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大捷(2 / 4)
何吾驺一人举荐李永茂复出没有回复,还有可能是因为前线军务繁忙,殿下未及处理
但如今乃是何吾驺吕大器两名阁臣的交相推荐,两名阁臣齐齐上疏言事,绝不可能被前线行在忽略
如今距离何吾驺两人呈递奏疏已近两月,但行在却一直没有回复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殿下已然看过了奏疏,但却并不想批复此事,所以便干脆留中不报
李永茂当初怒斥阉宦,最终守制离朝,随着王坤等人的倒台,李永茂在士林之中也是声望大涨
在王坤倒台的那几個月间,李永茂甚至一度被士林之人视为清流领袖,为了斥退权奸阉党,甚至不惜舍弃相位,这不是清流领袖是什么
只是士林声望归士林声望,但在中枢却全然不是如此
李永茂当初在朝堂之上可不止是怒斥阉党,还连带着把监国殿下也给骂了,监国殿下当时即位没几日,就被李永茂指着鼻子骂成了无道昏君,此事怎么可能没有影响
李永茂当日固是骂的痛快,但现在反噬却是来了
李永茂去年便开始不断发动门生故友上疏,想要再次出仕,但显然监国殿下并不想再让李永茂复相入阁
此时不仅是殿下不想李永茂复相,朝中吕大器乃至何吾驺等人也同样不想李永茂入阁,此时粤省的形势与当初已全然不同了
监国殿下初立之时,朝廷风雨飘摇,闽省清军眼看便要攻入粤省,谁也不知道这粤省朝廷能坚持多久
内阁阁臣的名字虽是听着好听,但若是这粤省朝廷也如隆武朝一般转瞬即灭,那这阁臣的权位又有何用处
当初隆武朝廷大封阁臣时,都有如此多的大臣拒不奉诏,换成当日的粤省朝廷就更是如此
当时陈子壮等一众大臣入阁辅政,是承受了绝大风险的,他们选择奉诏入朝以后,万一清军攻取粤省,那他们这些所谓的阁臣,立时便要成为清军廷眼中的重点目标
当初桂监国初立时的五位阁臣,哪一个不是跟着朝廷承受了巨大的风险
瞿式耜领着两千兵卒孤身前往桂省,收降陈邦傅一万叛军,苏观生领兵入朝,差点被丁魁楚攻杀在城下
吕大器跟着监国迁往广州孤军守城,几近城破身死,陈子壮亲自领兵,日夜兼程救援广州
连何吾驺当初也冒着风险看押唐王,若是当时广州出事唐王即位,那领兵看押唐王的何吾驺必定要被唐王嫉恨
粤省立朝以来,朝中的一众大臣也是连历艰险,但当一众大臣跟着殿下奔劳历险之时,李永茂在做什么,他在家中守制
此时朝廷的情况与当初已经决然不同了,朝中连战连捷,如今已然与清虏南北分治,定鼎南方
南方各省陆续扫灭归附,粤省朝廷真正成为各省中枢,朝中阁臣们的权力也是水涨船高,现在李永茂突然跳出来说要复相入阁,想什么好事呢
何吾驺吕大器两人虽是碍于旧日情面,也给朝中递了奏疏,但说实话心底也未必愿意让李永茂再次入阁辅政
只是何吾驺虽然不欲李永茂入阁,但却并不反对李永茂归朝
朝廷收归各省后,内阁的权力固然大涨,但相应的,随着各省接连出现封疆大吏,朝中的局势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何吾驺吕大器两人当初作为隆武旧臣入阁,本来关系极近,但在殿下出征,吕大器作为次辅留守广州以后,两方的关系也开始渐渐有些疏远起来
随着监国殿下归朝,瞿式耜这个首辅也将一同回归,朝中的形势也将变得更加复杂,若是能让李永茂归朝,何吾驺在朝中也能多出一方助力
何吾驺想到此处,也是开口说道“孝源兄该下决心了,殿下归朝必然要论功行赏,朝中的人事调动必然也更加频繁,若等到朝中各方封赏一定,孝源兄再想归朝便更难了”
李永茂闻言,也是沉声说道
“殿下归朝,朝中百废待兴,正需聚养生息以图大计,我亦愿入朝辅佐殿下,兴复社稷,但殿下却迟迟不复,我又能如何” ↑返回顶部↑
