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奏乐(2 / 4)
朱以海脸上神色一凝,看着神色严肃的张岱,脸上却是闪过一丝讶异之色
朱以海惊讶的不是粤省朝廷曾经来人,他惊讶的是到了此时竟还有人肯向他据实禀奏
朱以海沉默片刻,这才轻声说道
“宗子不愧是我家内臣,与旁人果然不同”
“内阁诸位阁老随孤漂海数年,期间历尽患难,却仍矢志不改”
“孤深知几位阁老为人,熊阁老等人皆是忠直之臣,断不会做有害于孤,有害于朝廷社稷之事,宗子无须忧虑”
张岱闻言,脸上神色却是欲言又止
熊汝霖等几名阁老皆为天下名臣,张岱自然信他们绝不会做有害朝廷之事,但他们此时到底为的是哪个朝廷,那就是两说之事了
鲁监国前几年得了郑彩杨耿等人的支持以后,亦是雄心再起,鲁监国朝廷返回舟山以后,便立即开始筹划出兵,希望能收复江南浙省失地
鲁监国朝中刚开始出兵时,亦是顺风顺水,凭着郑彩麾下的水师大舰,舟山在海上连连击溃清廷水师,将清廷封在岸上,再不敢出海一步
但当舟山之军登陆岸上,攻打浙省江南沿海府县之时,形势却立时翻转
原本在海上连连大胜的舟山之军,在陆地上却轻易被清军击溃,往往千余绿营清兵便能击溃舟山四五千人
舟山之军败回岛上以后,鲁监国与一众朝臣商议,皆认为他们在陆地上之所以失利,是因为舟山之军无马无甲,无法牵制清虏骑军,于是舟山众人便决定立即买马造甲
但等鲁监国等人正式开始去做时,才赫然发现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鲁监国等人麾下倒是不乏匠师,但如今鲁监国一朝只占着舟山一座海岛,去哪找铁料来铸甲
鲁监国朝中也想过向闽浙买甲,但当时粤省朝廷连朝中几支禁军都还没做到人人配甲,又哪有多余的甲卖给舟山
郑彩杨耿等人不甘心就此困守岛上,其后又是数次出兵江南
但哪怕他们靠着城中内应夺下了城池,最多也就能劫掠一番,在清军的攻击下,他们根本占不住夺下的城池
舟山兵败几次以后,鲁监国的雄心壮志也是逐渐消磨殆尽,而等桂监国西南大胜,收复川蜀湖广的消息传来后,鲁监国就更是直接躺平了
朱以海之所以反清,一方面是因为鲁王一脉确实与清廷有着血海深仇,另一方面却是时事所迫,一步步被架到了监国的位置之上
弘光潞王降清以后,南方一片大乱,放眼天下,偌大的大明竟然找不出一个主事之人
朱以海再怎么说也是朱家宗室,总不能真就这么看着大明灭了吧
朱以海初登监国之位时,自然也颇为自得,称孤道寡谁人不想
但随着浙省崩溃,朱以海的处境也愈发不堪,先是被清廷缉捕逃亡海上,而后又被各方军头轮流把控,基本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
朱以海乃是鲁王府次子,生来便锦衣玉食,即位监国以后,朱以海的日子反倒还不如从前在鲁王府中过的好,那还做个什么劲
桂藩如今立朝南方,大明国祚已然赓续,既然大明社稷无忧,那他还不如趁早归顺朝廷,看看能不能继续做个富贵王爷
朱以海彻底躺平以后,熊汝霖等朝臣初始也曾经上奏劝谏,但劝过几次发现无果后,舟山岛上的一众大臣也极为默契的不再上奏,任由鲁监国沉迷享乐
朱以海见得张岱还要再言,却是直接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王卿统合浙省山中义军,乃是有利于朝廷之事”
“张卿此时却是着相了,舟山广州皆为一体,只要有利于朝廷社稷,又何须分的那么清楚” ↑返回顶部↑
朱以海惊讶的不是粤省朝廷曾经来人,他惊讶的是到了此时竟还有人肯向他据实禀奏
朱以海沉默片刻,这才轻声说道
“宗子不愧是我家内臣,与旁人果然不同”
“内阁诸位阁老随孤漂海数年,期间历尽患难,却仍矢志不改”
“孤深知几位阁老为人,熊阁老等人皆是忠直之臣,断不会做有害于孤,有害于朝廷社稷之事,宗子无须忧虑”
张岱闻言,脸上神色却是欲言又止
熊汝霖等几名阁老皆为天下名臣,张岱自然信他们绝不会做有害朝廷之事,但他们此时到底为的是哪个朝廷,那就是两说之事了
鲁监国前几年得了郑彩杨耿等人的支持以后,亦是雄心再起,鲁监国朝廷返回舟山以后,便立即开始筹划出兵,希望能收复江南浙省失地
鲁监国朝中刚开始出兵时,亦是顺风顺水,凭着郑彩麾下的水师大舰,舟山在海上连连击溃清廷水师,将清廷封在岸上,再不敢出海一步
但当舟山之军登陆岸上,攻打浙省江南沿海府县之时,形势却立时翻转
原本在海上连连大胜的舟山之军,在陆地上却轻易被清军击溃,往往千余绿营清兵便能击溃舟山四五千人
舟山之军败回岛上以后,鲁监国与一众朝臣商议,皆认为他们在陆地上之所以失利,是因为舟山之军无马无甲,无法牵制清虏骑军,于是舟山众人便决定立即买马造甲
但等鲁监国等人正式开始去做时,才赫然发现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鲁监国等人麾下倒是不乏匠师,但如今鲁监国一朝只占着舟山一座海岛,去哪找铁料来铸甲
鲁监国朝中也想过向闽浙买甲,但当时粤省朝廷连朝中几支禁军都还没做到人人配甲,又哪有多余的甲卖给舟山
郑彩杨耿等人不甘心就此困守岛上,其后又是数次出兵江南
但哪怕他们靠着城中内应夺下了城池,最多也就能劫掠一番,在清军的攻击下,他们根本占不住夺下的城池
舟山兵败几次以后,鲁监国的雄心壮志也是逐渐消磨殆尽,而等桂监国西南大胜,收复川蜀湖广的消息传来后,鲁监国就更是直接躺平了
朱以海之所以反清,一方面是因为鲁王一脉确实与清廷有着血海深仇,另一方面却是时事所迫,一步步被架到了监国的位置之上
弘光潞王降清以后,南方一片大乱,放眼天下,偌大的大明竟然找不出一个主事之人
朱以海再怎么说也是朱家宗室,总不能真就这么看着大明灭了吧
朱以海初登监国之位时,自然也颇为自得,称孤道寡谁人不想
但随着浙省崩溃,朱以海的处境也愈发不堪,先是被清廷缉捕逃亡海上,而后又被各方军头轮流把控,基本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
朱以海乃是鲁王府次子,生来便锦衣玉食,即位监国以后,朱以海的日子反倒还不如从前在鲁王府中过的好,那还做个什么劲
桂藩如今立朝南方,大明国祚已然赓续,既然大明社稷无忧,那他还不如趁早归顺朝廷,看看能不能继续做个富贵王爷
朱以海彻底躺平以后,熊汝霖等朝臣初始也曾经上奏劝谏,但劝过几次发现无果后,舟山岛上的一众大臣也极为默契的不再上奏,任由鲁监国沉迷享乐
朱以海见得张岱还要再言,却是直接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王卿统合浙省山中义军,乃是有利于朝廷之事”
“张卿此时却是着相了,舟山广州皆为一体,只要有利于朝廷社稷,又何须分的那么清楚” ↑返回顶部↑