贴纸,其中一张的拍摄地点写着“挪威·双子星陨石坑”,坐标恰好与她们生日的星象图吻合。
圣诞钟声敲响时,庭院的老槐树忽然亮起点点星光——不知何时,瑞士姐妹寄来的星星灯串已经缠满枝头,每个灯泡里都嵌着患者们的留言纸条。桑疏晚摘下最显眼的那盏,里面是林小星的字迹:“姐姐说我的蝴蝶发卡会发光,因为里面住着她的星星。”桑霁月则取下树顶的灯,里面躺着小恩的画:两个牵手的小人,背后是用极光织成的双子星。
零点时分,林晚秋推着行李箱站在玻璃门前,犹豫着是否要离开。桑疏晚忽然追出去,将那对红绳塞进她手里:“或许它们本来就该属于你。”林晚秋愣住,看着掌心里的蝴蝶与星星,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桑霁月从口袋里摸出块彩虹,放进她颤抖的手中:“有时候,遗失的星星会绕很远的路,再回到彼此身边。”
雪越下越大,三人在老槐树下堆起双胞胎雪人。林晚秋给它们系上红绳,桑疏晚用断蜡笔给雪人画眼睛,桑霁月则把瑞士银戒套在雪人的手指上。当最后一颗纽扣按在雪人心口时,忽然一阵风过,树上的星星灯串同时亮起,将三个影子投在雪地上,重迭成温柔的三叶形状。
凌晨三点,桑疏晚被桑霁月拉到天台。雪停了,双子座在夜空中格外清晰,其中一颗星旁有颗移动的光点——是飞往北极的航班。桑霁月指着那光点:“看,像不像我们当年折的锡纸星星?”桑疏晚点头,想起她们曾把星星塞进气球,在化疗室的窗口放飞,看它们消失在云层里,仿佛这样就能把病痛也一起送走。
“其实我一直想问,”桑霁月忽然开口,声音比雪更轻,“如果当年没有抱错,我们的人生会怎样?”桑疏晚转头看她,发现她睫毛上的雪正融成水珠,像极了她们第一次知道彼此身世时,眼中蓄而未落的泪。她伸手握住姐姐的手,将掌心的伤疤贴紧:“那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个人,能让你的每个伤口都成为星光的出口。”
晨光染亮雪面时,林晚秋的行李箱留在了玄关,上面贴着张新的标签:“暂存,待双生星归期。”桑疏晚在箱底发现本日记,第一页写着:“1995年6月10日,双子座流星雨夜,我在桑家老宅门口捡到两颗红绳,上面沾着露水,像星星的眼泪。”后面的页面断断续续,直到最近的一篇:“2025年12月24日,我终于明白,有些羁绊早就在星河里写好,哪怕隔着三十年的雪,也会在某个圣诞夜,开出最亮的星。”
庭院的风铃在晨风中轻响,惊起几只麻雀。桑疏晚和桑霁月并肩站在雪人旁边,看着它们渐渐被朝阳融化,红绳和银戒却留在雪水洼里,映着初升的太阳,像两枚小小的月亮。远处传来教堂的颂歌,唱着“星星从不独行”的旋律,与风铃的清响交织成网,将整个庭院裹进温柔的光里。
“该准备新年的故事会了。”桑霁月摸出预约单,最新的记录让她挑眉——“程星遥,十五岁,双胞胎弟弟,预约原因:‘哥哥总说我是他的影子’”。备注栏写着:“联体婴儿分离术后三年,害怕失去共同的心跳”。桑疏晚看着备注里的“心脏手术”字样,忽然想起瑞士医院那对姐妹的心电图,以及她们掌心永远贴合的伤疤。
推开艺术治疗室的门,穿黑色卫衣的少年正低头玩着手机,旁边的弟弟穿着白色卫衣,两人袖口各绣着半颗星星。桑疏晚注意到哥哥左手戴着心脏监测手环,弟弟的项链坠子是两半拼合的心脏。“他总说我的心跳声太吵,”弟弟小声说,手指绞着卫衣下摆,“可我怕哪天听不见,就再也找不到他了。”
