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叛逆(2 / 5)
“已令人试探过,但金声桓却并不肯表态,只是其也并未揭发劝降士绅,对赣省之内的旧朝士人也颇为维护”
“依臣所见,此人恐怕还是蛇鼠两端,在留后路”
朱朗闻言也是微微点头,以此人前世的行迹来看,此人也的确不像是什么清廷的忠臣义士
朱朗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
“既是如此,李卿便不妨继续与这金声桓保持接触,像这次的事情就做的很好”
“你私下可以你的名义告诉他,看他有什么需要,要钱也好要粮也罢,朝中这边都可以相助一二”
金声桓此人既然暗中与明廷保持联络,那就证明此人立场并不坚定
朱朗并不准备直接招降金声桓,此时朝廷并没有做好兵入赣省的准备
若是就这样凭空去与金声桓谈判,金声桓必然会狮子大开口,朱朗并不打算给金声桓开出太大的价码
而且朱朗此时要推新制,短时间内也并不想与清廷再掀起大战,若是此时金声桓突然反正投明,清廷那边就是想不打也不可能了
金声桓如今不肯有所表态,也不过是在待价而沽罢了,只要朝廷这边能够继续在南方保持对清廷的压制,一旦形势有变,此人恐怕便会倒向这边
而且把金声桓放在赣省还有一个好处,朱朗此时要在粤省推动新制,今后也定然还会有人想要借虏顽抗
此时离粤省最近的清军就只有赣省一处,留着金声桓,却正好能让朱朗将粤省这些内鬼一网打尽
朱朗想到此处,也是放下了立即招降金声桓的心思,朱朗又是看着下方的李永茂,开口说道
“李卿对七斗粮制是何看法”
李永茂闻言,神色也是严肃起来,李永茂却是并未立即回复,沉默片刻,这才开口回道
“殿下体恤百姓疾苦,欲以七斗粮制统总赋役,令民间少受胥吏侵扰,此制自是恩泽万民”
“然其中有一事亦不可不查,天下士人寒窗十年方有功名,若此时朝廷士民一体,对士人全无优待,恐会令士人寒心”
“殿下纵是要推七斗粮制,也应对天下士绅官吏有所优免,如此亦可令天下士人心服”
李永茂此时虽是说的隐晦,但实际上还是在劝谏反对,不过这也正常,李永茂同样也是士绅中的一员,怎么可能会赞同损害士绅利益的七斗粮制
朱朗自然知道推行新制以后,该另给士绅优待,但朱朗却并不准备一开始就把这些优待拿出来
此时只是在两府试行,若是一开始就让步,之后正式推行必然还要进行更大的让步,这是朱朗不想见到的
但这几日朝中群臣交谏,粤省各地的在野官吏士绅也是通过各种渠道,纷纷上疏进谏,再过一段时日,恐怕连外省的一众督臣们,都要上疏言事了
朱朗实际上已经在考虑,是不是提前把准备好的优待之策给拿出来,来安抚朝中群臣了
但此时却是不必如此了,惠州那帮人竟胆大包天,竟敢私下勾连清军,这就相当于是把刀柄送到了自己手上
有这一条把柄在手,朱朗就是掀起大案,全数株连两府士绅都不在话下,就更不用说剥去两府士绅的的优免之权了
这实际就是砸墙开窗的区别,在两府试行之时寸步不让,强势压住群臣
这样在正式推行之时,再略作让步,朝中便觉得有所补偿,便更容易接受此事
朱朗想到此处,脸上也是闪过一丝笑意,看向下方的李永茂,开口说道
“李卿既是不赞同新制,便当知道,孤拿到这份情报以后,就可顺理成章的处置两府,如何,李卿此时可有后悔?” ↑返回顶部↑
“依臣所见,此人恐怕还是蛇鼠两端,在留后路”
朱朗闻言也是微微点头,以此人前世的行迹来看,此人也的确不像是什么清廷的忠臣义士
朱朗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
“既是如此,李卿便不妨继续与这金声桓保持接触,像这次的事情就做的很好”
“你私下可以你的名义告诉他,看他有什么需要,要钱也好要粮也罢,朝中这边都可以相助一二”
金声桓此人既然暗中与明廷保持联络,那就证明此人立场并不坚定
朱朗并不准备直接招降金声桓,此时朝廷并没有做好兵入赣省的准备
若是就这样凭空去与金声桓谈判,金声桓必然会狮子大开口,朱朗并不打算给金声桓开出太大的价码
而且朱朗此时要推新制,短时间内也并不想与清廷再掀起大战,若是此时金声桓突然反正投明,清廷那边就是想不打也不可能了
金声桓如今不肯有所表态,也不过是在待价而沽罢了,只要朝廷这边能够继续在南方保持对清廷的压制,一旦形势有变,此人恐怕便会倒向这边
而且把金声桓放在赣省还有一个好处,朱朗此时要在粤省推动新制,今后也定然还会有人想要借虏顽抗
此时离粤省最近的清军就只有赣省一处,留着金声桓,却正好能让朱朗将粤省这些内鬼一网打尽
朱朗想到此处,也是放下了立即招降金声桓的心思,朱朗又是看着下方的李永茂,开口说道
“李卿对七斗粮制是何看法”
李永茂闻言,神色也是严肃起来,李永茂却是并未立即回复,沉默片刻,这才开口回道
“殿下体恤百姓疾苦,欲以七斗粮制统总赋役,令民间少受胥吏侵扰,此制自是恩泽万民”
“然其中有一事亦不可不查,天下士人寒窗十年方有功名,若此时朝廷士民一体,对士人全无优待,恐会令士人寒心”
“殿下纵是要推七斗粮制,也应对天下士绅官吏有所优免,如此亦可令天下士人心服”
李永茂此时虽是说的隐晦,但实际上还是在劝谏反对,不过这也正常,李永茂同样也是士绅中的一员,怎么可能会赞同损害士绅利益的七斗粮制
朱朗自然知道推行新制以后,该另给士绅优待,但朱朗却并不准备一开始就把这些优待拿出来
此时只是在两府试行,若是一开始就让步,之后正式推行必然还要进行更大的让步,这是朱朗不想见到的
但这几日朝中群臣交谏,粤省各地的在野官吏士绅也是通过各种渠道,纷纷上疏进谏,再过一段时日,恐怕连外省的一众督臣们,都要上疏言事了
朱朗实际上已经在考虑,是不是提前把准备好的优待之策给拿出来,来安抚朝中群臣了
但此时却是不必如此了,惠州那帮人竟胆大包天,竟敢私下勾连清军,这就相当于是把刀柄送到了自己手上
有这一条把柄在手,朱朗就是掀起大案,全数株连两府士绅都不在话下,就更不用说剥去两府士绅的的优免之权了
这实际就是砸墙开窗的区别,在两府试行之时寸步不让,强势压住群臣
这样在正式推行之时,再略作让步,朝中便觉得有所补偿,便更容易接受此事
朱朗想到此处,脸上也是闪过一丝笑意,看向下方的李永茂,开口说道
“李卿既是不赞同新制,便当知道,孤拿到这份情报以后,就可顺理成章的处置两府,如何,李卿此时可有后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