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好胜心(1 / 3)
殿里的气氛看起来非常融洽,这就是皇帝和他的亲族、心腹在心上歌舞,这就是在好好的放松。
要是其他人觉得这代表着皇帝的意志,在展示着太子储君的地位稳固等,那也是没什么可说的,因为很多人就是喜欢多想。
这些显贵都已经准备好了,乐工、舞姬等也开始纷纷登场了。
按照现在的规矩自然是分餐制,一人一张小桌子,餐食等等大同小异,这一次看起来也是以‘火锅’为主,这也就是所谓的古董羹了。
其实现在的大汉不太流行火锅,不过霍嬗还是比较喜欢在冬天的时候涮肉。
羊肉、猪肉或者鸡肉也就算了,他前段时间还弄了点牛肉、鹿肉。其实鹿肉反倒是容易弄到,但是牛肉就没有那么好弄,这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吃到嘴巴上火起泡,这也怪不了别人,只能说是霍嬗管不住嘴,这就算是‘咎由自取’。
不过即使如此,这也是没有什么问题,霍嬗依然会选择大快朵颐,该吃就吃。距离出征的日期越来越近,那就更加不能委屈自己了。
出征之后,再想要保持现在这样的生活水平,那还是有些难的。到了那时候,也没办法整天都是在惦记着吃吃喝喝的事情了。
刘彻仍不住将手里的筷子扔向霍嬗,“才开宴,用得着如此吗?这些天是差了你吃还是少了喝的,就急着吃了?”
霍嬗就回答说道,“吃饱了、喝足了,那才能安心欣赏歌舞。陛下,真要是让我饿急了,我能将琴劈了烧火、逮着鹤就烤了。”
“俗!”刘彻就直接做出总结,“焚琴煮鹤的事情,只怕也就是你能做得出来。”
‘焚琴煮鹤’,这样也算是提前问世了。
霍嬗就笑着说道,“吃饱了才行,我一饿就急、就慌,吃饱了喝足了,我心里就安稳。”
“陛下,依臣妾看来,嬗儿是吃不饱。”卫子夫笑着说道,“他吃饱了,手里也得有几个干果,岁数小吃了不长肉,这也是好事。”
刘彻忍不住打量着霍嬗,担心说道,“你这体格还是差了点,不够魁梧。”
霍嬗也没办法啊,他不是一些大将类型的脂包肉,不是那种看着就孔武有力的。长不了肉,那也怪不了其他人,这也不是少了吃喝或者锻炼。
“我在外头打仗的时候也不怕饿着,我这趟还要带点面粉。”霍嬗就笑着说道,“陛下,我最近弄的炊饼不错,在军中能用。”
刘彻也笑了起来,“我看不只是炊饼,还有那些胡饼,也都是有用。”
面条这类东西在如今比较少见,基本被称为‘汤饼’,很多人是直接将小麦煮饭,这也就是麦饭了。
不过霍嬗算是‘另辟蹊径’,将小麦磨粉,弄出来了不少新鲜的吃食。
馒头、包子这些,也算是他对大汉饮食的一个贡献了,虽然为此也做了不少的实验,也确实消耗了一些粮食,似乎也坐实了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声。
至于是不是进一步巩固了‘长安第一美食家’的地位,那反倒是没什么可在意的。
而面粉虽然不至于一下子解决大汉军粮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对于军粮的运输等等,也确实起到了一些便利的作用。
在打完西域之后,关于‘胡饼’,这也是一些引进了,炊饼、烤馕这些也是在大力发展的,这些对于汉军的后勤补给也非常重要。
毕竟真的到了打仗的时候,想要有充足的时间埋锅做饭也不容易,对于后勤会是一种挑战。
卫青看向刘彻,有些羡慕的说道,“陛下,嬗儿是有福之人。他虽然贪吃、好吃,只是这孩子也因此得了庇护,总能弄出些好东西。”
刘彻闻言哈哈大笑,“常说他天生富贵,本就是觉得只是富贵罢了。现如今再看看,这孩子是真的天生富贵,做事总能做成!”