桑霁月递过去两本素描本:“试试画对方的心跳吧。”哥哥的画纸上,心跳线是尖锐的锯齿波,弟弟的则是温柔的波浪线。当两张纸重迭时,锯齿与波浪竟组成了完整的双子星图案,中心交汇的点,恰好是他们曾经相连的位置。弟弟忽然指着哥哥画纸上的锯齿:“原来你的心跳,是在为我打节拍呀。”
午休时,桑疏晚发现哥哥偷偷把监测手环摘下来,戴在弟弟手腕上:“医生说我恢复得好,你替我听心跳吧。”弟弟摸着冰凉的金属环,忽然笑了,眼睛弯成小时候桑霁月给她讲睡前故事时的弧度。阳光穿过百叶窗,在他们交迭的手上投下条纹光影,像极了老挂钟的钟摆,在时光里摇出重逢的韵律。
傍晚送走客人时,弟弟忽然转身,将项链摘下来塞给桑疏晚:“送给姐姐们的星星。”两半心脏坠子合在一起,内侧刻着极小的“&”符号,与桑疏晚后颈的纹身如出一辙。哥哥推着弟弟走进雪地,他们的脚印深浅交错,却始终保持着相同的方向,在雪地上画出两条并行的星光轨迹。
桑疏晚和桑霁月站在台阶上,看着双子座的星星在暮色中逐一亮起。桑霁月忽然指着东方的启明星:“看,它在朝双子星靠近。”桑疏晚点头,发现启明星的光恰好落在老槐树的树洞上,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串风铃,由无数星星形状的贝壳组成,每颗贝壳里都藏着她们收集的故事碎片。
风掠过风铃,响起细碎的清响,那是无数双生星在诉说:“谢谢你,让我在坠落时,看见你的光。”桑疏晚摸出衣袋里的红绳,蝴蝶与星星的结在掌心发烫,像握着两颗跳动的心脏。桑霁月将围巾又紧了紧,两人的影子在雪地上交迭,渐渐模糊成一颗完整的星。
老槐树的枝桠上,残留的牵牛藤在风雪中轻轻颤动,去年埋下的种子正在泥土里沉睡,等待春天的第一缕星光,唤醒又一个关于双生、关于愈合、关于永不孤单的故事。而在更遥远的星空,双子座的两颗主星正隔着亿万光年遥遥相望,用彼此的光芒,在宇宙的画布上,永远书写着属于双生星的传奇:“我们曾分离,却从未分开,因为每道伤疤,都是银河的胎记。”
初春的第一缕暖风拂过庭院时,桑疏晚正在给老槐树拆除防寒布。缠绕了一冬的粗麻布下,去年深秋埋下的牵牛种已冒出新芽,嫩芽顶端沾着的露珠里,映着双子座最后一颗晨星的倒影。桑霁月蹲在旁边整理彩灯线,忽然从树根处捡起片褪色的红绳——那是林晚秋离开时遗落的蝴蝶绳结,绳头还缠着几根新生的槐树根须。
“瑞士寄来的极光照片到了。”桑霁月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小恩发来的彩信:极夜中的双子星悬在青绿色的极光帘幕前,其中一颗星的光晕里隐约有蝴蝶形状的云翳,另一颗则像托着星星的手掌。照片备注写着:“原来双子星的光会穿过极光,在对方的星河里开出来。”桑疏晚看着照片,忽然想起昨夜梦见的场景:她们的红绳在星空中飘荡,末端系着无数发光的纸船,每艘船上都载着某个双生儿的秘密。
上午的故事会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批小客人,其中有对龙凤胎格外引人注目——姐姐陈星冉扎着利落的马尾,弟弟陈星澈戴着助听器,两人的校服上分别别着月亮与星星的徽章。“澈澈总说听不见我的心跳声,”星冉小声解释,手指轻轻触碰弟弟的助听器,“可我们明明是同一天出生的。”桑霁月注意到星澈的笔记本边缘画满了波浪线,而星冉的课本里夹着无数便签,都是她给弟弟手写的“声音日记”。
