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江南(2 / 4)
明廷休战两年,如今各地米粮倒还算充裕,但在税银一项上却仍是入不敷出
建造战舰是必须用银子的,造船所需的木料,大漆等材料只能用银两从民间购买
明廷民间的大额交易已经完成了货币化,朝廷很难直接拿着米粮,去买来造船所需的材料
但朱朗却并没有打算放弃造船的计划,朝廷短时间内很难从民间获取大量税银,那这些造船的银两,便只能落在海贸铸钱这一项上
朱朗想到此处,也是令李国用将海贸司大使郑泰唤来,李国用下去不久,郑泰便被领入殿中
朱朗看着低头站在殿中的郑泰,也是直接开口问道
“去年朝廷购铜情况如何”
郑泰闻言,也是立时恭声答道
“朝廷打通琉球以后,朝廷不仅购铜成本大减,购回的铜料也大幅增长,去年从倭国运回的铜料相比前年大大增加”
江户幕府为了保证倭国国内的稳定,最终决定放弃千里之外的琉球,勒令萨摩藩退兵回国
倭国退兵以后,朱之瑜等海外明军也正式掌握琉球
在朱之瑜等人的努力之下,如今朱之瑜已经与萨摩,平户两藩建立起了隐秘的走私渠道
朱之瑜等人日夜不停从两藩购铜,然后贮存在琉球国中,大明官船只需航行至琉球,便可将铜料装船运走,路程比先前足足少了一半
朱之瑜等人前年刚刚抵达琉球时,明廷运回的铜料只有二百万斤,而朱之瑜等人正式掌握琉球以后,去年运回朝廷的铜料便飙升至三百万斤
在建立起铜料走私渠道以后,大明购铜成本也大大降低
先前明廷官船从长崎购铜,铸钱成本是百斤十二两,而现在明廷用走私铜料铸成铜钱以后,总成本却只有九两
大明铸钱百斤铜钱可铸钱二十贯,明廷在将新钱与米粮绑定以后,新钱币值已经稳定在一贯一两的比率上
明廷如今每用铜百斤铸钱,便可盈利十一两银子,明廷去年单从铸钱一项,便凭空盈利三十三万两
如今铸钱已经成了明廷收入的一大支柱,几乎已经要赶超朝廷去年所收得的商税朱朗听到此处,又是开口问道
“朝廷欲扩大铸钱规模,海贸司今年可能提高购铜量”
郑泰闻言却是没有立即回应,思索片刻,这才开口回道
“朝廷官船数量有限,三百万斤铜料基本已是运力极限,但除官船外,朝廷却可动员民间商船,在返程时经停琉球,协助朝廷运铜”
“若是加上民间运力,朝廷每年运回六百万斤铜料应不成问题”
“但铜料好运,丝货却是不足,倭国资质丝货紧俏,萨摩平户两藩如今卖铜只要丝货绸缎,其余瓷器生漆等物一概不要”
“若是将丝货用于购铜,那今年海贸司的盈利恐会大幅下降”
明廷获取走私渠道以后,已经大幅减少在长崎的购铜量,只是象征性的采购一些,用以掩人耳目
但海贸司与长崎的贸易并没有中断,明廷每年仍旧将大量的中原货品运至长崎倾销,赚取暴利
明廷如今掌控的地域之中,只有闽粤两省有丝货产出,海贸司每年所能购得的丝货都有大致的定额
丝货乃是此时跨洋贸易的核心货品,无论倭国还是南洋,都对丝货存在着旺盛的需求,海贸司不可能把丝货全部买走,还要留下一部分供给民间海商,运往南洋贩卖
明廷若将两省丝货尽皆抽走,民间海贸产业必将遭受极大影响 ↑返回顶部↑
建造战舰是必须用银子的,造船所需的木料,大漆等材料只能用银两从民间购买
明廷民间的大额交易已经完成了货币化,朝廷很难直接拿着米粮,去买来造船所需的材料
但朱朗却并没有打算放弃造船的计划,朝廷短时间内很难从民间获取大量税银,那这些造船的银两,便只能落在海贸铸钱这一项上
朱朗想到此处,也是令李国用将海贸司大使郑泰唤来,李国用下去不久,郑泰便被领入殿中
朱朗看着低头站在殿中的郑泰,也是直接开口问道
“去年朝廷购铜情况如何”
郑泰闻言,也是立时恭声答道
“朝廷打通琉球以后,朝廷不仅购铜成本大减,购回的铜料也大幅增长,去年从倭国运回的铜料相比前年大大增加”
江户幕府为了保证倭国国内的稳定,最终决定放弃千里之外的琉球,勒令萨摩藩退兵回国
倭国退兵以后,朱之瑜等海外明军也正式掌握琉球
在朱之瑜等人的努力之下,如今朱之瑜已经与萨摩,平户两藩建立起了隐秘的走私渠道
朱之瑜等人日夜不停从两藩购铜,然后贮存在琉球国中,大明官船只需航行至琉球,便可将铜料装船运走,路程比先前足足少了一半
朱之瑜等人前年刚刚抵达琉球时,明廷运回的铜料只有二百万斤,而朱之瑜等人正式掌握琉球以后,去年运回朝廷的铜料便飙升至三百万斤
在建立起铜料走私渠道以后,大明购铜成本也大大降低
先前明廷官船从长崎购铜,铸钱成本是百斤十二两,而现在明廷用走私铜料铸成铜钱以后,总成本却只有九两
大明铸钱百斤铜钱可铸钱二十贯,明廷在将新钱与米粮绑定以后,新钱币值已经稳定在一贯一两的比率上
明廷如今每用铜百斤铸钱,便可盈利十一两银子,明廷去年单从铸钱一项,便凭空盈利三十三万两
如今铸钱已经成了明廷收入的一大支柱,几乎已经要赶超朝廷去年所收得的商税朱朗听到此处,又是开口问道
“朝廷欲扩大铸钱规模,海贸司今年可能提高购铜量”
郑泰闻言却是没有立即回应,思索片刻,这才开口回道
“朝廷官船数量有限,三百万斤铜料基本已是运力极限,但除官船外,朝廷却可动员民间商船,在返程时经停琉球,协助朝廷运铜”
“若是加上民间运力,朝廷每年运回六百万斤铜料应不成问题”
“但铜料好运,丝货却是不足,倭国资质丝货紧俏,萨摩平户两藩如今卖铜只要丝货绸缎,其余瓷器生漆等物一概不要”
“若是将丝货用于购铜,那今年海贸司的盈利恐会大幅下降”
明廷获取走私渠道以后,已经大幅减少在长崎的购铜量,只是象征性的采购一些,用以掩人耳目
但海贸司与长崎的贸易并没有中断,明廷每年仍旧将大量的中原货品运至长崎倾销,赚取暴利
明廷如今掌控的地域之中,只有闽粤两省有丝货产出,海贸司每年所能购得的丝货都有大致的定额
丝货乃是此时跨洋贸易的核心货品,无论倭国还是南洋,都对丝货存在着旺盛的需求,海贸司不可能把丝货全部买走,还要留下一部分供给民间海商,运往南洋贩卖
明廷若将两省丝货尽皆抽走,民间海贸产业必将遭受极大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