大家对此似乎也都不觉得是在夸张,不觉得这是刘彻在‘自夸’,而是事实。
好吃的霍嬗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居然还能间接的解决一部份大军的后勤问题,还可以在军粮的事情上进行改进。 ↑返回顶部↑
要是其他人觉得这代表着皇帝的意志,在展示着太子储君的地位稳固等,那也是没什么可说的,因为很多人就是喜欢多想。
这些显贵都已经准备好了,乐工、舞姬等也开始纷纷登场了。
按照现在的规矩自然是分餐制,一人一张小桌子,餐食等等大同小异,这一次看起来也是以‘火锅’为主,这也就是所谓的古董羹了。
其实现在的大汉不太流行火锅,不过霍嬗还是比较喜欢在冬天的时候涮肉。
羊肉、猪肉或者鸡肉也就算了,他前段时间还弄了点牛肉、鹿肉。其实鹿肉反倒是容易弄到,但是牛肉就没有那么好弄,这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吃到嘴巴上火起泡,这也怪不了别人,只能说是霍嬗管不住嘴,这就算是‘咎由自取’。
不过即使如此,这也是没有什么问题,霍嬗依然会选择大快朵颐,该吃就吃。距离出征的日期越来越近,那就更加不能委屈自己了。
出征之后,再想要保持现在这样的生活水平,那还是有些难的。到了那时候,也没办法整天都是在惦记着吃吃喝喝的事情了。
刘彻仍不住将手里的筷子扔向霍嬗,“才开宴,用得着如此吗?这些天是差了你吃还是少了喝的,就急着吃了?”
霍嬗就回答说道,“吃饱了、喝足了,那才能安心欣赏歌舞。陛下,真要是让我饿急了,我能将琴劈了烧火、逮着鹤就烤了。”
“俗!”刘彻就直接做出总结,“焚琴煮鹤的事情,只怕也就是你能做得出来。”
‘焚琴煮鹤’,这样也算是提前问世了。
霍嬗就笑着说道,“吃饱了才行,我一饿就急、就慌,吃饱了喝足了,我心里就安稳。”
“陛下,依臣妾看来,嬗儿是吃不饱。”卫子夫笑着说道,“他吃饱了,手里也得有几个干果,岁数小吃了不长肉,这也是好事。”
刘彻忍不住打量着霍嬗,担心说道,“你这体格还是差了点,不够魁梧。”
霍嬗也没办法啊,他不是一些大将类型的脂包肉,不是那种看着就孔武有力的。长不了肉,那也怪不了其他人,这也不是少了吃喝或者锻炼。
“我在外头打仗的时候也不怕饿着,我这趟还要带点面粉。”霍嬗就笑着说道,“陛下,我最近弄的炊饼不错,在军中能用。”
刘彻也笑了起来,“我看不只是炊饼,还有那些胡饼,也都是有用。”
面条这类东西在如今比较少见,基本被称为‘汤饼’,很多人是直接将小麦煮饭,这也就是麦饭了。
不过霍嬗算是‘另辟蹊径’,将小麦磨粉,弄出来了不少新鲜的吃食。
馒头、包子这些,也算是他对大汉饮食的一个贡献了,虽然为此也做了不少的实验,也确实消耗了一些粮食,似乎也坐实了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声。
至于是不是进一步巩固了‘长安第一美食家’的地位,那反倒是没什么可在意的。
而面粉虽然不至于一下子解决大汉军粮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对于军粮的运输等等,也确实起到了一些便利的作用。
在打完西域之后,关于‘胡饼’,这也是一些引进了,炊饼、烤馕这些也是在大力发展的,这些对于汉军的后勤补给也非常重要。
毕竟真的到了打仗的时候,想要有充足的时间埋锅做饭也不容易,对于后勤会是一种挑战。
卫青看向刘彻,有些羡慕的说道,“陛下,嬗儿是有福之人。他虽然贪吃、好吃,只是这孩子也因此得了庇护,总能弄出些好东西。”
刘彻闻言哈哈大笑,“常说他天生富贵,本就是觉得只是富贵罢了。现如今再看看,这孩子是真的天生富贵,做事总能做成!”
大家对此似乎也都不觉得是在夸张,不觉得这是刘彻在‘自夸’,而是事实。
好吃的霍嬗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居然还能间接的解决一部份大军的后勤问题,还可以在军粮的事情上进行改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