但如今乃是何吾驺吕大器两名阁臣的交相推荐,两名阁臣齐齐上疏言事,绝不可能被前线行在忽略
如今距离何吾驺两人呈递奏疏已近两月,但行在却一直没有回复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殿下已然看过了奏疏,但却并不想批复此事,所以便干脆留中不报
李永茂当初怒斥阉宦,最终守制离朝,随着王坤等人的倒台,李永茂在士林之中也是声望大涨
在王坤倒台的那几個月间,李永茂甚至一度被士林之人视为清流领袖,为了斥退权奸阉党,甚至不惜舍弃相位,这不是清流领袖是什么
只是士林声望归士林声望,但在中枢却全然不是如此
李永茂当初在朝堂之上可不止是怒斥阉党,还连带着把监国殿下也给骂了,监国殿下当时即位没几日,就被李永茂指着鼻子骂成了无道昏君,此事怎么可能没有影响
李永茂当日固是骂的痛快,但现在反噬却是来了
李永茂去年便开始不断发动门生故友上疏,想要再次出仕,但显然监国殿下并不想再让李永茂复相入阁
此时不仅是殿下不想李永茂复相,朝中吕大器乃至何吾驺等人也同样不想李永茂入阁,此时粤省的形势与当初已全然不同了
监国殿下初立之时,朝廷风雨飘摇,闽省清军眼看便要攻入粤省,谁也不知道这粤省朝廷能坚持多久
内阁阁臣的名字虽是听着好听,但若是这粤省朝廷也如隆武朝一般转瞬即灭,那这阁臣的权位又有何用处
当初隆武朝廷大封阁臣时,都有如此多的大臣拒不奉诏,换成当日的粤省朝廷就更是如此
当时陈子壮等一众大臣入阁辅政,是承受了绝大风险的,他们选择奉诏入朝以后,万一清军攻取粤省,那他们这些所谓的阁臣,立时便要成为清军廷眼中的重点目标
当初桂监国初立时的五位阁臣,哪一个不是跟着朝廷承受了巨大的风险
瞿式耜领着两千兵卒孤身前往桂省,收降陈邦傅一万叛军,苏观生领兵入朝,差点被丁魁楚攻杀在城下
吕大器跟着监国迁往广州孤军守城,几近城破身死,陈子壮亲自领兵,日夜兼程救援广州
连何吾驺当初也冒着风险看押唐王,若是当时广州出事唐王即位,那领兵看押唐王的何吾驺必定要被唐王嫉恨
粤省立朝以来,朝中的一众大臣也是连历艰险,但当一众大臣跟着殿下奔劳历险之时,李永茂在做什么,他在家中守制
此时朝廷的情况与当初已经决然不同了,朝中连战连捷,如今已然与清虏南北分治,定鼎南方
南方各省陆续扫灭归附,粤省朝廷真正成为各省中枢,朝中阁臣们的权力也是水涨船高,现在李永茂突然跳出来说要复相入阁,想什么好事呢
何吾驺吕大器两人虽是碍于旧日情面,也给朝中递了奏疏,但说实话心底也未必愿意让李永茂再次入阁辅政
只是何吾驺虽然不欲李永茂入阁,但却并不反对李永茂归朝
朝廷收归各省后,内阁的权力固然大涨,但相应的,随着各省接连出现封疆大吏,朝中的局势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何吾驺吕大器两人当初作为隆武旧臣入阁,本来关系极近,但在殿下出征,吕大器作为次辅留守广州以后,两方的关系也开始渐渐有些疏远起来
随着监国殿下归朝,瞿式耜这个首辅也将一同回归,朝中的形势也将变得更加复杂,若是能让李永茂归朝,何吾驺在朝中也能多出一方助力
何吾驺想到此处,也是开口说道“孝源兄该下决心了,殿下归朝必然要论功行赏,朝中的人事调动必然也更加频繁,若等到朝中各方封赏一定,孝源兄再想归朝便更难了”
李永茂闻言,也是沉声说道
“殿下归朝,朝中百废待兴,正需聚养生息以图大计,我亦愿入朝辅佐殿下,兴复社稷,但殿下却迟迟不复,我又能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