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故人(2 / 4)
侯玄汸看着神色坚决的刘国轩,此时也是赶忙起身,开口说道
“既是刘将军有事与父亲相商,那孩儿便往偏厅,先为一众义士接风”
侯玄汸几人很快便起身走出大堂,侯家几人走出堂外,但同行的几名兵卒出了房门以后,却是并未离去
几名兵卒直接站在门外,把守住大堂门窗等处,不许旁人接近
侯玄汸顾天逵等侯家之人面面相觑,侯玄汸脸上虽是神色忧虑,但此时也不敢多言,只得领着众人先行离去
大堂之中,侯玄汸及管科等众人尽皆离去,堂中只剩侯岐曾与刘国轩两人
大堂门边,一名头上包着头巾的黑衣兵卒将大堂房门关起,这兵卒关上房门以后却是并未退去,而是又走回了堂中
侯岐曾此时脸色也是凝重起来,不知到底是何事,竟能让这些宁海兵将如此郑重
“敢问刘将军,到底是何事,竟要如此隐秘”
刘国轩闻言,却并没有说话,刘国轩对着走来的黑衣兵卒点了点头,却是忽然起身退至了门边
而那黑衣兵卒此时却是向着前方走去,坐在了刘国轩的位置之上
侯岐曾看着忽然起身的刘国轩,脸上神色愕然,黑衣男子看着对面的侯岐曾,却是忽然开口说道
“雍瞻兄,可还识得故人否”
侯岐曾看向对面座上的中年男子,脸上先是神色疑惑,但侯岐曾越看却越觉得对面的男子熟悉
下一刻,侯岐曾却是忽然惊立而起,开口惊呼
“徐闇公,闇公兄?你怎会在此处”
侯岐曾当然认得徐孚远,当年南京被清军攻破以后,清廷之军很快便大举南下
当时江南各处处处烽烟,各地拥明士绅尽皆聚兵起义,徐孚远等几社士人同样联合苏淞总兵吴志葵等人在松江起兵
侯岐曾当时得知消息以后,便立即赶往松江投入义军,与徐孚远等人一起举义,两人不仅是故交旧识,更曾经一起造过反
只是徐孚远与吴志奎等人,终究只是匆匆拼凑而成的士人兵将,松江起兵后没多久,义军便被清军剿灭,侯岐曾逃回嘉定,而徐孚远则是航海逃往南方,其后又辗转投入了隆武朝廷麾下
清军占领嘉定后,清廷对侯家这等附逆之家监视甚严,而江南闽浙之地亦是消息断绝,自松江起义失利以后,侯岐曾便再也没有收到过徐孚远的消息
侯岐曾却是没想到,自己今日竟能在府中再次见到徐孚远
侯岐曾此时也是反应过来,自家和那宁海陈总兵应该并没有什么恩义,这些宁海兵将之所以出手相助,恐怕还是因为徐孚远的关系
宁海一众兵将有的剃发留辫,有的则是包着头巾,徐孚远头上用黑巾裹住,靠近后颈的头发尽皆剃去,一条尾辫同样从脑后坠下
侯岐曾看着徐孚远脑后的细辫,脸上却是神色感慨,开口说道
“未想到闇公竟也投了鞑……竟也投效了朝廷”
“也好,也好,身逢乱世,礼崩乐坏,我等这些书生又能如何,我等能做的也只有独善其身,保得家眷……”
徐孚远闻言,脸上却是立时一沉,开口说道“我辈士人读圣贤书,行圣贤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徐某虽是不才,但却仍知华夷大防,礼义廉耻,怎会去投鞑子”
“徐某如今乃是朝廷所命苏松巡抚,特为驱除鞑虏而来,雍瞻兄可不要弄错了”
徐孚远说完,便将头顶头巾解开,其上却是一头黑白掺杂的长发 ↑返回顶部↑
“既是刘将军有事与父亲相商,那孩儿便往偏厅,先为一众义士接风”
侯玄汸几人很快便起身走出大堂,侯家几人走出堂外,但同行的几名兵卒出了房门以后,却是并未离去
几名兵卒直接站在门外,把守住大堂门窗等处,不许旁人接近
侯玄汸顾天逵等侯家之人面面相觑,侯玄汸脸上虽是神色忧虑,但此时也不敢多言,只得领着众人先行离去
大堂之中,侯玄汸及管科等众人尽皆离去,堂中只剩侯岐曾与刘国轩两人
大堂门边,一名头上包着头巾的黑衣兵卒将大堂房门关起,这兵卒关上房门以后却是并未退去,而是又走回了堂中
侯岐曾此时脸色也是凝重起来,不知到底是何事,竟能让这些宁海兵将如此郑重
“敢问刘将军,到底是何事,竟要如此隐秘”
刘国轩闻言,却并没有说话,刘国轩对着走来的黑衣兵卒点了点头,却是忽然起身退至了门边
而那黑衣兵卒此时却是向着前方走去,坐在了刘国轩的位置之上
侯岐曾看着忽然起身的刘国轩,脸上神色愕然,黑衣男子看着对面的侯岐曾,却是忽然开口说道
“雍瞻兄,可还识得故人否”
侯岐曾看向对面座上的中年男子,脸上先是神色疑惑,但侯岐曾越看却越觉得对面的男子熟悉
下一刻,侯岐曾却是忽然惊立而起,开口惊呼
“徐闇公,闇公兄?你怎会在此处”
侯岐曾当然认得徐孚远,当年南京被清军攻破以后,清廷之军很快便大举南下
当时江南各处处处烽烟,各地拥明士绅尽皆聚兵起义,徐孚远等几社士人同样联合苏淞总兵吴志葵等人在松江起兵
侯岐曾当时得知消息以后,便立即赶往松江投入义军,与徐孚远等人一起举义,两人不仅是故交旧识,更曾经一起造过反
只是徐孚远与吴志奎等人,终究只是匆匆拼凑而成的士人兵将,松江起兵后没多久,义军便被清军剿灭,侯岐曾逃回嘉定,而徐孚远则是航海逃往南方,其后又辗转投入了隆武朝廷麾下
清军占领嘉定后,清廷对侯家这等附逆之家监视甚严,而江南闽浙之地亦是消息断绝,自松江起义失利以后,侯岐曾便再也没有收到过徐孚远的消息
侯岐曾却是没想到,自己今日竟能在府中再次见到徐孚远
侯岐曾此时也是反应过来,自家和那宁海陈总兵应该并没有什么恩义,这些宁海兵将之所以出手相助,恐怕还是因为徐孚远的关系
宁海一众兵将有的剃发留辫,有的则是包着头巾,徐孚远头上用黑巾裹住,靠近后颈的头发尽皆剃去,一条尾辫同样从脑后坠下
侯岐曾看着徐孚远脑后的细辫,脸上却是神色感慨,开口说道
“未想到闇公竟也投了鞑……竟也投效了朝廷”
“也好,也好,身逢乱世,礼崩乐坏,我等这些书生又能如何,我等能做的也只有独善其身,保得家眷……”
徐孚远闻言,脸上却是立时一沉,开口说道“我辈士人读圣贤书,行圣贤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徐某虽是不才,但却仍知华夷大防,礼义廉耻,怎会去投鞑子”
“徐某如今乃是朝廷所命苏松巡抚,特为驱除鞑虏而来,雍瞻兄可不要弄错了”
徐孚远说完,便将头顶头巾解开,其上却是一头黑白掺杂的长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