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时光时光慢些吧(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况且嘉靖皇帝也觉得若非他修道有成,怎能活到六十五岁高龄?
  怎能在大明最危难时刻,天降好大儿帮他击退企图进犯京师的俺答大军?
  想到俺答汗,嘉靖皇帝的思绪又飘向嘉靖二十八年的京师保卫战。
  那年秋天,俺答率着号称数十万的草原铁骑突破长城,直逼北京。
  当时朝野震动,甚至有大臣提议迁都南京。
  是他在西苑玉熙宫连夜召见年仅二十岁的裕王
  “儿臣愿领兵出战!”年轻的裕王跪地请命。
  嘉靖皇帝记得自己如何灵机一动,让裕王化名“朱三“,以京营坐营官的身份统领京营;如何暗中调集边军精锐,设下埋伏;如何在大战前夕,运筹帷幄,狭路相逢.
  “陛下,裕王殿下大捷!斩首万余,俺答溃逃!”
  捷报传来时,他正在万寿宫的精舍内做着法事,闻言掷法器于地,仰天大笑。
  那一战,不仅保住了北京,更打出了大明的威风。
  后来朝廷经略漠北,扫荡东南倭寇,重建海军,开海贸易.这些功绩,哪个不是他的默许与支持,否则岂能成功?
  现在这一刻的嘉靖皇帝记忆都出现错乱,将朱载坖当年秘密出城,抢夺冯保兵权开始进行京师保卫战的事情,想成了是他亲自调度,亲自指挥的功劳.
  可见有时候,有些人的口述历史,是真的只能听其事,不能信其真。
  “李芳,你说朕算得上明君吗?”
  嘉靖皇帝又突然问道,声音竟有些哽咽。
  李芳重重叩首:“帝君文治武功,堪比汉武唐宗!”
  嘉靖皇帝疲惫地闭上眼睛。
  是啊,他这一生,对内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对外击退蒙古,平定倭患;文化上重修大典,编纂药典.除了修道费些钱财,他有何过失?
  “传皇帝来见朕。”
  沉默许久后,嘉靖皇帝这才想起了朱载坖。
  朱载坖匆匆赶到万寿宫时,已是掌灯时分。
  他刚从文华殿议事归来,听闻嘉靖皇帝召见,连朝服都未及更换,连忙就来了。
  而且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众文武百官,不过这些人都很默契的站在了最外面,没有跟随而至。
  因为这些百官们也都清楚太上皇的时间恐怕是不多了,这个时候匆匆召见皇帝前来,十有八九是有大事。
  所以,这些百官们也不敢直接散朝离开,而是默默的跟了过来,准备应对大事!
  “爹。”
  朱载坖来到嘉靖皇帝的在龙榻前,看着瘦得脱形的父亲,心中一酸。
  嘉靖皇帝见到朱载坖来,他微微抬手,“是三儿啊.到我身边来。”
  朱载坖起身,小心地坐在榻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