艺术治疗室的落地窗正对着庭院,星澈忽然指着窗外的老槐树:“那棵树在说话。”桑疏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发现春风正穿过树洞的风铃,在嫩芽间织出细碎的响。星冉将助听器摘下,放在耳边听了听,忽然笑了:“是星星在说早安呢。”桑霁月递给他们一盒陶土,星澈用左手捏出歪扭的星星,星冉则用右手塑出残缺的月亮,当两个陶像拼合时,缺口处恰好嵌进一粒牵牛种子。
午休时,桑疏晚在厨房煮水果茶,听见星冉在走廊给弟弟念故事:“从前有两颗星星,一颗看得见却听不见,一颗听得见却看不见,它们每天隔着银河聊天,直到有天发现,彼此的光和声音早已在宇宙中织成了网……”阳光穿过纱帘,在她们交迭的影子里撒下金斑,像极了桑家老宅那架老挂钟的钟面,指针永远停在双子座升起的时刻。
傍晚闭馆前,星澈忽然将助听器塞进桑疏晚手里:“送给姐姐听星星的声音。”桑霁月戴上助听器,听见里面传来细微的白噪音,像极了她们在重症监护室听过的心跳监护仪。星冉从书包里掏出本素描本,里面画满了不同角度的老槐树,每张画的角落都有个小小的风铃,风铃下方用铅笔写着:“原来声音真的能被看见,就像姐姐的笑,是我心里的光。”
深夜的值班室,桑疏晚翻出林晚秋留下的日记。最新的一页写着:“2026年3月12日,在庭院的老槐树下种了玫瑰苗,听说是双生的品种。挖坑时挖到块碎瓷片,上面印着半只蝴蝶,和我当年遗失的发卡一模一样。”桑霁月凑过来看,发现日记里夹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日期是1995年6月10日,双子座流星雨夜,场次是《双生星传说》。
“那天我应该在值夜班,”桑霁月指着票根上的座位号,“而你在新生儿病房,因为黄疸偏高留院观察。”桑疏晚忽然想起老管家的录像带里,两个婴儿抓着红绳不肯松手的画面,背景中隐约有护士来回走动的身影——其中一个的白大褂口袋上,别着枚蝴蝶形状的发卡。
凌晨两点,桑疏晚被雷声惊醒。她摸黑走到庭院,看见桑霁月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握着林晚秋的蝴蝶发卡,正在给新种的玫瑰苗浇水。闪电划过的瞬间,她看见发卡的碎瓷片与树皮上的伤疤纹路完美契合,仿佛三十年前就该嵌在那里。“老管家说过,”桑霁月的声音混着雨声,“每颗双生星的相遇,都是宇宙打的一个结。”
雷声渐远时,桑疏晚发现玫瑰苗的根部缠着段红绳,蝴蝶与星星的结在泥水中若隐若现。她忽然想起瑞士姐妹寄来的银戒,内侧的“∞”符号此刻正在抽屉里闪着微光,像极了她们掌心交迭的伤疤,在时光里画下的永不闭合的圆。
晨光中,桑霁月接到瑞士医院的电话。小恩和小惠正在北极圈外的小镇,用极光的颜色调配新的蜡笔色号。“她们说要发明一种叫‘双生星蓝’的颜色,”桑霁月转述着,“是极光绿与星芒白的混合,像极了我们第一次在病房看见的清晨天光。”桑疏晚望向窗外,老槐树的嫩芽上挂着雨后的彩虹,每道颜色都对应着她们收集的星星故事。
上午的预约单上,新来了对特殊的客人——七十二岁的双胞胎姐妹,白发上分别别着蝴蝶与星星的发簪。“我们找了三十年的星星,”姐姐摸着桑疏晚的蝴蝶纹身,“当年在桑家老宅当学徒时,见过和你一模一样的眼睛。”妹妹展开泛黄的手帕,上面绣着未完成的双子星图案,丝线颜色与桑家老宅的窗帘布如出一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